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9期   作者:闫婷
[导读] 房建工程中工艺、材料、施工技术日益改进,但仍存在一些质量顽疾。

        闫婷
        13012619930416****

        摘要:房建工程中工艺、材料、施工技术日益改进,但仍存在一些质量顽疾。其中,房屋渗漏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居住环境,也缩短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据了解,因未调解成功而进入审理程序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中,近八成案件涉及房屋漏水问题。在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处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福建尤为突出。如何避免房屋建筑工程的渗漏问题是考验建筑人掌握防渗漏工艺、选取防水材料、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等能力的重要指标。为此,针对房屋建筑防渗漏施工质量控制应引起所有建筑人的重视与思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防渗漏;?施工质量;?施工技术;
        1 房屋建筑中常见的渗漏区域
        1.1 外墙
        外墙渗漏更多是表现在梁底和门窗位置。大多民用建筑中常使用砌块作为墙体材料,该材料具有自重轻、隔音效果好、施工速度快等优点,但在多雨季节时,容易吸收大量水分,具有湿胀干缩特点,既而出现温度裂缝。同时,在砌筑时外墙灰缝不饱满也容易形成贯通裂缝。外墙一旦出现贯通缝,在风压作用下很容易使内部的饰面层出现霉变、起鼓、脱落等现象。该部位的渗漏常给住户带来很大困扰。
        1.2 屋面
        据《2013年全国建筑渗漏状况调查项目报告》中显示,建筑屋面的抽样调查样本为2 849例,其中存在不同程度渗漏的屋面多达2 716例,占样本总数的95.33%。其渗漏部位主要出现在天沟、檐沟、落水口和女儿墙等薄弱位置。若屋面出现渗水现象,往往是永久性的。即便用高压注浆防水材料封堵裂缝,几年后仍会由于防水材料与周围混凝土的干缩变形不一或材料老化而再次出现空隙。
        1.3 厨卫
        厨卫是生活中用水最多的区域,也是渗漏问题的高发地。一旦这两个区域的排水系统不通畅或防水层质量不符合要求,必然会造成该区域积水、渗水问题,这些水分还会顺着混凝土中的孔隙向四周墙体扩散,导致墙角发生渗水现象。
         2 房屋建筑渗漏原因分析
        2.1 施工设计因素
        施工设计环节对建筑防渗漏水平有直接影响。不同地区、不同功能、不同重要性的建筑对防渗要求有所差异。例如:福建部分地区属于沿海地带,建筑物保护层容易受腐蚀、风化等作用的破坏,导致防水层失效,发生渗漏。设计人员在设计前应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气候、温度等进行评估和深入调查,斟酌防水设计方案及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就我国目前房屋设计员而言,他们在设计过程中偏重房屋结构和房屋稳定性,忽视了房屋防渗工作。同时,部分设计人员的经验不足,对防渗技术和材料的使用运用不当,使防渗设计不完整,甚至不符合实际需求。
        2.2 原材料质量因素
        材料的选用是防渗漏施工技术的物质根本,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现今,施工中使用的防水材料仍以沥青为原料,但沥青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对温度变化和外界环境比较敏感,特别是施工过程中对防水材料把控不严,使一些不合规产品流入施工现场,以次充好,给工程质量埋下了重大隐患。
        2.3 施工技术管理因素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施工人员工资待遇低、专业技能和知识理论基础差。

但施工企业为控制人工成本仍会使用这些人员,并且由于大部分工程工期要求紧,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并未对这些施工人员进行相关专业培训,导致许多工人在实际操作中,基层未达到相应规范要求就急于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现实的施工管理不能落实到位,处于粗放管控状态。
        3 房屋建筑施工防渗漏的优化策略
        3.1 结合区域环境,做好二次深化设计
        设计是保证防水质量的前提,设计人员不仅应熟知各设计规范、材料性能,还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具体的地理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工程特点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针对常见的渗漏区域应综合考虑作好深化设计。合理设计混凝土构件,提高混凝土本身密实度,进行多道设防。合理设置排水坡度,对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地区的屋面可增大排水坡度,尽可能设计成坡屋面,加快水流速度,避免积水渗漏,达到防排结合的目的。
        3.2 严控施工材料,切实完善进场质检制度
        对于建筑施工来说,材料的合理应用是保障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物质保证。施工企业应根据设计图纸、施工进度计划及时采购材料,避免在施工中因材料不足而停工。对于材料的选择,应采用招投标制度,确保原材料质量。材料进场时,相关管理人员应严格进行质量测试,确保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提供不合格产品的供应商应采取扣罚措施,保证供货质量。
        3.3 总结施工经验,强化技术策略
        3.3.1 建筑房屋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
        (1)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确保基础的稳定性,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墙体开裂,形成渗水通道。(2)外墙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各种预留洞口、脚手眼等,对于剪力墙上的穿墙螺栓,可以使用止水螺栓或保证螺栓孔内高外低,防止雨水内渗。在抹灰工程施工前,确保墙体上的孔洞封堵密实,不得只在表面封堵,将孔洞内部处理干净后嵌挤油膏等密封性材料。(3)大多民用建筑中仍使用砌块作为墙体材料,墙体在组砌过程中,应保证砌块湿润、砂浆饱满,避免砌块吸水,使砂浆干缩开裂形成空洞,从而导致贯通缝的出现。
        3.3.2 建筑房屋屋面防渗漏施工技术
        (1)加强混凝土浇筑的过程管理,保证混凝土浇筑的整体性,以免浇筑过程中停工造成冷缝的出现。与此同时,在浇筑过程中还应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振捣密实,保证结构层不出现蜂窝、麻面、漏筋等问题。(2)屋面的渗漏主要存在于天沟、檐沟、落水口和突出屋面等部位。对于这些薄弱部位应作好泛水处理,转角处应做成圆弧形,不得留成直角,以免排水不畅出现积水,导致屋面渗漏。(3)合理安排好分隔缝位置,确保分隔缝间距、宽度符合设计要求,以免基层开裂影响防水层性能。(4)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防水层施工质量受气候、温度因素影响较大,不宜在雨雪天气施工。在进行防水层施工前应保证基层干燥、平整,否则容易出现防水层起鼓、开裂等问题,导致防水层老化失效。
          4 结语
        一直以来,渗漏问题是影响房屋建筑质量的顽症。综上所述,引起房屋建筑渗漏的原因众多,我们仍需因地制宜进行建筑设计、不断规范施工操作和现场管控、改进防水材料,同时,要高度重视防水渗漏问题,才能促进房屋建筑防渗漏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钟以芹.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J].建材与装饰,2018(5):28-28.
        [2]姚兴鹏.关于房屋建筑中外墙渗漏成因与预防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05):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