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美美
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达德小学
低年级写话是习作的启蒙阶段,但是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由于识字量和阅读量的匮乏,写话质量让人担忧。倘若能够将画面精美、语言诙谐、形象生动的绘本,作为学生写话训练的载体,将绘本阅读引进写话之中,引导儿童通过对绘本的学习,产生共鸣或迁移,激发表达的欲望,学会灵活多变的构思,积累诗一般的语言,享受分享思考的快乐,最终提升写话能力。
一、 从“图”转“言”
图画是绘本的灵魂与生命,它具有鲜明的视觉形象,典型的象征形态,其形象性和整体性更符合儿童的阅读和认知模式。我们可以在阅读时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引导他们发现图画的内涵和功用。在具体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儿童仔细观察图画,把画面的细节转换为语言表达,以破解图画密码,建立儿童的语感。如教学绘本《逃家小兔》时,师在一开始的绘本阅读中就注重对图画的解读。如抓住兔妈妈钓小兔子这一幅图让孩子观察是怎么捉小兔子的,孩子们自然能马上发现是用了一个红萝卜来钓的。这一发现让孩子觉得很新奇有趣,同样也让孩子体会到了这是一位了解孩子的妈妈。又如在讲到小兔子变成小花时,让孩子们来找找小兔在哪里,这里既让孩子学会了观察细节,同时也让孩子体会到妈妈是任何来照顾小兔子的。然后出示一幅没有带文字的图画,让学生观察并通过猜测、想象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充分感知故事的发展进程,并尝试做说一说,然后再写一写。这样我们引导学生将自己对图画直观上的理解,提升到具体语言表述上的理解,从逮意到表述,为图画插上语文的翅膀,以使绘本阅读体现出清晰的学科意识。
二、从“文”转“言”
训练低年级学生写话,最好的方法就是模仿。绘本中很多语言是重复的,充分运用重复语言,在富有趣味的师生共读、共演中让学生学会表述。如教学《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一绘本时,当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绘本中第三幅图时,师问:小兔子在干什么?谁来读一读它的话?老师又问同学们:请你们学着它的样子,也来做一做,说一说,表达一下你的爱。看看谁的手臂张开得不能再开了!看到同学们的表现,教师说你们的爱可真多,比小兔子的爱还要多呢,那大兔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就这样每一幅插图在师的讲述的过程中,多次让学生猜测下面的故事情节,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猜是儿童拿手好戏,他们简直就是奇思妙想的天才,在猜的过程中,极大满足了学生爱幻想的心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语言表现能力。这样在阅读时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引导他们发现图画的内涵和功用。
因此教完本课后,即进行《逃家小兔》绘本的拓展阅读,当学生阅读后,读懂了故事讲了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后,让学生回顾用小兔的语言说话:如果你变成 ,我就变成 。然后写一写当你生病的时候,妈妈 ;当你作业不会做的时候,爸爸 ;当你口渴的时候,妈妈 ;当你很热的时候,爸爸 ;当你受委屈的时候,妈妈 。这样让学生把这节课感知到的情感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更深切地体会到平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对自己的那份浓浓的爱。
三、 从“虚”到“言”
所谓“虚”,这里指的是绘本故事中的“留白”。与文学作品一样,图画书中的文字和图片往往都有留白,这些留白为学生提供了阅读和写作的好机会。如教学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时,故事中,当约瑟穿着他的外套,他的朋友会对他说什么?当约瑟穿着奇妙 的背心时,他的同学和教师会说些什么?当他的外套背心老旧时,他的朋友又是什么样的表情、动作、又地说些什么?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仔细观察图画后,让学生猜一猜,演一演。我让孩子直接面对画面,借由图画培养孩子们的视觉思考能力,养成精确观看,并由观察分析构建自己的思考。读图画书,要看文字,更要读懂那些画面中蕴含的细节,如人物的表情动作,心情,亲人安慰约瑟所做的一切。我给了孩子充分的思考和想象空间,让孩子在细细的观察图画后,进行补白。这样,引导孩子对留白进行想象,给予补充或扩展,即是进行了说话和写话方面的练习。生动的图画间,那些有意识的留白,就好像给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羽翼,启发孩子尽情地想象,为这些言简意骇之处进行补白,使之更加丰满。这样有了绘本内容的铺垫和预设,就能激发学生大胆奔放的想象力、表达力和书写能力。
绘本写话是儿童写话成长的加油站,它可以唤醒儿童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创造力,激活读写创意点,激发读写创意点,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写话能力,改变写话状态,让儿童愿意写话,乐于写话,使写话之花在儿童的笔端开放。
总之,不管是从“图”转“言”、从“文”转“言”、 从“虚”到“言”,在读图立意,表达立言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一直是活跃的、积极的,一直是处于主动的建构中的。给孩子一个机会,便是可以生成许多精彩,甚至教师想“教”的知识,也会自然生成出来。如果说,理解绘本故事内容和含义就是把米煮成饭,那么,利用绘本培养学生的表达边,努力达到语文教师课程意识的高级层次就是把米酿成酒。变米为酒,意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