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解析 李蒙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李蒙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生态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对于促进农业

        林西镇人民政府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02525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生态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施新的发展理念、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同等重要。我们需要改善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服务,从根本上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就新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引言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国民的经济生活水平也逐渐提升,居民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意味着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困难。因此,想要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在经济市场中占据一定地位,就需要有关部门明确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及时发现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针对不利因素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并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
        1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农业在我国的社会建设与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产业类型,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农业的发展质量以及效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水平,因此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但可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可以促使我国农业经济彰显良好的发展空间与趋势,使农业经济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并且在发展阶段持续革新。要将全新的农业技术融入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当中,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创新发展,在提高农村地区经济收入的同时,在我国构建良性发展模式,有利于不断完善社会经济体系,从而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全力提升社会各领域发展效率以及水平,使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效率不断提高。从本质上来说,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在社会范围内创造更加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为社会经济的高水平发展注入活力,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稳步向前。应以农业产业为依托,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生产和销售信息不对称,存在滞销风险
        我国农业经济缺乏系统的总体规划,可能导致农业生产和产品销售领域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农产品销售受阻。政府和市场可以组织从农产品销售受到严重限制的地区购买农产品,以避免农民遭受损失。但是,由于财政和其他原因,不可能完全解决该地区滞销的所有农产品,这给该地区一些农民造成了重大的经济和财产损失,同时阻碍了社会和经济发展。
        2.2农业经济结构缺乏合理性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农作物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在发展中存在农业经济结构缺乏合理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未依照市场的调节规律种植农作物,有可能导致市场中的农作物滞销,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阻碍,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创新发展。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发展经济缺乏科学的指导,未根据市场调节规律开展农作物种植,导致出现农业结构缺乏合理性的问题,降低了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效率以及水平。
        2.3种植人员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
        在农业生产的整体环节中,农户是直接参与整个过程的重要种植人员,其综合素质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些影响。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农户并未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这使得他们在农业生产模式的创新环节中无法给出实质性的建议,与此同时,现阶段大部分农户仍然在沿用传统的生产模式和技术,导致农业产业的生产质量和效率都受到了不小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工业产业规模的日益壮大,部分工业废水被排入河流,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伴随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也造成了农业用地面积的逐步缩减,这势必会影响到正常的农业生产,阻碍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新经济背景下推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建议
        3.1重视农业发展,建立多样化的生产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的工业和互联网产业受到了广泛关注。各国政府需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投资,制定支持农业的政策,并积极提高人们对农业发展的认识。改变一成不变的农业结构,巩固不同的农业产业,形成周期性的产业链。此外,旅游业和农业生产可以结合起来,作为综合发展的一部分。
        3.2确保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种植环境的优劣在整个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提升种植环境的整体质量,确保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很多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都被广泛的运用于农业生产之中,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因此,为了有效地改善当前的种植环境,就可以借助科学先进的技术来减少在生产环节中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针对已经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相关的技术人员也可以运用技术手段进行针对性的改良,使其能够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进而促进农产品的优质高产。除此之外,针对并未遭受破坏的自然环境,相关部门则必须给予相应的重视并加强其管理力度,在确保环境质量止步提升的基础之上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夯实根基。
        3.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形成密集型农业产业
        在农业经济发展阶段,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创新农业发展形式,开辟全新的农业发展路径,从而为农村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创新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需要加大农业的科技投入,对传统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模式进行转型,全力促使资源、技术应用在农业产业当中,全力助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从而逐渐形成密集型农业产业,令我国农业经济在发展阶段彰显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效率,使我国农产品能够达到国际化标准,提高农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全面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加速向前发展。
        3.4助力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在市场经济全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也有了巨大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从传统单一且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步过渡为集约型生产模式,同时农产品的生产种类变得丰富多样,这种转变离不开国外引入的先进栽培技术的有力支持,它不仅丰富了栽种品种的种类,同时还促进了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多样化发展,反季水果已经成为了消费市场的主力产品,大大提升农户的经济收益,使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获得了巨大进步,这对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是非常有利的。除此之外,农业合作社还会定期组织农户参加现代农业生产的知识培训活动,使每一位农户的生产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意识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充分发挥出了农业合作社的重要价值。
        结语
        中国作为一个粮食生产大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新经济背景的影响之下,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然而结合农业经济的实际情况来看,现阶段我国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仍存在着一定制约因素,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建设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王捷.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分析[J].山西农经,2021 (04):31-32.
        [2]马丽珍.新常态下农业生态经济转型及发展之路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21(04):168-169.
        [3]胡金霞.新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解析[J].财经界, 2021(06):8-9.
        [4]童晓东.生态经济要求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02):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