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水利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白蚁对水利工程设施的危害由来已久,这一至理名言充分的诠释了白蚁对坝体危害的严重性。白蚁的主、副巢巢腔及蚁道所形成的空腔极易形成渗漏通道,产生散浸、管涌、跌窝等现象,更严重则会导致坝体坍塌,造成重大事故,因此白蚁预防和治理工作极其重要,本文从大坝周边环境中白蚁的控制、大坝表层土壤的处理等六个方面提出了白蚁预防和治理的方案,方案详细内容充实,对于大坝白蚁治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坝白蚁治理方案;白蚁预防;药物灭杀
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白蚁对水利工程设施的危害由来已久,这一至理名言充分的诠释了白蚁对坝体危害的严重性。白蚁是一种古老的社会性昆虫,对水利工程的破坏性极为严重,也是病险堤坝的主要成因之一,它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广泛性等诸多特点,素有“无牙老虎”、“定时炸弹”之称。尤其是大坝白蚁危害更为恶劣,其主、副巢巢腔及蚁道所形成的空腔直接影响到坝体的安全,蚁道一旦形成贯通状态,洪水季节,水位上涨,极容易导致散浸、管涌、跌窝等现象产生,更严重则会导致坝体坍塌,使大坝丧失蓄水抗洪能力。所以防治白蚁危害,确保大坝安全运行也是一项重要工作,现结合在治理白蚁工程中的经验探讨一下白蚁治理方案。
对水利工程的白蚁防治,应从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开始,并贯穿工程施工和运行管理全过程,落实工程基础的预防、土源地的防治、施工中的监管,方可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应贯彻“保证工程安全”、“不污染环境”、“防治并重,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最终达到对白蚁危害的可持续控制。无论是新建水利工程的基础,还是旧大坝加高培厚,首先对大坝基础及附近进行蚁情勘察,查明施工所在范围内白蚁的分布种类、范围、蚁患程度等情况;同时根据蚁情及大坝的设计要求进行分析评估,制定适宜的白蚁治理方案。
大坝预防和治理方案应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大坝周边环境中白蚁的控制
白蚁从周边环境向大坝的蔓延与分飞是大坝白蚁的两个主要来源,定期清除大坝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白蚁巢群,或者阻止周边环境中的白蚁向大坝蔓延,是预防大坝白蚁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大坝白蚁巢群的活动范围及分飞距离,在大坝周边环境建立一定范围的控制区,具体范围可视实际情况而定。
2、大坝基础的处理
无论是新建大坝工程,还是旧坝除险加固工程,在施工前对大坝基础都要认真地进行检查和灭治土栖白蚁的工作,并清除山坡上的白蚁。对于新建堤坝工程的基础和附近山坡上的蚁患,可采用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3、大坝表层土壤的处理
白蚁治理一般采用两种策略,预防处理和为害后的补救控制。对大坝表层土壤进行的预防处理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方式,前者是指改变大坝表层土壤的物理结构,使其不利于白蚁人筑巢,后者是指使用对白蚁有驱避作用且有较长持效期的化学药剂处理大坝表层土壤,做成防蚁毒土层,以阻止白蚁筑巢,或将大坝表层幼龄蚁巢的白蚁毒杀致死。
4、改变大坝白蚁的环境条件
白蚁能在大坝表面入土筑巢,说明大坝表面有适合其入土的环境条件。改变大坝表面的状况,创造不利于白蚁入土筑巢的环境,是预防大坝白蚁侵入的有效方法。例如,改变大坝表面的植被,铲除土栖白蚁喜食的植物,培植对土栖白蚁有毒或有驱避性的植物来防止白蚁;改变大坝土壤的化学性质和土壤物理结构,阻止土栖白蚁的有翅成虫入土建巢。其中,后一种方法较为常用。
5、消灭大坝白蚁的有翅成虫
对于大坝来说,土栖白蚁的最主要来源是每年白蚁分飞季节,周围山坡、农田等蚁巢的有翅繁殖蚁分飞侵入,其次是大坝内已有的蚁巢中繁殖蚁的分飞。因此,消灭大坝白蚁的有翅成虫是预防大坝白蚁危害产生或减少危害程度的关键。对白蚁有翅成虫的防治除了上面提到的在大坝表面用毒土层防其人土筑巢外(有翅成虫落地后雌雄追赶求爱,需要爬行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也可以用化学药剂喷杀)还包括向分飞孔灌药毒杀、分飞时用网兜捕杀、黑光灯诱杀及生物防治等。
6、选用药物灭杀
(1)药物的基本要求,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所使用的药物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现行规定,取得农药登记证(登记范围包括白蚁防治)、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其选择和使用应经相应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主管部门审核论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药物的使用应贯彻“安全环保”的原则,高效低毒,无驱避作用,对人畜无害,符合国家环保要求。药物的使用浓度和使用剂量应符合药物产品标签或说明书的要求。不同类型的药物不得擅自混配使用。施工过程中,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地下水及现场的具体情况,需要对施工药物的使用浓度、剂量进行调整的,严格掌握,确保其有效成份含量保持不变,并做好详细记录。
(2)药物的选用,用于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的药物应符合下列要求:农药登记证中注明可用于土壤处理;与土壤颗粒结合力好,使用后在土壤中不易移动,持效期较长;非易燃易爆;对白蚁防治效果好;干燥后难溶于水,不易挥发。
(3)常用预防白蚁药物: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氯菊酯;联苯菊酯;吡虫啉;毒死蜱等。
(4)常用灭治白蚁药物:氟铃脲;氟虫胺;伏蚁腙;硼酸盐;除虫脲等。
(5)药物的管理,药物专仓储存、专人管理、分类存放,并与生活区、办公区和饮水区相隔离,严禁与食物一起存放。药物储存场所应坚固、通风、干燥、阴凉,并配有防火、防爆、防盗等专门设施,应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应建立健全药物管理制度,对药物出入库时间、数量、领用人、复核人实行登记。盛装药物的容器,使用前后应仔细检查有无破损和渗漏,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药物使用完毕后,应按照环境保护法规的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废水、废渣、废容器。装卸药物时应轻拿轻放,不得撞击、拖拉和倾倒,以防药物泄漏,危害人、畜安全,造成环境污染。运输药物过程中,应配专用密封容器,派专人押运,注意安全行驶,避免药物外泄,人和药物不得混载。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药物的管理,严防药物失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 GB/T51253-2017》第六章。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210-2015土石坝养护修理规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595-2013堤防工程养护修理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