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蒲晓菊 张若会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8月下   作者:蒲晓菊 张若会
[导读]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作为高危行业之一,安全管理成为了建筑施工企业关注的重点。

1.杭州海浦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蒲晓菊    浙江杭州     310000
2.杭州枫缘建设有限公司       张若会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作为高危行业之一,安全管理成为了建筑施工企业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在当前国民经济的发展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也愈来愈跟不上行业的需求,曾经的安全管理方式也不适应现在的行业管理模式。尽管国家近年来陆续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建筑行业的部分安全管理仅仅处于表面工作,仍没有得到深入的落实,这就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较大,施工时间较长,容易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环境较复杂,容易受到周边地质、水文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涉及技术工序较多,具有危险性的操作如高空作业、电气作业等,容易影响工程实施的安全性。目前大型建筑机械设备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建筑项目的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强,工作交接不畅也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可见,做好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的必要性。做好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力度,可以保障项目的正常实施,避免发生违规操作,现场技术人员也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最大程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项目如期完工。同时还能确保现场工作人员得到安全防护,避免工作人员受到安全威胁,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提升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力度,有利于强化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提高安全管理者的职能责任,加强安全监管力度,有利于及时发现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项目管理应顺应现代建筑企业的发展要求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建筑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能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做好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能够为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长期实践经验和无数事故教训的总结,应当严格遵守,持之以恒。可部分企业虽然表现出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方面非常齐全的假象,但实际能按要求执行下去的管理制度却寥寥无几,好比一纸空文。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责任制不落实,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导致隐患排查治理不及时、不彻底,从而使安全制度失去了应有的效用,无形中就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严重后果。
        2.2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低下
        现阶段,在建设工程现场,农民工为一线施工人员的主力,在现场施工前,并未接受过安全知识培训,在具体施工中,也未进行三级安全知识教育,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差,素质不高成为普遍问题。在实际施工时,不仅不能按照施工规程进行操作,自我保护意识也不强,对于施工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设施,随意改装拆卸,高空作业时,也不按要求佩戴安全带。同时,部分施工企业不注重安全管理培训,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技能、管理水平不高,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水平。



        2.3安全的设施管理难以满足建设需求
        用电事故、高空坠落、机械损坏、物体撞击是目前建筑行业中最常见的四种安全事故,这四种事故的发生不仅与工人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有关,还与建筑安全设施的管理有直接关系。实际上,临时用电的安装和铺设不规范,假冒和劣等产品在建筑工地中得到广泛使用,一些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也由不符合安装资格的人员进行,这是建筑安检部门忽略安全设施管理的结果。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的有效对策
        3.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安全管理保障制度,确保管理制度能在具体施工中得到应用与落实,确保现场施工的有序进行,对具体的作业操作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应进行明确的规定,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性,使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开展。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制,在施工现场对各安全管理岗位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使责任落实到人,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意识,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明确自身的岗位责任和工作内容,使安全责任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完善安全管理监督与奖惩机制,制定严格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和巡逻制度,若发现违规操作的行为,对违规人员予以相应的处罚,提高其安全施工的意识。完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建筑工程的各职能部门共同努力,也需要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意识,为各个部门的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搭建灵活性的渠道,提升部门间的协作性,提高信息流通的效率,做好材料供应、技术交底、工序衔接等方面的工作,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3.2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离不开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管理,而要想改善当前的管理情况还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监管,通过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为此,建筑相关企业还要坚持以人为本,对涉及到建筑工程方面的内容要加大投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同时,还要努力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必要的措施,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培训,在施工过程中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并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管理水平的提升,管理人员会更加重视工程管理的效果,在每个施工环节中都能坚持既定的原则,避免出现对工程质量把控不严的情况。除了对现有的员工进行各种培训之外,在新员工入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考核工作,对其进行全面考察,使其个人素质和业务水平都能达到工程管理的要求。
        3.3加强安全设备和设施检查,有效实施设备和设施验收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机械设备,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检查、检修和设备维护工作,未使用不合格的机械设备时,也需要按时对机械进行检修维护。若建设工程的施工危险性较大,则在操作高危作业前需要相应的专家确认施工风险可控性。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制度对施工现场的各种设备和设施进行检查和批准。加强对施工现场设备和设施的检查和验收、例行维护工作,特别是轮班前检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4智能化安全管理的推广及运用
        当人为的安全管理存在一定局限性时,可以采用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实施建筑工程的安全检查和管理。例如采用人脸识别登记系统,便于施工人员进出场考勤管理和施工现场的封闭管理;智能定位安全帽使用,用于施工人员现场实时定位,发现异常情况,便于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塔机安全监控预警系统,不但有效预防塔吊超重超载、碰撞、倾覆等安全事故隐患,更让危险完全看得见,事故可留痕、可溯源,控防“物的不安全状态”。
        结语
        建筑施工安全的管理已成为建筑业关注的重要问题,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是整个建筑行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人人做到安全,时时做到安全。因此坚持“生命至上”的安全管理理念,增强安全法制意识,提高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从而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系数,保障建筑行业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玉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居业,2020(02):151,153.
[2]赵成龙,易红阳.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5):1141.
[3]郭建刚,贾秉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华民居,2019(24):3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