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探究能力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吴军霞
[导读] 新课改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要求小学教学在教授课本知识之余

        吴军霞
        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第一小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057
        摘要:新课改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要求小学教学在教授课本知识之余,也应注重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而作为语文教育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外阅读的积极开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儿童的语文课外阅读和探究能力问题进行了讨论,总结归纳出若干可行措施,期以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能力;
引言:语文学习非常注重阅读。由于小学语文语篇相对较难,学生词汇量缺失,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扩展学生的语篇、词汇库。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课外阅读探究能力,尤其是对词、句、段越来越丰富的中高年级学生,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也要教授其阅读技巧,提升其阅读能力,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减轻负担。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首先,中高年级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的时期,其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观点采择能力逐渐成熟。由于社会交际范围的扩大,自信心的膨胀,独立意识的增强等,使得这些儿童进入不服管教的阶段,造成了对其阅读习惯的培养越来越难、课外自主阅读越来越匮乏的情况。加之手机、游戏以及网络深深地吸引着这些学生,他们的课余时间被网络游戏和各种短视频所占据,使得学生无心阅读、也“没空”阅读。其次,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只给出如时长、字数、篇数等空泛的阅读目标;许多学生倒也能很好得完成这些阅读目标,但是阅读没有深度,对阅读材料也不加以理解、思考,这样的阅读完全浮于表面、做无用功。此外,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表现,关注对课文的正确理解和认识,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却不加以必要的指导,导致学生的阅读方式存在许多问题,阅读效率和质量十分低下。最后,学生的家庭情况也不尽相同;家长应严格控制学生玩手机、游戏等的时长,亲身带领学生进行阅读,但现实是家长无暇顾及学生的阅读情况,将这份责任抛给老师,造成许多学生家庭阅读环境较差、课后阅读效果不佳的问题。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1、适时组织阅读活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成立一个“课外阅读股东大会”,同学们投入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如作文、杂志、报纸等,作为“股东大会”的资本。在教学周内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定期开展阅读股东大会,每星期选择一名学生带着自己的阅读成果,以模拟股东讨论会的形式召开。会议要有“仪式感”,通过现场问答、教师指导等方式,促进对课外阅读内容的深入理解,使学生爱上这项活动本身,激发的阅读热情。通过现场阅读、讲解以及讨论,学生们会对大量的课外阅读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阅读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值得一提的是,老师要辅助学生挑选有趣、有教学价值的题材,并注意活动纪律,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查阅、讨论,通过筛选、整理、分享、分析与理解、讨论的全过程,让课外阅读的内容真正深入学生心灵。
2、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好的阅读氛围有助于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而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双方都要做到“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热爱阅读的榜样。在教师、父母和学生一起阅读时,教师的阅读热情能迅速感染学生,让他们在浓厚的阅读氛围中,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对学校来说,校方应为“课外阅读股东大会”提供更多优质的读物,并定时组织学生进入图书馆、阅览室,让他们置身于书海中,领略各类图书的情趣,感受学海无涯的奇妙氛围。

对家庭来说,要督促家长定期为孩子购买一些健康的课外读物,为孩子在家里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3、家校合作督促学生阅读
如前文所述,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需要学校和家庭双方的共同努力。实际上,家校合作更是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双方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如,开展亲子共读活动,让家长和学生一起看书;可以让孩子邀请家长到教室里来,向其他同学和家长展示亲子阅读的成果。此外,学校可以创建一个公众号、小程序,利用手机软件向家长推送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网络资源,以便家长随时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积极地提高家长的阅读水平,甚至是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能力。老师还可以利用家长会、家庭走访等多种形式及时掌握学生课外阅读的真实情况,要对有阅读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地干预补偿。经过家、校双方的共同努力,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将得到明显的提高。
4、及时反馈与评价
课后阅读不是漫无目的阅读,而是补充学校教学活动、延伸课堂内容的阅读。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反馈;及时而有效的反馈能使学生明白他们在课外阅读中哪些地方做得较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从而得出课外阅读情况的客观评价,进而能在课堂上对做得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好的阅读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学生再教师的反馈与评价下进行长时间的调整与改进而来的,这是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质量、保持学生对阅读长期兴趣的关键。
5、课堂内阅读能力的培养
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仍旧离不开高效的课内阅读教学。因此,在开展课堂内阅读教学时,还要注意这三点:
(1)让学于生,指导为辅
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阅读活动。但阅读毕竟要靠学生自己的理解,首先要能读,才能加速学生本身对作品的理解。学生要在作品中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意图、思想情感等,体会语篇的奥妙、一词一句的意义所在,而这样的前提便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亲自去领悟和感受。同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加以指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辅导学生切身感悟和细品阅读材料,丰富语言知识。
(2)善于思考
阅读是一项多器官协作运转的过程,眼睛作为感受器官,只进行了这项工作的十分之一,剩下的十分之九都是大脑对电信号的处理,也就是“思考”。阅读,不仅是“看”,更重要的是头脑的“思考”。因此,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开展阅读教学,都需要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要能引起学生大脑的活跃思考,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思考的好习惯。
(3)充分交流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在感官、情感、思想以及心灵上的碰撞,“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一篇文章,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语文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等各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学生对文章有不同的认识及感悟。因此,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主动将自己的想法分享给他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三、结束语
总之,要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就要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鼓励家长学会阅读、开展良好的阅读教学评价,以及注重课堂内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多方面的努力之下,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就会有非常明显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仇晓华.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探究能力培养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6):78.
[2]吕运萍.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探究能力[A].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二)[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3]方正琳.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J].科普童话,2019(18):46.
[4]顾红梅.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J].小学生(下旬刊),2018(09):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