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 杜超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年4月   作者:杜超
[导读] 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相融合,可以帮助电力企业摆脱传统经营模式,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复杂性与特殊性是电网系统的根本特点,在电力传输过程中,需要完成数据传输及处理工作,确保系统可以将电力数据结果传递给管理部门,但是由于数据总量庞大,以至于电网系统经常会出现瘫痪情况,对民众用电质量造成影响。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杜超    北京   100070

摘要: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相融合,可以帮助电力企业摆脱传统经营模式,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复杂性与特殊性是电网系统的根本特点,在电力传输过程中,需要完成数据传输及处理工作,确保系统可以将电力数据结果传递给管理部门,但是由于数据总量庞大,以至于电网系统经常会出现瘫痪情况,对民众用电质量造成影响。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进行融合,可以提高电力业务处理速度与处理质量,降低电网系统瘫痪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控制投资成本,推动企业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应用
        引言
        电力的广泛使用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广义而言,传统电网由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四个环节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发电结合起来,通过设备转化为电能。近年来,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技术发展迅速,使得电能控制和输电机制不灵活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与传统网络相比,智能网络提供了改进的信息聚合、通信、安全、自动控制等基于网络的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从发电到使用的能效,保证可靠性和稳定性,并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因此,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我国还开始在政策法规、控制系统、技术和应用方面推广智能电网,以促进其发展。
        1智能电网的概念
        智能电网主要是通过融合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的最新信息科技,来不断对智能电网的改造升级,赋予智能电网更加高效安全的网络运行管理能力,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电网工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提供更大的经济帮助和技术支持。智能电网发展包括多个关键方面,对于每个关键环节均需要进行相互沟通从而共同促进发展。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可以使电力系统数据高效传输,这些数据能够为智能电网控制和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从电力系统运行发展角度进行分析,建立智能电网对于扩大电力服务范围、提高电力服务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智能电网的最大特点就是智能性,也就是可以在不完全依赖人工控制的情况下,智能完成各项电力运行任务,如智能调配电力运行线路,智能控制高低压,智能监测电力系统运行情况等[1]。智能电网的实施基础,是全面可靠的电力系统运行数据,智能电网的各项智能控制都是基于电力数据所做出的,通过数据的智能逻辑运算、智能分析和判断等来支持各项系统决策。因此,在智能电网时代,要完善和优化电力运行能力,就要从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层面进行深入研究,从技术角度去保证智能电网的有序运行。
        2电力信息网络通信技术的现状
        电力工程信息化与通信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发展过程中,教育教学理念相对落后,专业知识点的内容相对明显匮乏与空洞,对专业知识点的更新需求速度明显缓慢,最终直接造成了高校电力通信技术专业人才综合实际操作应用能力有限。另外,企业中许多高端技术人员选择就业方向,通常企业会直接选择一些科研机构毕业,而进入电力企业从事一线科研工作的高素质人才相对较少,导致许多电力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往往缺乏一批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电力信息通信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的核心支撑技术,它覆盖了整个电网的信息交互,是完成可靠、安全、高效的电力传输的基础。同时,智能电网的建设也为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行维护技术通过集约化管理,对电力通信网络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优化电力通信运行维护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电力通信智能水平,提高电力通信网络可靠性,及时监测和维修电力网络通信故障,维护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3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3.1在发电方面的应用
        智能电网发电方面,需要依托于电力通信技术,将电力需求情况转化为数据信息,并基于智能电网的判断来控制发电量。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发电和用电之间建立了信息交互媒介,从而能够较好地协调发电和用电之间的关系,避免发电量不足造成的用电中断,也能够防范发电量过剩导致的电力资源浪费。发电过程需要智能电网针对发电过程进行有序的调度,在智能网电力系统中,要综合评价系统运行的电压、电流、功率等情况,进而通过设置通信接口和路线,保证发电数据能够匹配用电数据,实现智能化的发电控制。电网运行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项参数,参数调整需要系统按照信息通信反馈来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准确可靠的结论后,系统依据结论来调整参数数值,确保智能电网运行过程符合要求。
        3.2在电网结构中的应用
        电力领域信息和通信网络技术在基于智能电网的光纤结构设计中的综合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智能电网的基于光纤的综合应用。随着新经济发展形势下社会对互联网用电需求的不断增长、网络信息数据的快速增长,SDH光纤网络技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不足,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在我国光纤网络传统信息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动了光传输技术和智能网络技术的有机融合第二,电力通信的介入。对于大多数大型智能电网,它们必须能够延伸到电力客户应用终端,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电力客户的不同电力需求。
        3.3在新能源利用中的基础性作用
        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加,我国加大了开发新能源的力度。近年来,大型风电场、光伏电池一直在运行,但新能源具有许多能给传统电网带来冲击的特点,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新能源的高效利用以及能源的优化配置和替代都可以实现,从而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电力信息通信与新能源利用密切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从实际出发,设计标准的电力信息传输接口,连接各类新能源,实现各类电力参数的标准化接入。这将在智能电网中建立新的电力管理系统,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3.4建立完善的融合制度体系
        制定科学合理的融合制度,可以保证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融合工作稳定进行,并且借助融合制度还可以优化实际工作流程,降低实际融合风险。在实际融合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保证系统调度一致性,开设电力调度部门与机房调度部门,提高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融合的合理性,完成自动化调度系统搭建工作,帮助企业实现子系统与虚拟层的完美融合。在此过程中,技术人员还需要使用云计算技术,将技术终端与固定终端融合在一起,实现信息同步传递,提高电力信息传递效率与应用率。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融合工作专业性非常强,在实际融合过程中技术人员会遇到许多问题,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操作机制,提高信息管理系统实际控制力,降低操作错误情况出现可能性,提高电力通信实际效果与质量。
        结束语
        智能电网时代,电力系统运行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智能电网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电网控制过程中,对于人工操作的依赖。智能电网具有高度的控制准确性和及时性,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电力服务中,用电量大、用电类型多、用电区域广的特征。智能电网运行的重要基础,是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依靠通信技术才能够完成智能电网中各种电力数据的传输。
参考文献
[1]林有文.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18):87-88.
[2]赵伟通.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探讨[J].电声技术,2020,44(02):42-43+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