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江中元 李龙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经济结构更加复杂多变,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江中元  李龙
        浙江智房绿色建筑有限公司  浙江省桐乡市  33048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经济结构更加复杂多变,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加大对于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节奏的重要举措,考虑到建筑工程项目自身所具备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更应对其质量控制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对建筑工程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建筑企业通过提高质量控制管理水平能够不断强化自身的市场核心地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保障居民的安全性以及社会的和谐性。
        关键词:房屋建筑;质量管理;措施
        1施工质量控制和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有效保证工程基本使用性能达到标准。建筑物的基本使用功能主要决定于施工操作过程,以及建筑材料的品质性能。如果要在根本上对建筑使用功能予以保障,那么最关键的就是全面监督施工操作过程。建筑施工企业如果能正确落实施工质量的约束与管理机制,则有益于工程安全施工效益得到最佳的体现,而且能实现确保建筑基本安全使用功能的目标。其次,确保工程施工现场操作过程的安全。施工操作人员本身的施工工艺水准以及工程质量意识将会给施工安全带来明显影响,充分展现了施工安全控制监管的意义与作用。
        工程建设单位对于施工质量监管意识应当不断予以增强,督促承建单位认真完成建筑施工现场操作过程,佩戴规定的施工防护设施。建筑施工人员对于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必须全面予以配合,增强施工质量保障。最后,杜绝施工质量事故。建筑施工事故大体上表现为施工质量层面以及施工安全层面的事故,以上两种建筑施工事故最重要的引发根源就是工程质量监管受到忽视。由此可见,严格控制工程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的举措必须得到工程施工企业以及工程相关主体的密切重视,在根源上消除工程施工事故。
        2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制不健全
        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很多建筑工程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这一问题对施工质量、效率、安全均会带来严重威胁。表现在具体实践中,部分建筑工程承建单位存在盲目节省开支的行为,如削减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省略管理部门等,由此引发的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缺失往往会滋生出身兼数职的管理人员,建筑工程的有序、有效管理在健全的管理体制缺乏下自然难以顺利开展。
        2.2管理制度存在欠缺
        我国现行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由主管部门领导、建筑业专家学者、经验丰富的工程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制定,但在这类管理制度推广的过程中,很多建筑工程单位未能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管理制度形式化现象较为常见,管理制度仅用于应付上级检查而未落到实处的情况极为普遍。受难以深入、浮于表面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将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2.3现场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重要性极高,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现场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同样较为常见,如工程质量问题、施工安全问题、施工与材料协调问题、冬季施工问题等。部分建筑工程存在工程质量监管形式化问题,监理企业未能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部分监理企业虽然能够基于建筑工程施工问题发出监理通知书,施工单位也能够及时回复,但由于彼此仅停留在文件层面,未能真正落实整改的质量及安全隐患问题仍存在于建筑工程中。
        此外,建筑材料质量把关不到位、材料管理各环节脱节、施工方案缺失或盲目套用、无序施工等同样属于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常见问题。“重技术、轻管理”的思想广泛存在于我国的很多建筑企业中,这种思想影响下的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往往过度关注经济效益,仅基于硬性指标的下达开展管理,现场管理对施工安全、进度、质量带来的影响被忽视。受落后的管理思想影响,很多建筑工程在现场管理方面存在机构设置不专业、资金投入不足、人员素质及技术水平不高、部门及人员数量过少等问题,这类问题也需要设法解决。


        3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3.1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在施工组织设计上要做到合理性,明确施工与进度计划,加强施工人员管理,避免发生追求进度忽视质量的现象。施工现场要将技术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加大对各施工环节的监督力度,保证施工符合相应规范与标准,避免因质量缺陷引起返工,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益。要成立专门的管理组织,项目经理和监理人员、质检人员、施工人员等一起参与施工质量管理中,形成多层级的管理模式,让所有施工流程质量得到有力监督。此外,要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绩效考核中纳入质量管理内容,与奖金直接挂钩,增强参建人员质量意识,提升施工规范化水平。
        3.2加强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工作
        第一,施工企业应该在建筑材料采购、进场等方面加强管理,采购结束后所有材料需要严格试验,防止出现偷工减料、以劣充好的现象。第二,建筑材料在采购后应该妥善保管,在库房中存放,定期检查与记录,保证建筑材料质量不受到影响。第三,材料采购员应该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了解所有建筑材料的性能,具备较强的建筑材料质量鉴别能力。要将材料试验与检验程序落实,防止低劣材料进场。由于机器设备出错率较高,远远超出人工操作失误的概率,因此在机械设备进场以后,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操作,对各项参数进行有效调控,维持其正常作业状态。
        3.3?全面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第一,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同时转变以往传统且单一的管理方法,增强责任意识,在管理工作中创新管理模式,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管理一线施工人员,提升其施工素质与能力,进而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第二,需要定期对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教育和培训,强化其安全意识和专业能力。另外,还可以引入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吸收其中的精华,然后构建出符合我国建筑工程实际需求的施工管理模式,以此更好地规范施工人员的作业方式,进而实现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目标。
        3.4强化各方协调工作
        当前,分包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即将不同的项目分包给不同的施工单位来进行施工,在这一背景下,要想保障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就需要合理衔接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将不同项目单位融合到一起,明确不同单位的权利与工作范围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等。第一,需要构建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结构,在工程项目分包的时候,切不可过度拆解,这样会对协调工作顺利进行造成极大的困难,需要尽可能降低单位与单位之间协调的动机性;第二,应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构建严谨的协调管理程序,切不可过于依赖个人,应发挥出组织的优势,健全施工方案,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结束语: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对于房屋建筑行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只有通过严格科学的质量管理工作才能真正保障住户的安全,减少相应的安全隐患。结合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现状来看,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企业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问题的根本,提高自身管理意识,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处理方法,促进房屋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邢普照.刍议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管理措施[J].中国房地产业,2011,000(003):22-22.
        [2]李品汉.刍议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2,000(007):79-79.
        [3]蒋峥嵘.刍议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管理措施[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000(007):360-360.
        [4]沈天蒙,袁海勤.刍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006(008):3996-3996.
        [5]崔海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性分析及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8):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