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刘兴
[导读] 装配式施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建筑施工技术的工程量大、投资成本高、工期长等缺点,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刘兴
        身份证号:51072219890418****四川省 610200
        摘要:装配式施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建筑施工技术的工程量大、投资成本高、工期长等缺点,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缺乏统一标准,技术不够成熟,如何满足建筑技术的发展需求,优化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工艺水平,需要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技术理论与工程实践不断研究总结。本文根据装配式建筑的工程特点,通过工程实例探讨装配式技术在某建筑项目中的应用问题,主要包括预制构件的制作和运输,装配式结构的吊装及加固连接等内容。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中图分类号:TU1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预制装配式建筑等同于在工厂内预制生产制造建筑的局部或全部构件,运送至施工场地将其拼装为一体的建筑类型。和现浇砼技术相比较,装配式砼技术在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粉尘、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均占据优势,在国内得到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但该类建筑在防水性能上有一定局限性,应积极探究板缝防水施工技术,增强建筑的防水防渗能力。
1、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装配式工程选用的是“集约生产”这一作业形式,构件制造可达到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加工目标,大幅增强了生产效率及施工效果;PC构件的使用可降低建筑垃圾、污水等污染物排放量,具有较高绿色环保性;构件表层平整、光洁性特征明显,可为施工单位取消多道找平抹灰工序,节省施工造价成本而;一体、集成化的结构、装饰可使装配式建筑有效减少施工质量隐患,提升工程整体建设安全性。首先,可合理完善建筑格局。在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于建筑施工工程中,不仅有助于解决原有的建筑结构和预先设计与应用实施不匹配的问题,还能够进一步拓宽建筑材料的使用空间,并借助组合墙体施工方法,使建筑空间、建筑结构得到灵活应用,更好地满足布置建筑格局的需求。其次,有助于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节能与环保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两大功效,该技术通过进一步缩短集成、组装流程,大大减少了建筑材料的实际使用数量和建筑内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尤其是在墙壁、地板等建筑结构中应用新型保温材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本身的安全程度,还能提升建筑材料的实际利用效率。在建筑内外墙上应用绿色环保材料,能够有效节约建筑内外墙材料以及提高墙体颜色的持久性,减少建筑材料对环境的污染。最后,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效率。
2、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特点
        装配式建筑是将工厂制作的成品进行装配的混凝土建筑,其结构形式有钢结构、钢混结构、复合结构、木结构等多种形式,不同的结构形式具有各自的技术特点和优缺点。在目前的装配式建筑项目中,预制混凝土结构占比较大,预制钢结构占比较小,但未来发展空间巨大。装配式建筑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是所有的建筑都能通过PC构件进行装配。装配式建筑在工艺上与传统现浇建筑有本质区别,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缺乏规范的行业标准,技术工艺有待提升,工业化程度较低,工程造价普遍高于传统现浇建筑。随着我国对装配式建筑的重视度不断提高,预制构件生产的产能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国家相关部门对相应的政策、规范标准、示范试点等都进行了具体规划,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未来会愈趋成熟。
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1、双面叠合墙板
        该类墙板是桁架钢筋采用内外预制层、中间空心层连接成为一体的预制墙板。利用专用车辆将其运送到建筑施工场区,在安装工序整体结束后,于中间空心层现场浇筑砼实现一次成型。

该类墙板的内外预制层可以充当模板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现场支模量,并且中间现浇层筑造了连贯性的空间构造,同时,中间现浇层使用的微膨胀砼和预制构件标号一致或高出一个级别,进而规避由于现浇砼硬化收缩时形成裂缝,能取得良好的建筑防水成效,维持了防水与建筑使用寿命的统一性。
        首先,施工单位应根据已签订的工程建设合同要求、约定对“灌浆料”开展配比、搅匀工作。秉持“少量多次”的拌和作业根本原则,在容器内增添适量的水,精准把控约3min的搅拌时间。随后再次加入标准比例的水,在保障灌浆料充分均匀拌合后,需施以静置,待其排气后才可继续执行灌浆任务;其次,在灌浆环节中,施工单位应对具体“灌浆量”科学掌控,预防“外溢”等不良问题出现,确保灌浆基本紧密性。在检验灌浆量是否正确时,可将其比较施工前设定的预期标准,当标准数额被真实用量明显超出时,则可代表灌浆充实性较为优质;最后,在操作灌浆技术过程中,施工单位需注重提前预留灌浆料的部分试料,留存余下灌浆接头,并对这类“试块”落实养护与质量检验工作,确定灌浆技术操作质量。
        3.3、预制板安装
        在安装预制板前,应该做好相应的标注与整理工作,避免因为后期组织不当而造成施工延期问题。施工人员可以根据施工图纸的相关要求,对预制板进行编号,科学布置施工现场。为了减少预制板在吊装过程中的拉应力,可以在吊装过程中使用水泥浆层进行铺设。预制板就位后,在处理接缝时,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求,安放附加钢筋,埋设水电管线,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水平连接中往往会出现开裂、漏水等问题,施工单位可采用键槽方式予以补救,并做好接缝处混凝土的日常养护工作。
        3.4、PC装配式结构与现浇结构的加固连接措施
        (1)PC结构与现浇结构的连接类型包括:预制叠合板现浇结构相连、预制阳台板与现浇结构相连、预制楼梯板与现浇结构相连、预制墙体与结构板结构相连等四种类型,每种类型采用不同的连接加固方式。(2)预制叠合板连接加固首先应在排架上部搁置预制叠合板,分别在预制叠合梁、现浇结构梁板中锚入锚固钢筋,两种结构相连时,需要在预制叠合板吊装前提前支设现浇梁侧模,横放侧模板围檩木方,顶紧后将EVA双面胶带粘贴在内围檩上。阳台板与现浇结构相连加固首先应在排架上部搁置阳台预制板,在现浇结构梁板中锚入锚固钢筋,因阳台预制板内侧为现浇梁,所以将围檩木方横放在现浇梁外侧模板后顶紧,将25×30PE防漏橡胶条置于内围檩上。在楼梯现浇L型挑耳上搁置预制楼底板,通过预留孔洞连接预制楼板与现浇预埋的C级M16螺栓。此外,凸窗连接加固是通过预埋螺栓与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围檩系统相连的,由于现浇梁在凸窗预制装配板内侧,所以要在预制凸窗80mm深的位置与现浇梁下部的内模板相接,并用木方将模板下部顶紧,同时增加梁下部的立杆。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的现代化、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水平。通过对装配式建筑中PC预制构件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分析,结合实际工程实例,全面阐述了装配式建筑结构中PC预制构件的关键施工技术,以提高预制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1]邹鑫.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20,46(09):188-189.
        [2]王长胜,蓝杰.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7):69-70+73.
        [3]陈云.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7):117-118.
        [4]张成瑞.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7):42-43.
        [5]吕莉.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