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坚勇 冯琳2
1身份证号码33068219791005**** 2身份证号码33068219880402****
摘要:为了进一步保持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实施施工管理是必然选择。基于此,以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为例,分析了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并从工程设计、施工安全、施工质量、雨季施工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旨在维护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施工管理的升级。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问题;质量管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城市生活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从城市交通来看,为了给城市居民创造更好的出行条件,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量有所增加。为了进一步保持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实施施工管理是必然选择。在实践中,需要针对市政道路建设中常见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在这些解决方案的基础上优化建设管理策略,以提高市政道路建设的效率。
1项目概述
X = 2952002.8,y = 363479.1。其中,沥青路全长约156米,宽8米,面积1248平方米。具体构造如下。素 土夯实,20cm厚1: 3: 6混凝土,20cm厚C15混凝土垫层,1cm厚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4cm厚普通中粒沥青混凝土,5cm厚改性沥青混凝土(SAC-25)面层。植草砖采用C20混凝土网植草砖,厚度15cm,面积1678m2。具体构造如下。路基碾压,8厘米厚3: 7灰土,3厘米厚中粗砂摊铺整平,15厘米厚C20混凝土网种植砖,4厘米厚表土填筑。道路等级为三级,设计时速30公里。出于对施工质量的考虑,本次道路施工引入了施工管理。
2市政道路建设常见问题分析
2.1工程设计问题
方案设计在市政道路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方案设计存在不合理的内容,会直接导致后续施工出现质量下降、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市政道路建设效率的维护。一般来说,工程设计问题的原因是方案设计没有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市政道路建设的实际需求进行,导致方案内容与实际情况偏差,整体可操作性降低。同时,如果在实际施工前不进行施工方案的 可行性分析和技术探讨,施工中设计变更的概率会增加,市政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得不到保证。
2.2施工安全问题
市政道路建设的风险因素很多。同时,由于施工人员普遍更注重施工进度和成本控制,忽视了安全问题,提高了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难度。同时,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参差不齐,导致施工安全问题频发,如进入施工现场或参与施工时未佩戴专业的安全防护装备;忽略安全警告标志;施工作业没有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施工指南进行。此外,未能定期实施施工安全教育也是当前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导致道路施工整体安全水平下降。
2.3施工质量问题
质量问题也是目前市政道路建设中常见的问题。如未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验、未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内容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等问题。,都会导致市政道路建设整体质量的下降。同时,施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以本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为例,由于人为因素、气候因素和温度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裂缝、冻胀和冻胀。其中,相关人员如果按照技术标准实施碾压作业,容易导致沥青路面平整度下降,市政道路整体施工质量下降 。
2.4雨季施工问题
如果市政道路建设出现降雨,或者市政道路建设在雨季开始,会进一步增强市政道路建设及其管理的难度,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建筑材料与雨水混合,直接导致施工质量下降;降雨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路基的干燥时间,促进整个市政道路施工的工期,不利于质量保证;为了减少降雨对市政道路施工的影响,需要在路面上撒石灰粉来吸水,提高道路路基的强度,但会增加工程的 成本[2]。一般来说,雨季市政道路建设存在较多问题,需要重点解决。
3市政道路建设优化策略
3.1对工程设计问题的响应
在本项目设计阶段,为避免设计方案不合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进行初步调查,收集建设区域的经济发展、人口、土地面积、交通需求、未来需求等信息,结合地质测绘获得的区域水文地质现实条件进行市政道路建设方案设计。在此过程中,重点确定道路等级、道路宽 度和厚度、设计速度等参数,合理规划市政道路建设的总体工作。同时,在设计阶段,设计师、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组织分析和讨论市政道路建设方案的内容,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处理策略,提高建设方案的可操作性。
3.2对施工安全问题的响应
在本工程施工阶段,重点开展施工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维护市政道路施工现场的安全水平,建设文明施工安全现场。从人事管理的角度,提前检查施工人员的 资质,确保施工人员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敬业精神;定期开展安全施工教育,加强施工人员对安全的重视。从现场管理的角度,结合实际情况形成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施工规范和技术规范,规范市政道路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和技术操作行为;建立并实施奖罚制度,细化安全施工和管理责任,督促施工人员积极配合现场安全管理。此外,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促进施工安全管理的升级,维护市政道路 建设的安全水平。
3.3对施工质量问题的响应
在本工程的施工阶段,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
首先是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形成各工序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施工技术标准和质量验收标准及配套奖罚制度,确保质量管理工作“有据可依”,避免质量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其次是人事。引入责任制,细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责 任。同时,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出现质量问题时,认真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加强对质量管理和保证的重视。
第三是技术方面。以本工程沥青路段道路施工为例,摊铺机后立即碾压初压,初压区长度保持较短(150 ~ 20cm);摊铺后立即(高温碾压),使用静态两轮压路机(2次),控制初压温度在130 ~ 140℃;压实层的最大厚度应控制在100毫米以下,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压实层的厚度应控制在1200毫米以下。在初始压力后,再压 缩应以大约40m的间距进行。用振动压路机碾压3 ~ 4遍后,用轮胎压力路进行4 ~ 6遍碾压作业,以增加沥青路面的密实度;最后的压实接缝在再压缩后展开,用双轮钢鼓压路机封闭振动完成碾压,以消除沥青路面上的碾压痕迹(最终温度控制在不低于80℃) [3]。
第四是物质方面。建筑材料在进场期间和实际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建筑材料质量合格。严禁使用不符合设计和市政道路施工要求的材料,以保持道路整体施工质量。
3.4雨季施工问题
在本工程施工中,由于需要尽快投入使用,雨季过后无法进行施工。为了避免雨季施工带来的各种问题,主要 实施以下策略。一、施工准备阶段形成雨季施工方案,对施工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防雨防潮处理,检查供电线路安全。其次,在施工阶段,路基严格按2% ~ 4%的横坡进行平整碾压,并提前挖好排水沟;料场周围采用土方开挖形成防水围堰,主要是在材料投入实际使用前进行含水量分析。三、提前确定降雨时间,避免降雨时沥青摊铺碾压。
4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保持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实施施工管理是必然的选择。在实践中,需要针对市政道路建设中常见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包括工程设计、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和雨季施工应对策略,并根据这些问题优化施工管理策略,从而提高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施工管理的升级。
参考文献:
[1]荣学民.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对策探析构建[J].居业,2020,(10):155-156.
[2]唐贵伟.市政道路改造建设项目的思考———以成都市IT大道市政改造为例[J].智能城市,2020,6(18):42-43.
[3]崔雯.市政道路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以舟曲县大川镇龙江小区为例[J].甘肃科技,2020,36(15):30-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