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新型立体生态养殖人工鱼礁应用技术 曲秉东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曲秉东
[导读] 立体生态养殖中多少采用人工鱼礁的技术开展养殖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养殖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及养殖的效率

        莱州市海洋发展和渔业服务中心  山东省莱州市  261400
        摘要:立体生态养殖中多少采用人工鱼礁的技术开展养殖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养殖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及养殖的效率,本文分析了一种新型的立体生态养殖人工鱼礁应用技术,通过分析其原理与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其技术应用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人工鱼礁;生态养殖;技术应用


        引言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海上的资源变得日益枯竭,而海域养殖也成为了改善海体环境,提升其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但传统的人工生态养殖多少投放小型的鱼礁,但其抗风浪效果不佳,再加上聚鱼效果有限,因此,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大型立体生态养殖的人工鱼礁应用技术。
        1.新型立体生态养殖人工鱼礁应用技术的原理和特征
        本次所研究的新型立体生态养殖人工鱼礁应用技术是一种可供观光垂钓的生态养殖模式。先选择一个合适的人工鱼礁,其鱼礁礁体自重至少要在3000吨以上,而主礁体的周围还要设置一些乱石礁体,其在周边所设置的范围为100米左右,这样能够保证乱石礁区能够抵抗风浪,具有稳定主鱼礁的作用特征。这种技术模式适合应用在与海岸线位置具有较远距离、其区域内风浪较大、海底具有较厚的浮泥层以及可投放大体积礁体的海域当中,这种新型养殖应用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海域的养殖空间。该技术中所使用的人工鱼礁礁体材料主要为钢筋混凝土材质,而其底层的实体面积则应当在1200平方米以上,鱼礁礁体整体的高度应当在18米以上,具体高度还要根据海域实际水平面高度来设置,一般来说,其应当高于海水平面的2-4米左右最为合适,而礁体的内养殖水体的体积应当不小于1.5万立方米[1]。从整个人工礁体的立体结构来看,其从下至少可分为四层结构,分别为底层、中层、上层以及表层,其中,底层主要是浮箱和主礁体周围的乱礁石区,而这种结构主要是养殖鲍鱼、海参以及海胆等,这些养殖物比较适合生长在礁石底部,有助于其养殖质量的提升;而中层的主要结构为吊笼,适合采用吊笼养殖的海洋物种包括海螺以及多种本土贝壳;上层的主要结构为设置了合适的大型水网箱,其具有着可沉降的功能,主要适用于养殖海水中的经济类鱼,且具有打捞方便的特征;最后是表层结构,其主要是网片式的浮网层,适合养殖生长在礁石表面的藻类物种,比如说海带、海藻、紫菜等等,这种新型立体养殖人工鱼礁模式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利用了礁体的各个部位,分层养殖极大地提升了养殖量和养殖效率,且该类人工鱼礁的适应能力较强,在浮泥较多的海域也能够十分稳定,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较强,充分利用了水域资源,同时,为了方便进行垂钓养殖,本次研究的人工鱼礁上方还在四个角的位置上了四个小型垂钓休闲区域,其中心位置为接待大厅,整个结构的功能性完全体现。图1为新型立体生态养殖人工鱼礁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其结构的正面图。

