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世国
六安市腾峰建筑机械有限公司安徽省六安市237000
摘要: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施工单位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其中包括科学的管理制度、高素质的施工队伍,以及高质量的机械设备。目前,建筑手段不断丰富,多种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施工单位缺乏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意识,一旦设备出现故障会不同程度影响施工,增加成本投入,甚至影响施工单位的行业形象。为此,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管理;问题及应对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需求得到提升,工程机械的应用空间愈加广阔,对设备的有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做好机械设备的有效配置、科学使用以及保养工作,有利于降低设备故障的实际发生概率,提升机械设备的有效使用率,这也是新时期工程机械管理的基本要求。本文就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简要地提出应对措施。
1机械设备管理概述
在建筑工程中,利用机械设备可以提升施工效率,也有利于提升施工的安全性。这项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使用管理与维修管理。从使用管理角度讲,要求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坚持“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保证操作人员持证上岗,遵守机械设备使用相关规定。具体来说,要求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熟悉设备的性能特点,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使用设备,遵守《操作准则》,禁止出现超负荷运载的情况;从设备的维修管理角度讲,需要维修人员遵守《设备保养流程》,在设备处于停机状态下进行日常、月度、季度、年度的保养与维修,做好《设备维修保养记录》,避免设备带病运转,如果超过使用年限需要申请报废处理。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机械设备的作用更加明显。在不同的施工现场,使用发电机设备、挖掘机设备、传动机械设备和风动机设备,显著减少人力投入,为施工顺利进行提供了巨大支持。在使用和维修机械设备过程中,要坚持“预防为主、定期检修”的原则,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
2建筑施工中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机械设备能协助人工完成高难度的施工工作,减轻人工作业负担。其次,机械设备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保证建筑施工的精准度。另外,施工效率与资金投入呈反比例关系,只有施工效率越快,资金投入才会越少,这样才能保证所获得利润最大化。所以,需要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保证机械设备在每一次施工中都能正常运转,让机械设备在建筑施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管理的不足之处
3.1机械设备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
建筑施工单位往往由多个部门组成,张晓军北京星火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每一个部门都需要对机械设备负责。目前,在建筑施工中由于设备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存在各级管理单位权责不明的情况,导致设备管理不到位。一旦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出现问题,难以将责任明确到相关层级单位,不仅不利于机械设备的管理,还会影响现场施工进度。
3.2设备设施滞后
在施工企业机械管理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快,有效的设备更新与升级可提升施工工艺、保障施工进度以及改善施工质量。当前,国内的施工企业中设施设备已经不再适用于高难度的建筑工程。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引进新型的机械设备,做好设备的实时更新与升级,迎合建筑市场发展需求,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开发权奠定基础。部分企业在设备引进上缺乏详细的设备引进规划,没有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着手,对建筑市场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建筑需求等外在因素缺乏调查和了解,致使新购置的设备常处于闲置状态,不仅占用了大量的企业资金,还造成了资源浪费。另外,部分企业比较注重应用机械设备提升工程施工效率,却常常忽视大型机械设备的市场消耗、搬迁运输、施工场地以及操作使用等因素之间的关联度,致使企业所应用的大型机械设备损耗过多。机械设备的使用与实际工程要求若存在差异,会对企业产生较大的经济压力,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的资金运转出现问题。由此可知,施工企业的设备引进工作中,设备并非购置得越多越好,也并非购置的规模越大越好,要引进适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的机械设备才能够确保其发挥最大的价值,真正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3.3机械设备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建筑施工单位没有制定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很多部门都需要使用机械设备,但是没有明确的部门负责管理机械设备,导致机械设备养护不到位,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上报、解决,不利于设备的维护,影响下一次施工工作的开展,并造成企业资金投入增加,导致企业盈利减少,不利于企业发展。
4提升建筑工程机械管理质量的方法
4.1对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在工程建设之前,要做好建筑工程的准备与检察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了解工程机械设备的具体状况,并且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以及规章制度。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对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重要性进行充分了解和认识,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设立专门的部门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并且对相关的人员进行培养和培训,保证他们的专业技能。并且这些设备管理人员要及时的了解工程的进度,将工程进度与机械设备的操作结合起来,让这些设备能够及时的配合工程进度,这样才能使整个施工过程能够完善的运行下来,并且提高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效率。并且要在机械设备进行及时的记录,保证在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的了解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同时要做好机械设备故障发生的准备,这样就可以提高整个工程的效率,提高企业的效益。在对机械设备采购时,采购人员要从实际角度出发,严格的考虑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维修难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这样不仅可以及时的更新工程机械设备,还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保证企业能够正常的运转。
4.2构建高质量施工人员团队
构建高质量施工人员团队是建筑施工技术及设备管理的优化策略之一。建筑工程团队需要重新审视当前施工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设备管理能力,并安排其接受统一的专业施工技能培训,确保经过培训后的施工人员能够以更加认真且端正的态度去面对今后的施工环节,并提高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意识。还有在整个团队中树立质量第一的原则,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思想深度贯彻始终,确保施工中的人员与投标文件中保持一致,避免出现高自身的优秀项目经理和高水平的技术负责人挂名情况。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入新鲜血液。例如,进行校企合作或是社会招聘等多种方式,引入更多具有丰富经验和极强专业能力的技术人才来到团队,切实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
4.3在施工现场开展机械设备的全面管理
在施工现场会出现外包设备和自有设备,所有设备的检查都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设备入场时,需要按照要求对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设备入场后,需要按照施工要求,将设备安装在固定位置,检查设备周围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保证防火距离;设备使用时,要求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并且熟悉周围环境,规范操作各种机械设备,并由专人负责机械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做到勤检查、勤维修、勤保养,杜绝带病运转。另外,需要做好设备从入场到退场的记录交接工作,按照要求对设备进行再次检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施工企业的工程机械管理工作。为进一步提升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效率,需要了解施工企业的工程机械管理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管控活动,构建高效的机械管理意识,健全企业机械管理体制,确保其他各部门能够积极地配合机械管理部门做好管理工作。另外,管理者还需要不断地提升职业道德素养以及技术管理水准,为机械管理部门工作的开展提供对应的人员保障与提升管理水准。在企业内部形成有效的合力,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为后续的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管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胜刚.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中的问题与建议[J].居舍,2018(06):188.
[2]雷巧丽.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4):223-224.
[3]李林玉.建筑施工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03):66-67.
[4]余小红.浅谈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技术[J].河南建材,2018(01):185-186.
[5]卢荫坤.浅谈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8(01):216.
[6]吴昊,陈立志.目前施工现场的机械管理方法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5):151.
作者简介:陆世国(1985年8月7日),性别:男 , 民族:汉,籍贯:皖,学历:中专,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机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