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颖
1306021985121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在现代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逐渐扩大,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对建筑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支模技术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施工支护技术,能够实现高层构件的建设与拆除,提高建筑施工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随着人们对高品质家居办公环境的追求的不断提高,具有高大宽阔空间的建筑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这就使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借此,本文对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以最大化程度的发挥出高支模施工技术对房建土建工程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房建土建;高支模;施工技术;安全控制
引言
当前社会中,高支模施工与其相关的施工技术,己随着房建土建工程的大批开展而日益的得到广泛的运用。它因其较强的承载力与适应性,有效的改善了当前房建土建工程中存在的一些施工难题。但是,其自身也凸显出了一些实际问题,使之本身在施工过程中作用并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因此,为了保证高支模施工在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顺利开展和其质量,就必须要严格按照高支模施工技术本身的要求来进行实际建筑施工,这样也可以保障高支模施工的实际效果达到建筑施工既定的规定和要求。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是一种运用在相对高度施工过程中,对相关建筑模板构件进行搭建与支撑的施工方式。一般还会在支架的周围设置纵向或垂直的剪刀撑桩,每间隔一定的距离还会设置水平支撑。它属于高空施工作业的范畴。其本身水平构件中,混凝土模板的支撑高度要高于8米,施工宽度要达到18米,施工过程中的总载重要大于10kN/m3,立柱、墙体等实际施工中的竖向构件,其每个独立支撑模的高度也要大于6米。此外,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属于辅助性质的过程施工技术。通过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房建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和顺利进行。并能够实现工程的美观性和个性化。由于高支模施工技术工程中的各个模板相互间是独立设置的,并且高度较大,在实际施工中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要保证其施工与质量,就要全面的掌握好每一个施工环节。特别是关于模板的设计与安装等关键性的工序。还要加强对其施工过程管理,确保各施工环节的有序,安全的衔接。才可以大大的降低其实际施工难度。
2高支模施工技术
2.1过程概况
某土建工程总共23层,总建筑高度75.6m,总建筑面积为26544 m,架梁的最大跨度为7.8m,首层商铺的高度为5.9m,架梁的最大跨度为7.8m,梁的截面为620mm×1200mm,次梁的截面为250mm×780mm,230mm×780mm,支撑系统采用多功能门式脚手架,本文以该建筑的首层为例,对该工程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2.2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1)模板体系。对于该工程中所使用的模板,是一种有那个17mm 的厚夹板及19mm 的松木板拼接而成的,梁侧板使用19mm的厚夹板和松木板,侧板、梁底板的规格统一为65mm×45mm,柱侧板为柱高减去最大梁高,由此可知,该工程柱侧板的高度为4.9m。同时,在进行柱侧板的拼装工序时,板与板之间应预留出宽度为45cm的错缝,切不可完全对齐,且各柱箍间距也要小于35cm,柱箍使用的木方的规格为75mm×75mm,各柱箍间的距离控制在45cm左右。
(2)楼面支顶安装。安装工程模板体系,在安装楼面支顶之前,需要做好梁与轴线的放线操作,一次来确定楼面的水平标高,然后再沿着纵梁的放线安装门式脚手架,此时需要先调平校直,之后再进行第一层门式脚手架的安装。同时,在安装门式架时,需要先将脚手架两侧锁紧,然后两侧同时
安装。此时,还要确保门式脚手架上下层门式脚手架的立柱处于同一垂直中心线上,并且保证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都能够稳定,最后再将脚手架安装整齐。
(3)混凝土浇筑。该工程采用商品砼进行混凝土浇筑,并用砼罐车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振捣则采用磁泵、汽车泵运送到楼面。本工程振捣的具体顺序为:从梁中点开始,逐渐向两端平行推进,但此过程中须确保俭的均匀堆放,高度也要低于145mm。
(4)高支模拆除。在进行土建工程施工时,当完成了工程主体部分的施工之后,需要及时拆除高支模,高支模拆除技术与高支模安装技术一样,均较为复杂繁琐。
对于拆除下来的支架,需要进行妥善的保管,后期施工中还需要使用高支模时,重新进行安装。在确定具体的高支模拆除时间之前,需要派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分析,并有效结合实际的过程施工进度和混凝土强度,合理规划正确的拆除时间。一般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工序完成8-9d之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详细的、严格的强度检测,只有当检测出来的强度满足过程强度标准之后再进行高支模的拆除。对于高支模实际拆装顺序,需要重视以下内容:在拆除高支模之前,需要先对其进行仔细的清理,特别是一些杂物与脚手架上的施工工具,必须在拆除之前全部清理干净,并在相关位置安置预警牌,用以警示周边人群注意安全远离施工现场。
3提高高支模施工质量要点分析
高支模是高层建筑的重要高层支撑体系,高支模的应用降低了高层建筑施工的难度,保证了高层建筑顺利进行。高支模支撑体系的质量关系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关系着整体高层的进度和质量,所以提高高支模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来说非常重要,下面将从材料、施工等方面浅析提高高支模施工质量的对策。首先,高支模的建筑材料至关重要,作为一个支撑体系,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其承载能力,所以要保证模板、支架等质量符合要求,尽量选择优质的工程构件。其次,高支模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和操作非常重要,必须按照严格的操作管理规范进行,及时对完成施工的部分进行检查。例如,对支架的间距、支架的垂直度、支架纵横拉结的高度等进行实际测量和记录。再次,施工管理方面,施工管理包括施工前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和施工后验收管理,一切的管理都需要严格遵循法规进行,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确保高支模的安装、验收、拆除以及再搭建等符合操作规范,减少因操作失误出现的安全事故。
4土建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为了更大程度上提升土建工程项目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手段的应用价值和施工质量效果,必须要针对其中存在的各类影响因素和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切实提升最终的安装施工效果。相应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点。
4.1全面做好准备工作
对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来说,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无疑是极为关键的,这种准备工作除了涉及到了相应的施工设计以及施工方案的制定之外,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同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高支模施工技术对于安装的精确度要求比较高,所以在安装前必须要重点针对安装尺寸参数指标进行严格控制和审查,确保相应的尺寸能够符合于施工设计的基本要求,在此过程中,可以采用各类先进的勘察测量技术手段进行处理,提升其定位的精确性。
4.2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
对于高支模施工技术手段的具体应用,还需要从施工安装人员人手进行重点把关,切实提升安装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和水平也是比较重要的,这种安装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主要就是通过培训和指导来进行,比如对于各类规范以及标准就需要向安装施工人员进行详细阐述,促使其能够较好的熟悉了解相关规范,避免出现违规问题;此外,对于具体的安装施工实践操作来说,还需要重点从施工现场操作的指导人手进行优化,保障安装施工人员均具备着理想的实操能力。
4.3加强施工的监督监察
为了提升土建工程中高支模安装以及后续拆除的可靠性效果,还需要重点从监督监察管理人手进行优化,安排较为充分的监督管理人员针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操作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保障各项操作落实的准确性;而对于最终的验收环节来说,更是需要加强监督检查管理力度,保障其验收的可靠性和标准化,避免出现验收不合理或者是验收漏洞,确保高支模能够得到较为标准化的安装和拆除。
5结论
综上所述,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高支模施工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施工工期有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提高施工现场的监控和管理力度,使用合理的措施来保证高支模施工顺利开展,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步锦.房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与预算,2021(04):47-49.
[2]陆柳卉.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21,11(04):165-166.
[3]杨鹏.有关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探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4):124-125.
[4]朱国新.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21,7(0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