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智能安防建设应用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中   作者:张首轶
[导读]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而社会治安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虽然犯罪率较比过去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是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仍然无可避免。

沈阳市电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张首轶  沈阳市  110000

摘要:科技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阶段人们对于住宅小区的要求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舒适,而是更加看重住宅小区多功能的实现,于是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但人们对于住宅小区的安全性能仍然最为看重,所以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安防建设也是一个重点。因此,文章就具体分析了住宅小区智能安防的建设与应用。
关键词:住宅小区;智能安防;建设应用
        智能化住宅小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通信自动化、管理自动化、安全自动化和保健自动化四个方面。通信自动化就是指小区内要有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管理自动化则是指小区内的各种日常事务的管理能够实现自动化。安全自动化则是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各种安防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保健自动化则是对一些老人、病患、幼儿提供服务和咨询。这其中,安全性和舒适性是人们考虑的最多的地方,住宅小区的安全问题也一直是社会热点,近些年来小区安全事故频发,因此在推动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安防系统的智能化设计也是必须,这样可以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及时处理和防范一些突发事件和意外事故,保护住宅区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住宅小区智能安防建设和应用
        住宅小区的智能安防体系的建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般情况下,会在小区的重要出入口、周边环境或是住户家中设置安全防范装置,还有小区内的一些公共场合,统一由小区的物业管理中心进行管理和控制,形成一个安防系统。
        (一)可视化监控系统
        在住宅小区的安防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装置可视化监控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依靠视频监控来对住宅小区内的一切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包括住户的日常活动和交通状况,由安保控制中心的值班人员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进行保安人员的调度,便于及时实施对各种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在住宅小区室外安装可视化监控设备,还可以对一些不法分子予以警告,从而减少犯罪案件的发生几率。
        通常情况下,可视化监控系统会重点在两个区域进行监督,一个是小区的主要出入口,这个地方一般会设置值班室、保安室,在大门口安装清晰的监控摄像头,把出入小区的车辆、人员的情况如实记录下来,准确记录时间和过程,一旦突发情况发生,便于随时调用监控进行查看。另一个重点区域是对小区内主要交通干道的监控,但相对而言,前者的监控比后者的操作更为简单,成本较低,因此很多住宅小区的应用非常普遍,但是在推动智能化小区的建设中,要引进先进的安防技术和系统,必须要增加必要的投入。
        (二)防越预警系统
        现有多数住宅小区的安防工作主要由物业部门负责,为了保证小区的安全问题,物业部门通常会采取封闭式管理的模式,只留下一些便于人员出行交通的出入口,在此地设立保安室,配置保安人员,轮流值班,小区的周边一般都会修筑起围墙,防止一些不法分子以翻墙的方式非法侵入,这样的安防手段仍然存在很多隐患,因此在做好上述措施的同时,还应当设置一些防越预警系统。
        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产品多为红外传感器,有被动和主动两种,但常常会引发误触的情况。住宅小区内多使用被动式探头,即把红外线传感器安装在小区周边的围墙上,如果有不法分子试图翻越围墙非法入侵时,这些装置就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但是多数住宅小区的周边环境范围广大,围墙距离长,还会有转角。鉴于此,在住宅小区周边围墙上安装红外线传感器时,可以装置红外线对射接收器、发射器以及配套的中心控制器,使其可以起到接力传递信号的作用,对整个住宅周围的围墙环境进行警戒,无论何时、何地,报警装置发出信号,住宅小区周边围墙的所有位置的情况都能够实时呈现于主控制设备上,利于安保人员及时察觉,作出相应的处理。此外,中心控制器还应当具备自动检测和判断故障位置的功能,从而方便维修人员及时处理故障问题。



        (三)室内防盗系统
        在整个住宅小区的安防系统中,室内防盗系统是最后一道防线,通过在住户家中安装通讯系统、防盗系统和各种各样的预警装置,能够随时随地地检测住户家中的异常情况,如果有任何非法侵入行为或盗窃行为的发生,这些装置就可以迅速连接到物业管理中心或是小区的值班室或是当地的派出所,起到报警作用的同时,还应当具备一些紧急求救的功能,一旦住户家中发生一些意外情况,便于用户快速寻求救援,这非常符合现代家庭的需要。
        实际上不同用户对安全的实际需求和标准是不同的,因此各个用户家中的报警系统的规模、功能和构成也是存在差异的。一般的室内防盗系统包括这几个部分:一是应用各种探测器对非法入侵行为进行探测,二是控制主机对探测器所收集到的信息内容做分析和判断,根据所发生的事态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来对是否报警进行控制和决策,即把探测器所传达的信号和主机工作状态相结合进行逻辑分析,最后决定是否发出警告。三则是进行警告的外部设备,一般是以声系统、光系统、电话为主。
住宅小区内应当设立报警中心,主要职责是在接收到住户主机所传输出来的报警信息之后,指派专门的安保人员奔赴现场进行事故处理,一般可通过电话实现,但是由于考虑到成本问题,所以很多小区内多使用公共电话。
        二、住宅小区智能安防建设和应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严格设计,把关质量
        针对住宅小区的智能安防系统的设计一定要严格严谨,把关质量,要根据住宅小区用户的实际需求,结合相关标准、制度和规范,在住宅小区的初期建设时,就应当高度认识到安防系统设置的重要性,不管是在选材,还是在建设流程上都应当科学合理。
        (二)控制成本,引进技术
        住宅小区的建设所投入的成本和时间是巨大的,在完善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安防系统设置时,难免会引进更多先进的技术,应用性能更好设备设施,一个完整的有效的安防系统必然会由不同的设施设备组成,这就会涉及到成本问题。因此相关企业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考察市面上出现的所有应用于安防领域的设备装置,购置时除了要考虑到其是否能够真正满足住宅小区用户的需求之外,还应当注重性价比。
        (三)科学管理,定期维护
        建立健全智能安防系统之后,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部门还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定期维护,保证各种安防设施设备平稳运行,建立健全和落实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小区住户的宣传教育,使其能够自觉保护和正确使用相关设施设备,避免设施设备的损耗过大。物业管理部门还有必要指派专门的人员定期对安防设施设备进行检查,把握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检修,以真正展现其安全防护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而社会治安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虽然犯罪率较比过去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是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仍然无可避免。安全问题事关人们的衣食住行,特别是在居住方面,人们对于居住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推动住宅小区的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建设过程中,构建完善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显得极为迫切而重要。目前我国住宅小区的智能安防系统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尝试,但是我们可以从国内外已有的智能化小区的安防系统建设实践中取得有用的方法和经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性能稳定,又兼具舒适度,功能多样的优质住宅小区,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琼,王鹏,苏红,苏鸿飞.智能安防系统助推小区向智慧管理迈进[J].电子测试,2019(18):50-52.
[2]许海涛,许春香,蒋梦新.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安防报警系统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8(17):48-50.
[3]廖春萍.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安防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