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璐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幼儿园
摘要:现如今,互联网+不仅在经济领域大放异彩,也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有效结合,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完成教学活动中的所有环节,还能促进教育资源的流动与整合。因而,幼儿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各项技术,为幼儿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本文结合实践经验,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幼儿园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
一、幼儿园教育信息化现状
(一)信息化硬件基础差
目前,我国幼儿教育主要是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来进行的,但在引导幼儿活动的时候,很多教师仍旧遵循老一套的教学理念,主要采用语言手段来引导幼儿。据调查研究,很多幼儿园没有配备电脑、投屏等信息化设备,硬件基础较差。还有一部分幼儿园则是早期配备了一些信息化的硬件设施,但没有注重更新换代,因而设备老旧,不能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二)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足
很多教师认为幼儿的年龄过小,认知水平处于低级阶段,不宜在这个时候在教学中引入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际上,教育信息化能够给幼儿带来更为直观和生动的学习体验,能够将教学活动简单化,如幼儿可以观看微课来学习手工制作。由于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足,幼儿园教师很少去开发信息化的教育资源。
(三)信息化技术缺失
目前,我国幼儿园的规模不断扩大,幼儿教师身上承担的责任愈加重大。部分教师或是由于信息素质较低,或是有意识地忽略了信息化技术,依旧用传统的方式开展日常教学和对幼儿的生活管理等活动,微课等信息化课程的使用率不高。这不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体验,也使得教师的工作更加繁琐,且容易出错。
二、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教育信息化的途径
(一)应用信息技术,创建网络课堂
幼儿具有较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易于接受各种新鲜事物。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融入网络课程,利用微视频等信息资源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网络课堂还能突破时空的界限,幼儿可以在家长的陪伴下学习知识。因而,网络课堂能够推进幼儿园教育信息化,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例如,教师可以开发微课进行教学,提高幼儿的各种知识能力。微课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小片段,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便于幼儿理解。如在微课中,妈妈给将要睡觉的女儿端来一杯热牛奶,女儿乖乖喝下,并甜甜地对妈妈说:“谢谢妈妈,妈妈晚安。”而到了早上,妈妈要帮女儿穿衣服,女儿礼貌地说:“谢谢妈妈,不过我可以自己穿。”看完这个微课视频之后,幼儿能够了解到,在得到他人的帮助时,要礼貌的说“谢谢”,让幼儿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这样,幼儿会尝试将自己学到的内容应用于生活实践,使其讲文明、懂礼貌,还能提高独立自主能力。教师还可以开发一些语言类的微课,将语言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并配上汉字和拼音。如“爸爸的爸爸是爷爷”这句话,教师可以在微课中设计三个人物形象,“我”、爸爸和爷爷,用箭头表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帮助幼儿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还能帮助其掌握“爸爸”、“爷爷”等简单的汉字。
(二)开发信息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和完善,使得现代社会步入了数据大爆炸、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实践表明,幼儿园的书籍、教学材料有限,阻碍了幼儿的发展。很多时候,教师苦于没有教学材料,无法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而信息技术能够弥补这个不足。教师可以从网络中得到各种信息资源,将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补充教学内容。这样,可以让幼儿得到更全面的教育,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开发网络中的资源,丰富生物知识教学的内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小猫小狗,并对这些可爱的动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因而,教师可以从幼儿的这个兴趣点出发来展开教学活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是现代人们分享美好生活的平台,教师可以从海量的动物视频中筛选一些典型代表性的,如好心人喂养流浪猫,教师可以让幼儿观看这些视频,令其感受流浪猫的生存现状,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
教师还可以选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内容,或是表达动物亲情的内容,如大熊猫为了喝盆盆奶一直缠着饲养员,狮子妈妈为了保护小狮子勇敢对抗水牛等。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幼儿能够了解身边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如猫有警惕心,受到惊吓会抓伤人,而狗喜欢追着人跑等,教师应当教会幼儿如何与这些动物相处。此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幼儿了解生活中很难见到的动物,如非洲狮子和海洋中的虎鲸,有利于开阔幼儿的视野。将这些内容融入教学之中,能够让幼儿获得视觉上的享受,并加强幼儿对自然、人与动物的理解。
(三)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家园共育
幼儿教育不应当依靠教师单方面的力量,家长也要参与其中。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将幼儿在园情况告知家长,家长也能随时让教师了解幼儿在家时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教师可以创建家园互动云平台,上传每日的精彩课程或是教学安排,缩短家园之间的距离。通过云平台,家长可以看到幼儿在园的日常活动和表现,而后与教师共同商议幼儿的培养策略,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云平台构建“沟通-教学-健康”的家园共育模式,推动幼儿全方面的发展。沟通是实现家园共育的前提,因而,教师可以设置“沟通”板块,这是教师与家长共同的平台。利用这个平台,教师可以将幼儿的基本信息反馈给家长,并回答家长提出的问题。这样,家长能够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查看幼儿的情况,并与教师沟通解决幼儿身上存在的问题。如幼儿在园不吃青菜,家长了解这个情况之后便可以教育其不可挑食。而在“教学”板块,教师可以制定一个教学计划表,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安排。教师应当将幼儿每天的学习内容和次日的教学安排体现在这个板块里,便于家长帮助幼儿巩固提高。如教师今天教了一些有关颜色的知识,家长便可以让幼儿说出家中窗帘、衣柜等的颜色,检测幼儿的学习成果。设置“健康”板块则考虑了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在上面上传一些预防和解决幼儿常见健康问题的小文章,让家长了解幼儿发烧或是受伤了应该怎么做,以及幼儿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
(四)构建信息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能够促使教师及时反思,调整教学安排,改进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没有普及之前,教师主要是通过书面记录和他人意见来进行教学评价,这种方法不够准确,评价也不及时。因而,教师应当构建信息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及时总结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进行归纳与分析。这样不仅提升教学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还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例如,教师可以创建微信公众号,构建一个信息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公众号主要包括三个大的板块:“幼儿的阶段性成长”、“课程安排”以及“教师工作评价”。教师可以用Excel记录幼儿每日在园期间的学习时长、游戏时长和健康状况,而后每周表格的强大处理功能,每周进行一次分析与总结,将结果体现在“幼儿的阶段性成长”里面。“课程安排”里主要包括幼儿的学期课表、课堂表现、小测成绩和期末成绩等,能够直接反映幼儿的学习成果。“教师工作评价”则包括三个内容:教师自评、幼儿评价和家长评价。依据前两个板块的数据,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真实的教学效果,而后进行自我评价,这是最重要的内容。幼儿评价可以由教师或家长将其口头评价转化于相应的栏目内,由于幼儿更加重视直观体验,其评价内容可能不涉及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工作方法,但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感受,调整教学方法。家长评价也很重要,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这样,便能构建出一个立体的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便于教师反思进步,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
总结: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可结合构建信息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开发信息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等策略,开展各类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 张磊. 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思考[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7, 000(008):518.
[2] 何平. 论"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0, 000(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