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米地下射击靶场高大支模安全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3月第9期   作者:白龙1、孙加猛2、杨斌1、乔鲁萌1、刘晓亮1
[导读] 100米地下射击靶场基础形式包括墙下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顶梁尺寸为1000×1800mm、800×1800mm,顶板厚度为250mm、400mm。

        白龙1、孙加猛2、杨斌1、乔鲁萌1、刘晓亮1
        1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2诸城市应急救援中心
        一、项目概况
        某项目100米地下射击靶场区域层高10.90m(-11.8m),主要结构由基础底板、框架柱、侧墙、顶板、顶梁等构件组成,靶场东侧与车库连接,车库地面标高为-5.6m,西侧与设备机房相连,地面标高为-7.6m,其上部为2层的看台结构;100米地下射击靶场基础形式包括墙下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顶梁尺寸为1000×1800mm、800×1800mm,顶板厚度为250mm、400mm。

图1: 地下靶场剖面图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顶梁截面尺寸大、架体支撑高度高。为1.0×1.8m、0.8×1.8m,跨度22.60m,支撑架体高度10.50m。
        2、顶梁间距密。100m长度内共布置55道大梁,梁中心间距1.6m~2.0m不等,外皮间距0.7m~1.1m不等。
        3、该大跨高密梁设置了预应力,内穿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12 ~ 20根。缓凝结预应力钢绞线应在张拉适用期内张拉完成。预应力筋为一端锚固、一端张拉。预应力筋张拉端采用单孔夹片锚具,固定端采用挤压锚具。预应力筋张拉端留设在100米射击靶场顶梁上,部分留设在梁两侧的顶板上。
三、关键技术创新一设计施工技术
        1、方案比选
        通过对承插式满堂架支撑体系、扣件式钢管架满堂支撑体系等方式的分析比较,最终选择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一次浇筑的施工方案。
        1)主龙骨50 ×80木方,间距小于200mm,次龙骨48.3 × 3.6双钢管,间距600mm:对拉螺栓四排,上下间距400mm,水平间距600mm。
        2)步距1200mm,平行于梁体立杆间距600mm,梁底立杆搭设如右图。 1000mm×1800mm梁下设三排立杆, 800mm×1800mm梁下设两排立杆
        3)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与四每一步距周墙体顶紧顶牢。

        图2: 地下靶场主要构件模板支设图
        2、优化施工部署
        在梁、板模板架体搭设前,优先施工四周墙柱竖向构件。四周剪力墙及结构柱高度达到了10.5米,分两次浇筑,第一步浇筑5米,第二步浇筑到梁底,待四周竖向构件浇筑完成、拆模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搭设顶梁板模板支撑架体,按工程结构特点,对靶场内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混凝土框架柱等结构完成后,再进行梁板水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对梁板高支模的满堂支架水平杆端部与侧墙结构进行顶紧顶牢。

        图3: 地下靶场墙柱梁板浇筑流程图
        高大支模梁板浇筑范围内,全部采用汽车泵浇筑,为尽最大可能保证架体稳定,采用两台汽车泵从南北两侧同时向中间浇筑。

        图4: 地下靶场梁板对称浇筑示意图
四、关键技术创新一高支模模板拆除施工技术
        100米射击靶场顶部为缓粘结预应力梁,模板支撑体系需要在预应力筋全部张拉完成后,才能进行拆除,由于部分预应力筋张拉端设计在100米靶场东西两侧顶板上,需在该位置顶板完成后,才能张拉。
        通过提前与设计院沟通并经荷载计算,在靶场顶板覆土增加荷载之前,优先张拉位于梁侧的部分预应力钢筋,可保证100米射击靶场顶梁满足受力要求,可以拆除架体,模架提前拆除,提前周转。
 
        图5: 地下靶场梁缓粘结预应力张拉示意
        五、实施效果
        项目通过技术攻关,顺利完成100米射击靶场区域顶梁、板施工,该顶梁板外观尺寸和混凝土成型质量均较好,本工程通过对100米靶场高支模安全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并对项目的施工技术精华的进行提炼,形成地下大空间高支模施工成套技术,可以指导类似地下大空间高支模施工,提供一种优化与施工思路,解决地下大空间高支模施工难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