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洋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100054
摘要:BIM技术是建筑行业新型概念,从被提出到不断发展,为建筑工程项目高层和相关人员沟通、信息分享的运用管理有了更高需求。对于我国建筑工程行业而言也是一个变化过程,工程造价模式由最初的手绘图纸计算及经验累积演变为利用电脑作为工具,以多种模式进行估算,这一过程经历了几十年发展,并且造价管理模式逐渐完善,不过在整个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仍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差异,最重要因素就是造价管理信息化程度和水平不足,严重限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效果及准确性的提升,在一定程度影响我国建筑业发展,BIM技术应用为建筑工程造价带来新活力。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就目前建筑工程项目来看,其涉及决策、预算、设计、施工等多个环节,加之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较长的特点,都直接加大了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使得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今建筑工程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在这样的前提下,将现代化的 BIM 技术应用到其造价管理中,将会有效提升其管理效果,实现工程效益的显著提升。因此,在具体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加强 BIM 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使其技术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行业的造价管理水平,在提升建筑工程行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促进行业的良好发展。
1 BIM的基本概念
一般来说,可以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看作是某种模型,但它又不是普通的模型,而是一个相对完善的模型系统,其最初诞生于美国,该模型在建筑工程造价工作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和优势。通过引入BIM技术,可对建筑工程的所有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和深入分析,打造出一个完整的数字化建筑模型,借助该模型可对建筑工程各个工作环节所涉及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入解读,使传统的平面图纸转变为立体化的三维图纸,从而能更加清晰、直观地表达建筑的相关内容。和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技术相比,BIM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在技术水平上实现了质的突破。在工程项目开展的各个时期,借助BIM技术可为相关人员提供更加精准、全面的信息,从而降低工程建设成本,为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奠定牢固的技术基础。在数据信息的提取上,BIM技术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突破,不仅如此,其还能在工程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有效发挥作用,包括工程设计、施工、竣工等环节。BIM技术为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不同的思路,实现了对管理模式的更新和改进,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2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BIM 技术实际上就是结合建筑工程项目各方面的参数信息所构建的一种基础模型,其不仅具备传统技术的基本功能,而且还拥有信息集成优势,能在短时间内将管理、施工等方方面面的信息纳入这一模型中,并完成检测与分析工作。通常,建筑工程的主要环节可分为投资决策、项目设计、施工等,且每一个环节都涉及诸多的数据信息,而以往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往往无法实现对这些信息的全面收集,也很难快速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准确的辨识。但将 BIM 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后,则能达到全过程精细化管控的目标,从而在优化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增进和其他先进技术的配合,达到全方位监控造价的基本目标,把工程项目中呈现出的各种情况都直观而明确地显露出来,为相关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真实而准确的参考依据。通过 BIM 技术,不管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反应,从而实现工程效率及质量的最大化提升。由此可见,将 BIM技术引入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中是极为重要且必要的。
3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3.1 BIM技术在工程决策阶段的应用
把BIM技术引入到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可帮助业主合理选择施工方案,从而实现对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有效控制。从方案的选择上来看,在项目建设初期需要设计出各种不同投资方式下的方案,利用BIM技术可实现对这些方案的全面对比,进而从中选择出最具合理性与可行性的方案,帮助建筑企业降低成本的损失。不仅如此,通过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还可对建筑实体进行直观而全面地审视,并预测周边环境可能对项目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提前制定相关应对措施,避免在后续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3.2 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使用 BIM 技术,对投资决策阶段已经形成的 BIM 模型进行完善和修改,获得更加详细的工程量,设计概算也更加精确。同时,建设方与设计方利用 BIM 技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信息模型展开研讨、修改、调整和优化,提供更加精准的造价数据,从而更加有效的控制造价。还可以利用BIM 软件对设计图纸中可能遇到的碰撞问题进行检查,提前发现原设计图中存在的不足和错误,为施工图预算作铺垫。
3.3 工程项目施工方面的应用
将 BIM 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优势是能借助 5D 模型的构建及时了解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储备情况及消耗情况,从而实现对工程成本的全过程、全方位控制,不同的专业工程可参照 5D 模型的数量,第一时间将材料采购计划中的相关数量要求及具体时间限制提供给材料购置人员。同时,还可站在时间维度上对工程项目的具体工期和进度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并把质量与安全的相关整改内容也添加到对应的 5D 模型中,让整改前及整改后的内容都清晰、全面地通过 5D 模型呈现出来,最终实现管理科学化、高效化、明晰化的目标。在建筑工程项目具体实施的时候,结算环节的相关工作是较为复杂且麻烦的,因为工程款的最终结算往往需要由多个不同的部门及工作人员进行确认,这一过程中数据信息的传递通常无法第一时间实现共享,这就给结算支付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而将 BIM 技术引入建筑 5D 模型的构建中,通过增加造价及进度这两大维度,可让整个结算过程更为科学化、合理化和高效化,一旦遇到工程变更或索赔等情况,BIM技术将对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模拟,并合理准确地计算出工程结算的最终费用,确保结算的双方都能得到彼此认可的结果。
3.4 BIM 技术在竣工阶段的具体应用
在工程竣工之前,需要对整体的工程造价进行全面核算,但是因为核算的内容非常多,且涉及的造价也十分复杂。所以,在具体的竣工核算中,可通过 BIM 技术来进行核算,这样不仅可以保障核算质量,也可以节约核算时间。在本次工程的第二标段竣工结算中,核算工作人员按照 BIM 平台上所汇总的工程数据以及相关款项来进行各项造价的记录和分析,并借助于 BIM 技术对本次工程中的各个环节费用做了深入核算,进而为后续的账目核对提供足够便利。
结束语
BIM 技术作为当今建筑领域重要的一项先进技术,其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有着传统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其具体应用内容主要包括数据信息的共享、工程量的计算以及造价精细化管理等,且贯穿于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建设的整个过程。
参考文献
[1] 徐阳洋.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1(1):21-22.
[2] 张文昌,白青松.基于BIM技术下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7).
[3] 贾廷琴 .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20(1):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