        图1新型立体生态养殖人工鱼礁结构的俯视图

        图2新型立体生态养殖人工鱼礁结构的正面图
        2.新型立体生态养殖人工鱼礁应用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
        针对立体生态养殖的人工鱼礁四层养殖结构来设置具体的技术方案。例如,从下到上设置技术实施方案,先是第一层底层结构部分,底层主要设置水泥浮箱,其浮箱的规格为宽度30米、长度40米,高度4米,总体积约为4800立方米,底层还需要设置水窗结构,其侧面设置6个水窗,正面则设置了8个水窗,每个水窗的规格都一致,其长和宽都约为1.5米左右,两个侧面和两个正面一共设置了28个水窗结构,实际运输时将水窗关闭,形成浮体方便运输,当运输到达目的地以后再将水窗结构打开,海水进入到内部将鱼礁沉入到水域底部,同时,水窗结构还负责着底层的换气以及与海水形成对流。礁体结构的底层部位会与周围所设置的乱礁石区域相互配合,促进底层播种的海参、海胆等物种的顺利养殖。
        在第二层养殖区域中设置吊笼结构,其吊笼的具体规格为宽度30米、长度40米,高度4米,总体积约为4800立方米,吊笼主要为钢筋材质,立体结构为长方体,其侧面组成结构的钢筋棱柱为7根,正面组成结构的钢筋棱柱为9根,中间的钢筋棱柱则根据外层设置的数量来布置,整体吊笼结构的组成钢筋棱柱共有63根。其钢筋材质的型号为HRB400,其每根钢筋的宽度在0.4米到0.5米之间,钢筋外部覆有保护层结构,厚度约为40毫米左右,其使用的混凝土材料强度为C30,在中间位置上设置好吊笼,为海螺和贝壳提供良好的养殖条件[2]。
        在第三层养殖区域中设置大型渔箱,渔箱为可浮降式结构,其渔箱的规格为宽度30米、长度40米,高度4米,总体积约为4800立方米,大型渔箱层的整体结构应当与其下层的吊笼结构层一致,因而其立体结构同样为长方体,侧面组成结构的钢筋棱柱诶7根、正面组成结构的钢筋棱柱为9根,整体渔箱结构的组成钢筋棱柱共63根,同时,与吊笼结构不同的是,大型渔箱层的结构两侧需要设置滑轮,以便于养殖时能够随着潮差变化而上下进行浮动,其内部投放的渔箱为深水网箱,能够养殖多种经济型鱼类。
        在第四层表层养殖区域中设置网片式浮层网,该层的浮层网高度约为1米,整体层构与其下层的大型渔箱层间隔在两米左右,平面结构与下层一致,其宽度为30米、长度为40米,高度为1米,总体积在1200立方米左右,架构为钢筋棱柱,正面组成结构为9根、侧面组成结构为7根,整体结构组成包含了63根钢筋棱柱,网片式浮网设置在中间,能够吊养紫菜等藻类养殖物。
        除了四层养殖层结构外,还包含了顶部平面四个角位置的小型垂钓休闲区域,其每个休闲区域的面积为10平方米左右,而中间所设置的接待大厅长度为9米、宽度为4米,整体面积为32平方米,由钢制结构构成,能够抵抗一定的风浪,四个垂钓区域的四边位置上还使用回廊进行连接,回廊的宽度约为两米,中间位置横向设置两条、竖向设置三条回廊,回廊的宽度约为一米,还要使用不锈钢的栏杆在边上进行拦截,其高度约为1.05米,能够有效保证垂钓者的安全,同时也能满足其基本的垂钓需求。整个人工礁体的发电形式可设置为太阳能发电或是风力发电,在礁体的最高位置上还应当设置灯塔,在垂钓的区域内下方设置集鱼灯,同时礁体结构上还应当配置有海水的淡化装置、海上救护设施、海上通信设备以及雷达等,以便于满足海上工作的一系列需求,礁体附着的养殖和垂钓区域应当是使用特殊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材质,其浇筑施工完成后再将基本框架焊接,礁体投放后,最重要的是保证其稳定性,防止其在海底出现滑移动,同时,其广阔的利用空间,也使得多种鱼类的聚集度更高,极大地提升了养殖和捕捞的效率。另外,这种新型人工鱼礁养殖的结构还可并联使用,其外部的乱礁石区还能够起到一定增殖性养殖鱼礁的作用效果,而其中间的深水立体也能够引诱鱼类,起到集鱼的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是研究了一种新型立体生态养殖的人工鱼礁应用技术,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养殖的效率,且同时还具有观光垂钓的功能,适用于一些浮泥较厚的海域养殖区。由本文分析可知,这种新型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将人工鱼礁划分为四层结构,每层结构的养殖功能不同因而需要合理设置,其整体的养殖使得水体利用率上升,养殖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丁天宝.海水池塘生态立体养殖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09): 80-82.
        [2]吴鹏,王海涛,梁海永,于夕有,姜启平.一种新型立体生态养殖人工鱼礁应用技术[J].科学养鱼,2020(02):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