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研究 姜兴志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9月上   作者:姜兴志
[导读]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需要有专业的设计师来做这项工作,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投资成本,推动工程建设和土木工程的不断发展。

弗思特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姜兴志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需要有专业的设计师来做这项工作,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投资成本,推动工程建设和土木工程的不断发展。为实现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化,本文分析了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例如建筑的尺寸、外观、功能、内部设施等各个方面都必须满足相关的要求,确保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虽然土木建筑的工艺流程越来越先进,但在土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土木建筑的质量,不利于土木建筑的顺利发展。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优化措施,有效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的结构设计质量。
        一、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遵循的原则
        1、高效性
        在土建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展示设计图,理清设计方案中的数据,分析讨论建筑结构可能存在的风险。围绕关键结构设计,特别是承重结构和部分承重墙的设计,突破关键难点设计,确保设计规划的有效性。
        2、安全性
        从本质上讲,建筑物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地方,这样必须满足避免极端天气、风和日晒的要求。除了地震,自然灾害是影响建筑物的常见自然现象,但也会发生山体滑坡和海啸,对建筑物和社会的安全造成极大的破坏。在这方面,在自然灾害发生后人们对建筑物的依赖增加的时候,结构安全尤为重要。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密度增加,建筑物数量增加,当建筑物在灾后倒塌时,会发生各种破坏,因此需要建筑物具有安全功能。
        3、合理性
        在土建施工方案设计过程中,既要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又要保证安全。在实际设计中,为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需要通过综合分析结构特点、简要分析场地条件、综合考察地质条件来制定设计方案,满足相应质量标准要求。
        4、完整性
        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总结设计缺陷,重点是土木工程的讨论和分析。方案设计完成后,设计者必须对目标进行优化和补充,对关键或薄弱环节进行多次分析,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确保最终方案符合要求,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地基设计问题
        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认识到基础设计在整体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随着土木工程建筑承载力的不断提高,基础设计面临更多挑战,容易出现几个原则性问题。地基渗漏问题会对工程地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同时,部分土木工程建筑自有地下室,设计人员未能妥善进行现场勘察,未能在墙体设计、混凝土强度等方面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最终影响了施工项目的质量。
        2、抗震设计问题
        随着高层和大型建设项目不断发展,建筑从业者对抗震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减少了对建筑物安全影响的外部因素。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土木工程建筑的抗震设计有几个缺点,例如承重柱的截面没有经过设计者综合考虑,因此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易受外力影响。


同时,由于不同项目的地理环境不同,抗震等级不能作为关键指标,理论与现实容易出现分歧,安全风险较大。此外,在抗震结构设计中经常会出现不规则布置,造成单元设计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木工程建筑的性能。
        3、结构施工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施工图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可为承重构件的布置提供可靠的参考。目前,在设计结构施工图的过程中,建筑标准和材料都有明确的标准,但在整个过程中往往存在工程计算和基本方案的问题。首先,在制定基本方案时,所有的细节都无法完成,施工后的浇注带、定位轴等所有工作都没有在图纸上标出,大大影响了施工质量。同时,方案中元素、符号不全等问题较为普遍,设计中的一些流程没有详细编号,使得项目组织更加混乱。其次,在工程计算中计算某个环节时,二次验证失败,导致部分参数出现问题,难以满足工程配置要求。
        三、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案分析
        1、基础结构设计优化
        为保证基础结构设计质量,设计人员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特别是根据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工程资料和地质报告,确定建筑物本身的重量和外界施加的压力。首先,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了解地基的荷载范围,做好建筑面积的计算和测绘,保证地基设计的稳定性,可以避免地基下沉不均匀等问题。其次,在基本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充分考虑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根据工程标准做出合理选择。满足建筑材料的性能要求,减少因材料质量问题引起的工程质量缺陷。例如,在选择施工工艺时,普遍采用桩基础、深基础、浅基础、独立式基础等地基处理技术。最后,为提高建筑材料的稳定性,应设计地基压实,材料不应有膨胀或压缩现象,不应有类似软土性质的材料,从而保证地基的密实性。
        2、抗震结构设计优化
        抗震结构设计是保障土木工程建筑安全的重要基础,在进行抗震结构设计时,需要对工程数据进行准确的计算,控制承载力的截面积。首先,在规定的范围内架设电线杆,进行预应力测试,并努力承受外界的力量。其次,在设计抗震结构时,设计师必须调整梁、剪力墙、柱的平衡,使其具有优良的变形能力,而不会产生过大的刚度。只有当抗震结构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变形能力,并与外力一起调整承载力时,才能保护剪力墙,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最后,在设计抗震结构时,要符合国家抗震等级,并充分考虑外力和工程环境的影响,合理控制混凝土之间的受力与混凝土的结构比,保证土木工程建筑抗震结构的安全。
        3、结构施工图设计优化
        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前,应从结构施工图的应用角度对结构施工图进行严格的设计和分析,以保证结构施工图的灵活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首先,在设计结构施工图的过程中,需要确定建筑物的具体工程类型,绘制好地基施工和定位轴线,确定其数量、尺寸和位置等,处理各种细节,为项目建设提供便利。其次,要特别注意选择合理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对一些重点工程进行仔细拆解,确保基坑深度、截面、承载力等重要参数数据计算的可靠性。最后,在设计结构施工图时,应在图纸中详细说明设备和内部零件,并提供详细的图纸和编号,如果施工中出现问题,应准备结构施工图,可及时修改改进结构,使施工图能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土木建筑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建筑的结构设计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需要在优化抗震结构、施工图设计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土木建筑结构设计质量,促进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窦瑾萱.基于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分析[J].居业,2020(09):123-124.
[2]闫炜龙.基于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21):95+97.
[3]林小杰.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14):75-76+78.
[4]郑如东.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05):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