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广鑫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71
摘要:某工程基底土为中风化岩,本文结合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及以前积累的实际做法与经验,从基底废弃土的再利用、房心 回填土的配合比、防水及排水措施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基底土在房心回填中的绿色施工应用,为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废土再利用;房心回填;防水及排水措施;绿色施工
1、工程概述
某工程项目由4栋分别为65层、60层、55层、51层的超高层住宅塔楼及与之相连的7层裙楼组成,地下部分为4层停车库及设备机房。总建筑面积约282000m2,地上建筑面积约为216500m2,地下建筑面积约65572m2。在制定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我们发现该项目三~五期采用分期开发,当三期项目进行房心回填时,五期项目正处于基底土开挖阶段,可进行基底废弃土调运再利用。
2、重难点分析
1)本项目基底土为中风化岩,强度极大,承载力特征值为2000kPa,在进行配比混合前,需要对其进行破碎,如何有效地控制中风化岩破碎后的粒径是一大技术难点。2)中风化岩在受水浸泡的情况下,会软化变形,强度变化较大,如何有效地保证防水及排水效果是需要重点解决的技术难点。3)破碎后的中风化岩如何有效地进行配合比,保证回填的密实度是需要重点解决的技术难点。
3、房心回填的施工工艺与要点
3.1施工工艺
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厚1.5mm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厚100mm级配碎石排水层,面铺无纺布→厚245mm水泥土夯实→厚0.8mm聚乙烯薄膜1道→厚150mm的C25混凝土地面,内配Φ8mm @200mm双向钢筋网 (随打随抹光)。其中后浇带、施工缝及连通集水井位置必须设置滤水通道。
3.2施工要点
3.2.1基层清理
施工开展前,需清除地面附着物,采用刨光机对地面疏松的混凝土及浮浆进行剔除,并清扫干净;对于施工缝及缝宽大于0.4mm的结构裂缝位置,应剔凿成U形或矩形槽,槽宽20mm,深25 mm,并采用固化剂对槽进行填实;需确保基层平整坚实,对于坑洼严重处采用同等强度水泥砂浆修补抹平,并对基层进行润湿。
3.2.2底层防水涂料涂刷
在进行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涂刷时,首先沿一定方向反复涂刷,第1遍尽可能让材料渗进基层毛细孔,均匀遮盖基层,当第1遍涂层呈现硬化状态时,约3h以后,开始刷第2遍,第2遍沿着与第1遍垂直的方向进行,涂刷时要注意来回用力,确保凹凸处满涂并厚薄均匀,不能有过厚的沉积,防止在过厚处出现开裂。该层防水主要用于防止筏板返潮的水汽进入回填土内,对回填的中风化岩造成侵蚀,以保证回填土的强度,避免下沉开裂。
3.2.3级配碎石排水层
在回填土开始前,在底层上铺设厚100mm级配碎石,形成排水层,配合结构 自身微找坡,保证少量由筏板侵蚀进入的水汽,可以有效地沿着排水层进入集水井内,确保回填土的强度,避免下沉开裂。在级配碎石排水层面层上还需铺设无纺布,防止回填土渗入排水层。
3.2.4水泥土回填
1)选土。对于五期基底开挖出的中风化岩,运输至项目进行回填前,需严格地控制其含水量,如含水量较大,应采取翻松、晾晒、增加水泥配比量等措施;同时还需要对其粒径进行控制,超过10cm以上的大土块不宜使用。
2)筛选破碎。对基底开挖出的中风化岩,必须在回填前采用50mm的筛子进行筛选,泥块的粒径不得大于50mm,且应均匀分布。对于粒径较大的土块,应采用破碎机进行破碎,确保其粒径均匀分布。
3)配比混合。
对于筛选粒径后的土块,使用搅拌机按照2:8的配合比掺入水泥,现场根据具体的土块含水情况,可适当地调整水泥的掺入量。
4)分层回填。采用水泥土回填时,应分层全面回填,以免局部回填对砌筑挡墙产生过大的侧压力。分层厚度不大于150mm,在回填时采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实,以水泥土面平整不下沉为准,移动时应成排依次夯实前进,前后位置和排与排间相互搭接应有3~5cm,防止夯漏。回填前应在柱子及砌筑挡墙侧面弹出分层厚度控制线。回填高度要参考地下4层各房间地面做法表给出的地面厚度,留足建筑地面做法。回填标高控制根据已经给出的建筑“50线”进行严格控制。
3.2.5厚0.8mm聚乙烯薄膜铺设
混凝土板下有1道厚0.8mm聚乙烯薄膜,在卵石回填完毕后在上面铺1道聚乙烯薄膜,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流入卵石层,在绑扎钢筋时要小心,避免钢筋头戳漏聚乙烯薄膜。施工中采用分段铺设、分段绑扎钢筋的方式,每铺设一段聚乙烯薄膜,再进行钢筋绑扎,过程中由专人看护,如发现聚乙烯薄膜破损,及时进行修补,修补方式为用小胶带在破损处封堵,每段胶带长度根据钢筋长度来决定。
