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性探析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四月10期   作者:李俊
[导读]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业的发展也在加快。
        李俊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省阜阳市    236037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业的发展也在加快。在大学期间,学生们系统地进行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就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们可以在自我规划中树立择业观与未来职业方向,高校通过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教育指导使之更加正确、合理科学,进而对大学生就业的现实状况产生促进作用。但是高校在面向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中尚存不足,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进而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加全面对大学生产生有益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重要性
        引言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各级高校在近年来不断实施扩招活动,使得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现状问题,给大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很多学校将职业生涯的规划融入进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之中。本文主要分析职业生涯规划体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研究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实施策略,以期为高校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1职业生涯规划体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1.1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正确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通过规划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节约精力和时间,提高事业获得成功的概率。古语云:凡是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没有规划的人生注定要失败,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你把握现在,洞察未来。对刚刚入学的新生而言,他们的职业规划处于空白阶段,有的只是对大学生活的好奇和对未来的憧憬,在职业规划方面还是非常困惑和迷茫。所以需要班主任、辅导员以及专业老师在新生入学时就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他们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指数,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强项正确地评估自己,制定合理的生涯规划,为今后的就业提前策划。
        1.2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
        职业规划是一个进步的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通过系统的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大学生将更全面的分析自己的专业意向,职业能力,使学生更清楚回答“我是谁”,“什么是我最喜欢的”,“我能做什么”、“我有什么职业权利”、“我已经做好了应对挫折的准备”等,这样,职业生涯规划就成为提高大学生就业求职主体意识的手段,帮助学生从被动的等待、被动的接受转变为积极的参与、积极的规划、这样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大学生自身的抗挫折意识、抗挫折能力就会增强,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较强的主体意识,大学生的就业之路就会更加顺畅。
        1.3提高学生对就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随着大学教育的改革进程加快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在课程选择等学习活动中获得了更高程度的自由,特别是自主选修课程。然而在学分制和成绩的影响下,许多学生选择的课程多是相对简单且学分比较容易获得的课程,还有统一部分学生在选课时没有主见,感到迷茫。而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自己的需求,在就业的引导下有意识地选择课程,提高学生对课程学学习认真度的同时增强就业积极性。


        2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实施策略研究
        2.1建立职业评价体系,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定位
        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需要结合专业能力测试进行。通过各种测试,大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性格、职业兴趣、潜力等有更全面、全面的了解。高校还应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心理测试、模拟面试和情景测试,充分测试大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从而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提供更全面、科学的规划。同时,还可以给学生提出相关的专业问题进行解答,从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职业发展趋势出发,给出一定的职业规划参考意见,实现了科学指导,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分析自身情况与职业发展的融和程度。职业生涯规划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未来职业生涯中各个岗位的具体情况,预测该时期可能的表现、职业发展趋势等,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准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指导他们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并做好入职前的相应准备工作。
        2.2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扎实推进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很多高校没有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一般兼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不统一,队伍不稳定,因此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就业指导教师的建设。(1)完善管理机制,实现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专业化。高校应制定教师培训方案,合理配置队伍结构,努力打造中高级、初级职称、专任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补充的老、中、青年教师组合。影响就业指导课程对提高就业率的作用,明确就业指导教师的地位,职称评定与其他学科同等对待,稳定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从而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健康发展。(2)提高职业辅导员的专业水平,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就业辅导员应掌握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高校要有计划地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鼓励相关人员积极参加专业研讨会,通过经验交流拓宽工作思路。此外,应鼓励教师积极获取各类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资格证书,以提高整体的专业水平。
        2.3加强师资力量,提升职业规划教育水平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集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可以提供大学生以专业化、精准化的就业指导服务。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所以高校应该加强师资力量,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通过学业深造、工作培训、参观访问等方式,确保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与时俱进,客观分析目前就业情况,引导大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发展目标。
        结语
        大学生已经成为社会的新鲜,在所有的学院和大学扩招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数量正在增长,,并间接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在确保高校学生完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因此,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指导工作不能脱离时代的特点和社会需求,积极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教育,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让他们掌握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学习,甚至未来的就业发展。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要清楚地考虑自己将面临的就业市场竞争环境,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同时学校也要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在满足自身发展条件的前提下,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
        参考文献
        [1]何小龙.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性探讨[J].知识经济,2020(03):171-172.
        [2]任娟娜.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的运用[J].高教学刊,2019(07):184-186.
        [3]王彩霞.人职匹配理念下的大学生职业指导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