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林业种苗培育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魏敏1 邬子岳2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魏敏1 邬子岳2
[导读]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林业行业中存在的基地规模、制度缺失、技术落后等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然后对于如 何解决种苗育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巴彦淖尔市林业和草原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015000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林业行业中存在的基地规模、制度缺失、技术落后等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然后对于如 何解决种苗育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林业;种苗培育;问题;解决办法


        引言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还影响着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而森林环境是生态环境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森林环境不仅是人类的保护者,还美化人们的生存环境,净化空气质量,因此对森林资 源的建设与发展刻不容缓。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 展,其基础和前提条件之一是确保森林种苗的质量。因 此要促进林业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抓好种苗的培育。随 着国家对林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森林种苗培育呈现出 很好的发展态势。为了进一步抓好森林种苗的培育建 设,需要不断提高育苗技术水平,加强管理,尽可能在降 低成本的前提下培育出更多、生长力更顽强的森林 种苗。
        1、目前森林种苗培育的特点分析
        1.1 种苗培育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增强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林业工程的重视,政府在森林 种苗的培育上加大了投资的力度,花费了更多的人力、财力建设了一批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效 果,不仅大大提高了森林种苗的培育规模,还提高了种 苗自身的科技含量。这些工程项目经过稳步推进后,大 大改善了林木种苗的生产条件,建设的效果比较明显。
        1.2 种苗的供需更加多元化,逐渐走向市场化、产业化
        随着国家逐渐启动了林业六大工程之后,农村的产 业结构不断调整,城市绿化进程加快,对森林种苗的需 求也更加多元化。以前林木种苗多用于荒山造林中,目 前除了这一需求,还增加了城市绿化方面的需求,因此 对种苗的品种、颜色、适应性、抗逆性等方面提出了更加 多样化的需求。据 2012 年统计资料显示,全国森林种 苗平均年产值超过 360 亿元,随着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加 快,江苏、河南、广东等省份积极发展森林种苗产业,将 其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进行大力发展,随着多年的发 展,目前我国森林种苗的培育初步实现了市场化、产 业化[1]。
        1.3 森林种苗的培育管理更加规范化,逐渐走上法制 化的发展轨道
        2000 年底我国《种子法》正式出台后,我国苗木的 培育生产进入了越来越规范化、法制化的发展轨道。为 了确保森林种苗市场的规范、真正地依法实施,保护生 产经营者的合法利益,国家结合我国种苗培育实际情况 制定了相关配套法规,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种苗管理的法 制化。
        一、林业种苗培育中的问题
        (一)森林种苗培育建设未能充分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以及民生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传统一味只求发 展却不注重传统环境保护的方式已经被摒弃。在国家的统一要求以及调 度之下,尽管提出了一系列的植树造林的需求,但其效果却收效甚微,不仅相关工作的推广程度相对较低,同时森林种苗培育建设的质量和效 率也普遍较为低下。需要注意的是,森林种苗培育工作的进行不能只依 靠社会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只有驱动整个社会的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才能真正优化目前的问题与不足[1]。
        (二)森林用地资源较少
        在新中国成立时,国家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以及其他产业如工业、制造业的发展,破坏了原有的森林资源,导致目前尽管我国经济水平得 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其用地资源仍然总体偏少的情况。尤其是部分区域 尽管完成了退耕还林、森林资源的二次重设任务,但是其效果仍然差强 人意。此外,目前我国最为主要的森林资源仍然以阔叶林为主,导致生 物的多样性缺失,无法做到多元化、多角度的森林资源再发展[2]。



        (三)技术体系发展滞后
        尽管目前我国具备较好的植树造林推广活动的价值与观念,但其技 术仍然趋于较为落后,与其他森林资源发达的国家存在明显的差距。导 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森林种苗培育工作的建设体系发展不到 位,并因此引发了人工技术不成熟、树苗种子成活率的现象。同时,我 国科研单位在林业种苗方向上的研究热情相对较低,其经济回报也相对 较小,所以其研究进度发展相对较为缓慢,也是制约我国林业产业进一 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原有基础上做好创新优化,不断分析找寻契 合我国发展的林业种苗培育法,才能更好完成国家可持续化发展的战略 要求[3]。
        (四)幼苗质量偏低
        就林业种植培育技术而言,其中最为重要的要素即为种子幼苗。然 而目前我国在种子采集上的情况不容乐观,尽管采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进行采集,但种子的利用率、使用率仍然偏低,国家也没有针对该项工 作出台具体的规章制度加以约束和保护。此外,采集人员目前仍然以个 体农户为主,其知识文化水平相对有限,只凭借经验主义完成了相关的 工作,引发种子质量不佳的现象。此外,目前部分职能单位没有发挥好 应有的职能作用,导致了我国树苗市场不稳定,制约我国森林资源的进 一步发展。
        2 林业种苗培育的建议
        2.1 依法开展林业种苗育苗活动
        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当以身作则,在监督和指导企业以及个体 户从事林业种苗培育的过程中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 社会的氛围,相关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的时候必须遵守林业法律 法规。对于不合格的批次和产品,监管部门必须要作出严肃的处 理,对于流通到市场上的不合格产品,应当尽快予以追回,避免造 成不良后果。另外还可以一定程度上的扩大育苗基地的生产规 模,我国林业种苗育苗基地普遍规模较小,另外针对从业人员技 术水平不高,相关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有关职能部门还需要进 一步宣传和开发育苗基地,组织更多的企业、个体户、从业人员的 法律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讲座,只有掌握了属于自己的育苗技 术和种植技巧,才能促进林业育苗更好的发展。
        2.2 重视种苗育苗技术的研究
        为了帮助林业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政府还需要不断加大对 相关技术和人才的扶持,争取缩小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在种 苗培育开展的时候,相关技术人员应当事先调查土壤情况,寻找 合适的种植和培育办法,并制定科学的育苗计划。同时在运用相 关培育技术的时候,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作出调整,让培育技术 与现场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相关的职能部门还应当进 行技术改革和科研探讨,争取在林业技术上不断创新改革,推动 林业行业更好的发展。
        2.3 完善管理
        针对目前林业行业中存在的各种不足,相关政府部门、企业、个体户和专业人员都需要按照各自的定位,完善管理系统的改 革,促进整个行业制度化、规范化。首先,政府要对整个林业种苗 培育的过程做好长远的预算和规划,确保相关科研单位、技术部 门各司其职;企业、个体户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充分研究市场行 情,结合自身的实际能力,做好应对市场考验的准备;相关专业人 员要不断自我提升,不断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同时培养良好 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提高种植育苗的效率。
        结束语 综上,为了更好地改变社会污染现状,修复生态环境问题,应该重 视林业种苗培育能力的提高,通过不断提高认识,并采取积极的培育措 施,相信通过不断发展,林业种苗培育工作水平会不断提高。虽然我国 森林种苗培育工作起步较晚,但只要采取积极措施解决森林种苗培育建 设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用地、行业发展问题,必定会使我国森林种苗培 育行业取得显著进步,为我国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希望 本文的有效分析,能够进一步为林业建设提供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高为科.林 业 种苗培育技 术 与管理 措 施 解读[J].农 民 致富之 友,2017,(24):89.
        [2]郭宏刚.林业种苗培育技术探讨及分析[J].现代园艺,2017,(12):55.
        [1]温晓华.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J].花卉,2018(4):169-170.
        [2]唐 杰.森林种苗培育建设的概述[J].科学技术创新,2018(1):143-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