3.2.6混凝土地面浇筑
隔离层上浇筑厚150mm的C25细混凝土,内配Φ8mm@200mm单层双向钢筋网,混凝土层一次抹平压光。按6m×6m设置5mm×7mm分仓缝,内嵌勾缝胶,集水井四周1m范围内向集水井找坡,地漏四周1m范围内向地漏找坡,坡度均为2%(部分车库找坡)。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浇水养护。
3.2.7其他注意事项
1)由于地下室车道层高较小,滤水通道如采用砌筑分隔则无法使用车辆倒运材料,故滤水通道拟采用45°放坡的方式进行。2)集水井处设置240mm厚砖砌挡墙,挡墙高度与完成面同高。3)运送土料行走路线要铺设废旧模板或竹跳板。4)应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采用环刀法测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密实度,符合要求后方可填筑上层。
4、质量保证措施
1)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2)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之差控制在?4%~+2%范围内。当含水量过大时,应采取翻松、晾晒、掺入干土等措施;如土料过干,则应预先洒水润湿。在运土、填土过程中应加快施工速度,减少水分的散失。3)应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采用环刀法测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密实度,符合要求后方可填筑上层。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之差,不得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4)室内回填土,每层按100m2取样一组,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采用环刀取样的方法进行回填土密实度的测试。5)所有的回填土必须采用50mm的筛子过筛,泥块的粒径不得大于50mm,且应均匀分布。回填土必须严格按照体积比进行配制。6)夜间施工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7)现场需设置足够的照明,并同时注意根据建筑标高随时控制回填标高,留出建筑地面做法的厚度。8)为了确保回填土的质量,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随时监督回填土的质量。9)严格控制基底的清理,基底内不得有木头、混凝土块、砖渣等建筑垃圾,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10)对于在墙根的管根等位置,为了防止破坏管线必须采用人工进行夯实。11)必须先熟悉图纸,根据地面标高严格控制回填土的标高不得少填和超填,必须严格控制此处回填土的夯实度。12)待每段的每层回填土回填完后,必须通知试验人员进行现场抽取,检测回填土的密实度,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施工。
结语:该工程地下室单层建筑面积约为16000m2,利用废弃基底土约3200m3,减少了基坑开挖土方外运的投入,也节省了房心回填土的购入,大大地节省了施工成本的投入 ,得到了业主方较高的评价,在现场绿色施工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工法在类似的工程环境以及地质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普遍适用性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韦有幸.土建工程中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000(014):300.
[2]陈旭光.浅析如何做好建筑工程基础施工工作[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00(011):2615-2615.
[3]峰许.关于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思考[J].建筑技术研究,2019,02(03).
[4]武斌.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综述[J].住宅与房地产,2020,No.564(05):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