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中的实践分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四月10期   作者:赵新新
[导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混合式教学法成为当下热门教学模式。

        赵新新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271100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混合式教学法成为当下热门教学模式。对于基础护理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可以借助优慕课在线教育平台,同时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设计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环境、完善教学内容、整合课程单元,最后进行评价考核。本文对混合式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课程应用的意义、教学设计等进行分析,探究混合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现作一综述,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法;基础护理技术;课程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行各业逐渐利用信息化以及数字化开展相关工作。在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也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并且在线课堂、VR教学等都运用不断成熟。利用信息技术可促使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倡导个性化学习、个体化学习。混合教学模式主要包括线上与线下两部分,无论是何种学习方式,其主要目的都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本文针对混合式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作综述研究,探究其应用价值。
1.基础护理技术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医学类院校开展《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依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多媒体与网络教学为辅。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中心,学生被动学习,极大程度上削减学生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同时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只有将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于《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中,才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1.1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高校课堂广泛应用学分制进行学期末考科,因此,导致一些基础课程的理论课程部分课时被削减。《基础护理技术》内容繁杂、知识点多且知识面广,并且对后续护理学课堂起到奠基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知识点细化,从而为学生后续学习减轻负担。虽然该课程课时有限,但是通过混合式教学方法,可以将课上没有讲解的内容通过微课等形式转移至线上,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关内容,还可以利用优慕课平台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测验,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而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1.2混合式教学法可补足学生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差异
        混合式教学模式包括“线上”与“线下”两部分。部分学生对课堂中的重点难点并不能完全掌握,因此,可以通过线上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或课件等方式,强化知识理解。此外,线上教学还可以开展专项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衔接,进而形成知识体系,还可用于对知识的查缺补漏。例如,管饲饮食的配制与使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但是学生对相关注意事项了解不清楚,这时可通过优慕课在线教育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全面掌握相关知识,补齐基础知识与能力上的不足[2]。
1.3混合式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由于课堂教学受时间、场地等限制,在教学模式以及授课形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越来越低。但是线上课程可以设计成多种形式,内容也更加丰富,能够激发学的学习兴趣。通过线上与线下相互结合的形式,可以促进线上课堂对线下课堂的带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基础护理技术》混合式教学的设计
2.1教学目标设计
        依照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理论,可以将《基础护理技术》进行目标划分,采取单元的形式体现知识点,改变传统章节教学的紧固,并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选择线上教学模式或线下教学模式。

布鲁姆将知识学习概括为六个阶段,分别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以及创造,针对不同阶段应设计不同的反馈机制,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判断,比如在线测验、课堂提问等。例如知识点“对排尿活动的评估”,属于记忆维度的知识内容,因此,在教学目标设计时,应使学生反复记忆正常尿液与异常尿液的尿量、次数、性质以及气味等,教学方法可采取线上自主学习模式,并采用线上测验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3]。
2.2信息化教学环境设计
        《护理基础技术》课信息化教学环境主要依托于优慕课在线教育平台,并设置基础信息、单元学习、课程活动、课程资源以及相应拓展知识等专栏,同时每个专栏都拥有丰富的知识内容,包括视频资源、图片资源以及相关文章等。此外,还将课程作业、讨论答疑等设置在课程活动专栏下方。学生通过课程作业,对课堂知识进行回顾,并在讨论答疑区域进行线上交流。
2.3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主要分为线上与线下两部分,并且每一部分又由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环节相互衔接。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录制,并做好整理与剪辑工作,同时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将其传输至优慕课在线教育平台,供学生学习。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还可以将本堂课的学习指南发送给学生,学生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完成线上测验。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存在问题,进而在线下课堂中统一处理。在课堂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解重难点知识,并为学生答疑解惑,利用真实案例进行知识点教学,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课后学生将案例解决方案通过线上提交,教师收到后进行评价反馈[4]。
2.4课程考核方式
        《护理基础技术》课程的期末总成绩应将学生的平时成绩与期末试卷成绩相结合。并且平时成绩的考核应包括线上与线下评分两部分,而每一部分评分又由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环节的评分组成。
2.5混合式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据相关实验表明,选取四个自然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个两个班级采用混合式教学法,另外两个班级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分析两组线上平台学习情况发现,试验组学习时长与学习次数均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成绩,试验组在90至100分数段的学生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平均成绩更高。通过对学生学习满意度进行调查,试验组学生学习满意程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二。总之,在《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中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成绩,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满意程度,并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5]。
        总而言之,混合式教学法作为以优慕课线上教学平台为依托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使用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能够转变《基础护理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的时间、场地等下限制。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进而加强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相互衔接。基于此,可促使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提高教学效率,进而使学生知识掌握更加牢靠,为学生日后利用知识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晓艳,周永顺.“互联网+”背景下JiTT+PI混合教学法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0):97-98.
[2]张瑞花.“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在《妇产科护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5):345-346.
[3]李晶晶,吴超君.“微课+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儿童护理课程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11):138-139.
[4]吴晓琴,冯小君,余巧敏,梁少英.混合式学习在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9(31):130-131.
[5]王娅茹,霍枚玫,文静,郑璇.SPOC混合式教学在高职母婴护理课程的应用[J].科技风,2020(36):58-59.
课题来源:2019 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9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