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林业和草原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015000
摘要: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肩负着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能。林业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既有不可代替的生态效益,又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简要的分析了林业资源保护和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资源;保护;林业
一、林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林业资源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林业资源的僵乏出现的污染问题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生产的细节。当前,生态恶化环境恶化的问题已经深深影响到我们生活。促使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对破坏重新认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必须通过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转变当前的林业资源下滑的趋势,在实际的林业资源保护工作中,应该建立对林业工作和实际的正确理解,明确各类林业资源问题的因果关系,形成制度性规范性的工程和管理措施,为林业整体健康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和服务,并形成正确的方法和措施,从而有效保护保护林业资源。
二、我国林业发展取得的成果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经济和建设工作走向正规,林业的基础性地位再一次得到了社会的肯定,林业资源保护造林绿化事业得到了普遍开展,形成了林业发展的基础和态势进入新世纪,林业的价值和作在社会上已经建立了共识。根据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最新结果显示,我国已有近20000万公顷的森林面积,首次突破20%的森林覆盖率,有150亿立方米左右的活立木总蓄积,135亿立方米的森林蓄积。
三、林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
首先,我国林业资源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有多种,其中影响林业资源健康发展的因素较多,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的发展。由于我国是一个经济待发展社会待提高的人口大国,尽管有非常丰富的森林面积以及储量,但由于人口众多,加之高速增长的经济需求,使得林业资源的利用不规范,消耗很大,以至于林业资源保护的严重不足;其次,从整体上看西部更为落后,并受气候以及地形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资源分布很不均匀,再加上投入不够,不完善的林业体制机制,以及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土地荒漠化等问题突出;最后,人们林业资源保护意识缺乏,大肆地砍伐,造成了不合理的开发与保护,导致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最终使整个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再就是管理体系的缺失导致执法工作不到位等,尽管林业资源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但消耗的却要多得多,这就要求在开展林业工作的过程中要做到保护与利用、开发并重。
四 森林资源林政管理面临的挑战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态保护的重视力度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在森林资源、生态保护方面的控制力度逐渐加大,并且也完善了以往相关领域中的法律缺陷,增添了很多关于林业方面的管理手段,提高了在这一领域的资金比例,以期通过更加科学的方法进行林业管理。但是在实际中,受各种客观要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对林业保护、生态资源保护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而这也制约了林业发展。近些年,我国各个领域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相对于市场发展需求,木材为原料的建设市场需求持续增大,有很多手工类制品、工艺品、家具用品都是以木材为原材料。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森林资源储备相对比较好,地大物博,林木生长面积存在一定优势,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林木需求持续增多,林木砍伐严重,导致了林木资源欠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就必须提高比对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重视力度。就目前而言,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完善制度,就目前而言在森林资源林政管理中,还存在相关制度不完善的情况,在管理中造成了相关工作人员缺乏管理依据,影响到管理效果。在实际中,受利益的驱使,出现了滥砍滥伐、侵占林地的情况,森林资源破坏十分严重,同时现行管理制度无法实现权、责、利的良好结合,林业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质量不高。
管理人员素质问题,就目前而言,森林资源林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相对比较低,专业管理人员相对比较少,同时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更新慢,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森林资源林政管理要求。
五 优化林政管理工作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5.1重视林业资源的培育和保护建设
注重林业资源的培育、保护建设,可逐步增加森林资源的总量及种类,这给林业产业实现长足、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在林政管理中,相关部门需根据我国颁布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规范条例及要求,充分借助先进的高科技术,有效培育及保护林木,以增加林业资源密度,积极扩大森林资源的覆盖面积,但要注重控制森林资源的培育质量,做好病虫害的预防与处理工作。林政管理部门需广泛掌握不同类型林木的栽培、抚育技术,以提升林木成活率。开展林政管理期间,还需注重造林设计的有关工作,按照不同类型林木的培育、生长特征,在不同地理区域选择栽培相应类型的林木,同时强化对幼林的保护力度,凭借现代先进的培育技术,栽种优良品种的林苗,使其得以健康生长。此外,要调整改造林业资源不佳的相关产业,尤其要积极更换处理出现严重病虫害或低产残次的林业,优化山林资源总体质量。
5.2积极健全林政管理的体系制度
环境保护在当今社会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林政管理人员要正确看待林业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秉持“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断健全林政管理体系及其制度内容,提高管理效率。开展林政管理实际工作时,需清楚划分职责和权利,政府层面需构建对应的综合性管理制度,使森林公安、林业部门等能够共同配合完成管理工作,更好地保护林业资源。林政管理人员需改变传统老旧的管理思想,主动和其他部门交流、联系,使各部门间形成协调合作的工作关系。还有,林政管理职责必须落实到部门个人,实现林业资源“专项保护、专人负责”的局面,杜绝“踢皮球”、“推诿责任”等现象的出现。
5.3重视林业执法队伍的强化建设
要提高林政管理的工作质量,确保森林资源受到良好保护,就需要一支作风正派、业务水平高的林业执法队伍来进行管理维护。为此,林政管理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内部监督体制,若发现工作中有执法不严、以权谋私等现象,必须严肃处理有关人员,确保执法队伍纯洁性。同时,要针对森林资源的具体保护情况建立监督体系,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监督日常林政管理工作,以及时掌控森林动态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若遇到雨水少的干旱季节,要及时了解是否出现林木缺水、干枯问题,一旦发现要尽快实施抢救,以防珍贵林木枯死,保障林业资源物种的多样性。
5.4平衡处理林业资源开发和保护间的关系
开展林政管理的实际工作时,要选取科学、合适的管理办法,平衡林业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一方面,需注重公益林木的保护管理,构建且完善相应的保护管理机制,利用高科技术实施管理。另一方面,开采、利用森林资源时,要始终贯穿持续发展的相关原则,要在保护环境生态系统的条件下进行合理开发的具体行为。林业主管部门应和旅游部门有效合作,号召民众开展登山观光旅游,以促进当地群众和山林环境亲近的机会,并以此种方式创造较丰厚的经济价值,使民众更好地意识到森林资源的重要价值,使其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林业森林资源的保护中,进而达到林业资源开发和保护平衡、协调发展的要求。
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中为了有效促进林业森林资源管理,就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林政管理的重视力度,强化林木资源、林地资源以及林权管理,并引入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及方法,完善相关法律,强化执法监督,以此满足林政资源管理需求,促进社会生态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瑞.浅谈林业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有效对策[J].生物技术世界,2016(3):78.
[2]李福春.浅谈如何加强林业森林资源林政管理[J].现代园艺,2018(10):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