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昊
身份证号:52011419870126****
摘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简称PC)是一种建筑结构形式,通过预制混凝土将建筑主体结构或者部分结构组装完整。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明显缩短工期、提高工程效率,同时起到保证工程质量的作用。尤其近几年的技术创新带动了该行业的发展,得到了建筑施工人员的认可,同时促进了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运用的优势
1.1契合绿色、环保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
装配式混凝土无论在选材和组装上都具有很强的优势。首先,在建材选用上,装配式混凝土秉承着绿色环保的理念,施工过程中结合施工技术选取更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了大气环境污染,极力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其次,装配式混凝土根据建筑类型的不同适当的选取建筑组装件,并保证每一个组装件都是合乎国家行业标准,保质保量地进行集成组装,确保建筑成品的合理性和建筑品质。
1.2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
传统的浇筑施工一般在混凝土使用中往往因为混凝土预制而耽误工期,不但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又增加了工人工时的经济成本,而装配式混凝土就解决了这一问题。装配式混凝土往往需要在使用前提前向制造商预定,而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用量进行合理预估,避免造成用量浪费。预制构件会由供应商集中生产,能保证预制件的质量,而且在施工过程中结合施工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工艺复杂的建筑环节。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缩短了工期,大大减低了建筑成本。
1.3控制工程造价,降低工程成本
装配式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中,预制件的组装尤为重要,预制件都是由供应商统一制备,统一运输到施工现场,其要求供应商在生产工程中严格按照建筑标准执行,生产出保质保量的预制件,这样在施工现场由技术人员组织并指导操作人员组装,降低了操作过程中的难度,工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能掌握组装的核心技术,可以更快捷完成组装任务,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时间又降低了建筑成本。
2混凝土装配住宅的施工技术及质量的管理方针
2.1加工材料
在没有应用BIM的技术时,混凝土的构件相对比较单一,不能够灵活的使用在不同的建筑工程中,因为如何制作精准的模具成为了突破这一问题的重点。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应用及不同技术的相互辅助,这一问题已经不再是难点了,因为通过对BIM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计算机对模具开展精细的加工,以使各个构件都能达到不同工程的细节性要求。同时BIM技术的应用也使得预制混凝土被建筑工程备受推崇,涉及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建筑工程的要求方面虽然整体浇筑混凝土外观效果好,但其过于单一、性价比低以及具有一定的不可塑性,所以显得相对劣势。但预制混凝土的建筑方法可以通过设计图纸利用BIM对需要的组件进行精细的加工,这样就解决了整体浇筑混凝土的劣势问题,同时还提高了建筑风格的整体效果。装配式混凝土在连构件上是具有极强规格性的,这点通过BIM技术得以逐渐解决并成为建筑工程首选的原因之一。
2.2装配运输
为了简化工程设计的项目中的重型设备的使用,尽量避免用到类似灌溉泵车等大型设备,可以应用预制混凝土组件的方法,这样就可以按照预先的设计展开分步的亦或是所有的环节的作业。这种方法的好处还在于可以通过减低连接组件的空余时间,避免重型大型设备的运作时间开展三维立体的作业程序,从而使现场的工作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同时符合了城市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对建筑垃圾的产生降到了最低,既降低了施工成本,又是工程项目的建筑质量得以提升。可以对建筑剩余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实现了对建筑资源的充分利用及保护,更贴合当下的建筑环保的政策。
2.3施工作业
预制板的相关组件非常容易组装,类似于卯榫连接,能够稳定的将混凝土坚牢的对接起来,其本身所具有的良好的延展性及优质的稳定性足够建筑项目的任何施工进行随意的使用都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以桥梁的建设作为例证进行详尽的说明,为了可以使桥梁的延展性得以保持并具有达标的承重能力需要将整体预制的混凝土进行结构性组装,同时对衔接的地方进行有效的处理,令其可以达到预期的设定要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相比于其他方案而言,使用混凝土预制板可以有效的使施工难度降到最低,因为整体组装的过程中仅需要使用到起重机这种大型设备,其他的部分通过人工的组装即刻快速完成,不需要考虑过多的因素。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虽然具有高效简便的优势,但从施工的全面性而言,浇灌式的混凝土则更具优越性,不过这种整体性的优势也逐渐被弱化,因为就衔接构件的精密性而言已经不断改进趋于完美了。不过浇灌式混凝土的施工方法依然具有其特有的优势,可以说其在建筑构件的维护方面具有良好的把控性,在工程质量方面则尤为显著,可以在对建筑的使用之处便可直观察觉到其工程质量的好与坏,而在后期的检测维护中具有灵活的可更换性,这样便可以有效的把控维护建筑的成本,令其发生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
2.4验收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的验收有两个指标,分别是强度指标和楼体的质量。作为工程把关的关键一步,验收的项目是否合格就显得尤为关键了。对于楼身的强度进行检测需要结合当地的地质地貌及水文海拔等地理条件,从而确定施工时用的材料是否符合建筑项目的设计标准。预制式本身在进行项目验收时一定要考虑到质量问题,这是同浇灌式的区别之一,也是关键的一点。因为要检测预制混凝土的构件的质量及衔接处的达标程度,这将是判断建筑工程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
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前景
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在时代发展的脚步中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比如物料资源浪费、工期时间缓慢造成建筑成本增加,施工过程中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等等。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物质文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的建筑施工技术也要与时俱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紧跟时代潮流,在吸纳传统施工技术优点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改进,必将大势所趋。因为它在各个方面都逐步体现出优势。首先它在物资利用上避免了浪费,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约了建筑成本。其次他本着环保的理念将污染降到最小程度,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发展理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建筑质量,现代人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居住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保证工程质量才是对业主及开发商最大的回报。因此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成为建筑行业新的发展趋势,符合现代工业化建筑模式的市场需要。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建筑的质量,实现建筑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高建筑平面的稳定性,建筑施工程序的规范性,响应了国家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的号召。因此,企业应深入探索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应用,提升技能水平,减少企业建筑投资成本,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茂政.装配式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管控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34):122.
[2]张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运用[J].现代物业,2019,18(9):232.
[3]谷艾萱.装配式建筑强制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3):42-43.
[4]张作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68(17):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