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8月下   作者:汪瑛
[导读] 水利工程质量与周边居民安全、工程投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效益密切相关。建设质量是决定一个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也是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1309821984072***23   汪瑛

摘要:水利工程质量与周边居民安全、工程投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效益密切相关。建设质量是决定一个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也是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水利工程质量控制是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所有参与施工企业的工作重点,相关施工程序必须按照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分析
        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的施工程序可分为工程建议书、可行性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准备、施工阶段、前期生产、竣工验收、后评价等几个阶段。最终形成项目本质、实现项目意图的施工阶段,包括从竣工验收到施工准备的各种关系,该阶段具有条件复杂、施工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因素多等特点。项目建设总目标的实现是实施控制措施的最终目标,不同阶段有相应的建设任务、目标和对象。整个控制过程的核心是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也是项目控制的关键和工程监理的方向,包括产品质量控制、施工开工的各个环节以及施工阶段的控制体系。
        1建设与项目管理问题
        1.1招投标问题
        在招投标过程中,一些水利工程项目没有得到科学、全面的评估,特别是一些小规模的水利工程项目,受到工具、技术等各种条件的制约。在工程评价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太大,无法有效保证相关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在一些水利工程的招标过程中,,尽管有相关的法律条款进行了相应的约束,然而暗中操作的问题却屡禁不止,大量没有施工资质、技术能力和人员素质不足的企业也参与了投标,在此过程中甚至获得了相关工程的建设权,低价中标,因此工程质量没有得到有效保障。
        1.2部分员工综合素质较差
        水利工程的施工对相关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施工涉及多种技术。施工的最终质量直接关系到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和施工进度、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但是,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一些水利工程施工企业专业性低、综合素质低、质量管理不善、质量安全意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忽视施工质量、施工管理,一味追求施工效率、快速完成。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可以保证工程工期,但不能保证使用寿命和施工质量。
        1.3管理体系不完善
        根据对当地建设工程的分析,科学的管理体系有助于维护项目的整体建设进度。如果没有早期规划,进一步的工作进展将是困难的。在项目开展期间,许多建筑公司需要利用较低的初始投资成本来增加后期的经济效益。公司内部组织机构不可靠,存在一人多岗现象,使施工整体控制复杂化,加强多部分管控,包销管理不利于管理的情况。此外,部分建筑企业承包大量工程,内部人员和岗位职责不明确。现场管控难以被重视,缺乏完整的管控体系导致员工主动性弱,实际执行能力低和增加安全风险。与能源消耗成本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将与公司的整体经济利益背道而驰。
        2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要点
        2.1水利工程建设决策中的管理要点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第一阶段,通常需要对环境进行拆除和挖掘。这些施工程序会对当地生态造成各种破坏。针对这种情况,水利工程部门必须在施工设计的早期阶段,采取必要的针对性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此,建设部门应在开工前进行一系列专业勘察和现场评估,确保评估标准符合相关要求。环境评价主要包括:地质灾害评价、地震安全评价、河流状况分析等,以及洪水影响评价。水利部门应在施工前进行初步检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常用的避障措施是避开某些在施工过程中不能被破坏的区域,并在合理范围内选择其他地点进行施工。施工单位还必须避开地质条件差、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此外,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在决策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计算了水利工程投资所需的预算金额。考虑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一个项目的预算投资不应超过同类项目的预计总投资。在实际水利设施建设中,工程建设的投资应小于工程预算的投资。因此,项目施工人员在确定项目预算时,必须充分考虑相关的动态施工因素,确保水利工程的预算投入较为严格。
        2.2水利设施建设实施阶段的工作重点
        在工程设计阶段,为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要求,需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证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设施的设计和建设要统筹规划,应利用水利工程的施工数据及相关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调研分析,并对当地地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必须结合现代高科技技术和合适的研究工具来分析地质变化。水利工程建设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和行业规定,确保充分合理利用各类数据,为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做出贡献。在水利工程建设设计阶段,要明确工程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实施方案。开工前,有关部门应根据项目规模,合理选择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员。水利工程的主要负责人还应与设计人员密切合作,与他们沟通,制定水管理项目计划,以了解水管理项目的主要情况。相关管理人员应根据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对水利工程发展计划进行科学、知情的分析,排除项目发展计划中不合理的方面,使项目发展计划更加符合现状。施工单位在水利工程设施时,必须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建筑要求,因为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对于具体的工程施工程序,施工单位必须保证建筑材料质量,有效管理建筑材料质量,确保水管理工程的整体质量。根据建筑要求制定材料采购计划,并在材料到达现场后进行检查。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质量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检查设计要求和选用的材料是否有质量保证证书,同时对所有采购的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要求。提高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素质,因为施工人员决定了生产力和履约能力。如果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不符合相关要求,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将无法与项目的施工职能相匹配。为此,建设部门必须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检查和培训,培养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和综合素质,科学有效地充分提高参与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2.3建立完整的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提高建设单位的管控能力,加强项目管控。对水利设施建设进行监督,可以有效防止设施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巩固自身现状,加强对工程实际情况的分析,建立全面适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同时,要保证各项施工作业的有效开展,加强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的培训,才能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2.4加强对水利工程设计的管控
        工程设计是影响水管理项目的关键因素,设计影响水管理项目的质量和成本、环境和经济效益。在此背景下,在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整合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技能,监督合理、规范的现场施工,评估工期,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以减少工程建设的低效率,各项建设成本的支出,保障了水利工程项目的持续发展。
        3结论
        总之,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社会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由于项目的规模和范围,其建设和管理尤为重要和困难。任何不合理的建设和管理措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质量损害。因此,有关管理部门在施工管理工作中,要认真落实强制性指标和监督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为水利工程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孙磊.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要点分析[J].农家参谋,2020(19):169+174.
[2]赵勇侠.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要求分析[J].湖南水利水电,2020(05):119-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