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王亚楠
[导读] 在任何年级阶段,语文阅读教学都不单是在课堂中进行的一门学科,更需要延伸到课下。
        王亚楠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龙门街道办事处东关小学
        摘要:在任何年级阶段,语文阅读教学都不单是在课堂中进行的一门学科,更需要延伸到课下。尤其是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外阅读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小学生学业压力小,课余时间多,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展开阅读,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中进行写作技巧的学习,强化语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语文教学;
        语文阅读向来不是仅依靠课本就可以完成的,语文考试的意义也并非简单地考查诗文背诵、理解原文,而是考查学生通过课内外语文阅读所具备的表达、写作阅读分析能力。笔者将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阐述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课外阅读。
        一、做好课内外阅读衔接
        (一)养成正确的阅读意识
        所有行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科学的方法,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完成预期的目标。课外阅读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形成对世界的客观认知,开阔眼界。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对不同主题的文章进行阅读,不断丰富知识,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二)认真挑选阅读书目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选择与学生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阅读书目。小学生的思维心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理应重视对学生心智思维的培养,以高质量的教育,推动学生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三年级以下的学生,更喜欢语言童话故事,而四年级到六年级的小学生,比较喜欢有一定深度的文章,因此,不同年级的课外阅读书目要有所差异,要与学生的思维特征对应起来。除此之外,阅读书目的选择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不相同,对于同一名学生而言,在不同年级,其阅读兴趣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在推荐课外阅读书目的时候应该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在阅读中,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方式供学生选择。最后,选择阅读书目的时候,还应该考虑书记体例,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心智还处于较低状态,但是善于模仿,教师要基于课本内容进行课外阅读的延伸,
        (三)仔细鉴别书籍质量
        小学生认知能力较低,需要教师为其学习和成长保驾护航,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教师要仔细甄别书籍质量,在确定课外阅读书目之前,教师要对书目进行阅读,确认选择的书目质量,与教材中的课文相呼应,小学生阅读之后可以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且对小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积极作用,这样的书目才能被指定为课外阅读书目。
        二、做好阅读的两个策略
         (一)善于动笔
        阅读理应成为伴随学生一生发展的活动,对于小学生而言,面对大量课外读本的时候,利用有所侧重的选择来阅读书目。教师可以指导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众多阅读书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本进行阅读,并且对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或者优美的段落进行记录。


        (二)勤于动口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后方会要求“朗读并背诵全文”,大声朗读能够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理解,促使学生走进作者的世界。课外阅读中,也应该进行朗读,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大声朗读、小声细读等阅读方式中展开想象,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语言的魅力,加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三、掌握三点阅读方法
         (一)圈读点读法
        很多学生在阅读中习惯先关注文章的内容,选择先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学生非常少,这不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对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圈读点读法。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将重要的段落勾画出来,全文阅读完毕之后,对勾画的段落和字词再次赏析、思考,体会这些段落中的深层含义。
        (二)评论点读法
        每个学生的思维特征、阅读倾向等存在差异,对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兴趣小组,根据每个小组的兴趣特征,为其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并且确定文章中的重点段落、经典内容以及内涵丰富的段落等,要求小组中的学生进行讨论,展开沟通。小学生对周围的事情充满好奇心,有着极强的猎奇心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安排学习任务,更容易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每个小组中的学生都可以热烈的讨论文章,发表观点,在沟通交流中共同学习。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习惯设置层层问题,比如,这本书描写了怎样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哪个最吸引你?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在讨论之前,教师还应该告诉学生,几乎所有的事物并无统一的答案,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都应该大胆地表达展示自己。
        (三)综合体会法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文章之所以会成为经典,是因为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阅读,有着丰富的内涵,在不同时代都有存在的立足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书目,这样有利于学生拓宽阅读眼界,培养学生的阅读热情,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有利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在沟通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火花。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综合体会法进行课外书目的阅读,让学生在自我选书、班级讨论、读后感分享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读物,说出选择此书目的原因,并且与同学分享阅读此书目后的感悟。教师要关注分享学生的读后感,分析学生是否全面了解读本的思想感情,且进行总结,同时为接下来的课外读书分享活动的安排提供参考,不断提高该项活动的质量。综合体会法中,侧重点在于让学生阅读尽可能多的书籍,在高质量的、持续性的阅读中,走进语文阅读天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陶醉于其中。
         四、结语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离不开“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教师应当按照上述方法,结合日常教学经验,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课外阅读,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将大大提升。课外阅读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不可以操之过急,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提升。小学语文是整个语文学习的奠基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积累写作技巧,并且结合上述四点,养成正确的阅读意识,认真挑选阅读书目,仔细甄选有价值的书籍;做好课内外阅读衔接,带动学生掌握两个阅读策略,善于动手,勤于动口,圈读评论,综合点读;把握阅读关键点,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逐步养成阅读习惯。教师要先成为书籍的读者,再成为学生的引路人,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表达、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程伟良.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课外阅读[J].知识窗(教师版),2018(7):68.
        [2]高红霞.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9(15):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