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建筑能源耗损占据全社会终端能耗的30%左右,为了进一步解决能耗问题,此时就要积极推行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即当建筑工程被投入运作后,能够尽最大程度地节省资源、保护环境及缓解污染问题,为老百姓们创造健康、高效的建筑空间,和自然实现和谐相处。同时,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要求从节省能源、节省资源以及保护环境切入,实际上就是要求建筑设计、建设以及材料选取的过程中,全面地考量资源应用方法,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利用。
关键词: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技术
1绿色建筑概述及原则
1.1基本概述
绿色建筑不仅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也是对传统建筑设计营造模式的一个提升,绿色建筑理念贯穿于整个过程,从前期策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后期运维都需将做到节约资源,主要表现在对水、电等能源和材料的节约,并且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为生活、工作、居住提供良好的环境。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绿色建筑技术,能够建设绿色、低碳建筑,其侧重点在于对全部工程的管理,特别重视前期设计阶段以及后期施工建设和运维的指导作用。
1.2绿色建筑的基本原则
绿色建筑的主要原则包括协调性原则、地域性原则、高效性原则、自然性原则、宜居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
(1)协调性原则。该原则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环节,需要确保建筑本身和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实现建筑单体和周围环境的有效融合,这样才能构建成统一标准的有机生态建筑系统。
(2)地域性原则。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优化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地域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通过有效借助该区域地理优势及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创新设计。
(3)高效性原则。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使用绿色建筑技术的过程也是一个专业技术的实践过程,因此需要保证技术应用的高效转化。需要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全部生命周期中,减少能源消耗,避免环境污染。
(4)自然性原则。绿色建筑需要体现建筑和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性,保证两者的共存,因此需要加强对环境的重视,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阶段整个周期中对自然环境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5)宜居性原则。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从内部情况进行分析,需要严格避免对住户健康造成的不良因素,特别是过往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使用材料不合理导致污染严重,对住户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2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1合理应用可再生能源
首先,在水应用方面,为了尽可能地避免产生扬尘等污染源,要求合理采集雨水,做到水能顺利净化,不仅如此,还应该积极地强化建设人员对于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全面地调动起他们工作的积极活力,大力推行一系列基于绿色节能层面的建筑施工工艺展开的比赛等等。其次,在应用风能方面,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风能储量在全世界占有量较高,但实际的应用转化率还很低,此时就应该强化对风能利用的认知程度,让风能进一步转变成电能,如此尽可能少地采用不可再生能源。再次,在应用太阳能方面,我国的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其不要求进行长距离地传输,就可以有效地达成近距离供电地目的,同时采用太阳能光伏进行发电,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规模,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工艺具备稳定安全且无噪音的优点,因而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2.2针对建筑墙体实施的节能设计
在实际建筑设计中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与投入的成本,选择出适宜应用于建筑建设中的施工材料。在选择时尽可能选择具有较好隔热性能及保温效果的墙体施工材料,进而可以充分发挥出材料的性能,从而提升建筑的抗热性能与保温性能。同时,在设计建筑墙体时其选择的施工材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客观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墙体时高度重视此环节的设计质量,要将复合结构的设计理念有效落实到设计中,进而保证建筑外墙的保温性能与隔热性能可全方位地展示出来。另外,还可以对建筑工程的内部墙壁进行粉刷,并采用石膏材料铺设等方式保持建筑室内温度,将石膏材料所具有的特有性质充分展示出来,进而达到大幅度提升建筑墙体保温性能的目的。
2.3在设计中要积极引入当下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
分析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可知,此过程较为复杂且需要掌握较多的数据信息。为了实现建筑设计融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需要对设计中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统计。如果采用人工统计的方式会显著降低建筑设计的质量与效率,因为人工模式会因人为的疏忽而产生错误统计的现象,并且人工模式在统计信息数据时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为了实现绿色建设设计满足质量与效率的要求,应在设计中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统计设计所需的各类数据信息,能够快速为设计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进一步提升了绿色建筑的设计效果。另外,在设计中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绿色建筑设计进行有效的整合,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可靠的绿色建筑设计思路,能够将各类有利于绿色建筑建设的节能环保材料与可再生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提升整体设计效果。目前,智能技术已经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设计人员在设计绿色建筑时应将智能技术与建筑进行有效的融合,能够显著提升人们居住的舒适程度及为人们生活提供便捷,比如将温湿度智能控制技术融入建筑设计中,能够让建筑自动调节室内的温湿度满足人们的需求。
2.4 门窗节能
提高建筑施工的绿色节能水平,可以通过采用更加先进、更加环保的节能材料。而门窗的选择尤为重要,因为门窗涉及安装的节能环保与否直接关系着房间的节能环保与否。在涉及时,要合理涉及门窗的大小面积,不可过大或过小,同时还要按照设计规范对门窗的朝向和传热系数等进行规范设计施工,其中尽量利用平开窗的方式设计多层住宅的窗户开向设计,玻璃尽量选择更加节能环保的双层中空玻璃。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必须要严格对建筑材料的质量和资质进行检查把关,如在塑钢门窗等材料采购前,必须要首先对建造企业的资质进行评比和评审,如工商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合格证明等材料,对检查发现的不合格的一律不得采购,同时工程质检人员,需结合以上材料对门窗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整体评估,判定企业能够满足工程设计施工要求。最后,在各种材料进场后,技术施工人员还门窗安装过程中的各项装配标准和施工工艺等进行再次检查确认,确保各项施工标准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5屋面节能
屋面保温是整个施工环节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它是指将具有较强强度同时具备较低容重、吸水率和导热率的保温材料,按照设计要求铺设在防水层和屋面板之间。在屋面节能材料的选择上,现在一般选择比较多是板块状的加气混凝土块、聚苯水泥板、聚苯乙烯板和沥青珍珠岩版等,他们各有优势和劣势。建筑施工浇筑材料的选择上一般有陶瓷颗粒物、碎石块及炉渣灰等材料。建筑施工发泡浇筑材料一般为硬质的聚氨酯泡沫塑料,粉煤灰以及水泥混凝土等。
3结语
为了进一步实现建筑领域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此时有效地路径就在于积极推广采用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如此一来,不但能够维护环境生态,节省资源,同时还可以帮助建筑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更好地融入世界潮流之中。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在建筑领域中应用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态势,不仅满足了老百姓们对于居住环境更高的需求,同时还减少了建筑行业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程度,因而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陆沁.绿色建筑的发展和建筑节能技术运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45+47.
[2]张静.关于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与应用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46-47.
[3]何斌.关于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分析[J].低碳世界,2018(12):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