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现代居住小区规划建筑设计新理念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赵雅婷
[导读] 摘要:文章介绍了现代居住小区规划建筑设计新理念,并以一例现代居住小区规划建筑设计为例,简要阐述了现代小区规划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案。
        身份证号码:65230119900220XXXX
        摘要:文章介绍了现代居住小区规划建筑设计新理念,并以一例现代居住小区规划建筑设计为例,简要阐述了现代小区规划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案。
        关键词:现代居住小区;建筑设计;以人为本
        前言:在城市化进程中,现代居住小区逐步出现,在城区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居住小区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形中增加了现代小区规划的难度。而建筑设计是现代小区规划的重要内容。因此,探索现代居住小区建筑设计的新理念就非常必要。
        一、现代居住小区规划建筑设计新理念
        1、科学布局
        现代居住小区对功能区域层次结构、排布格局科学性具有较高要求。基于此,需要以居民住宅小区为主体,展开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的设置[1]。一般需要控制现代居住小区住宅楼建筑密度小于30.0%,绿化面积超过35.0%,并利用路网衔接小区各个建筑物。
        2、以人为本
        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是现代居住小区规划的主要宗旨。因此,在小区规划时,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综合考虑通风、采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因素,恰当设置建筑外观造型以及内部结构,满足居民享受舒适生活的要求。
        3、因势利导
        在现代居住小区规划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风景并因势利导的改造利用。即充分利用现有水面、湖岸、树木、地势,将水面导入用地并将其与建筑空间结合,营造荷塘林木、风花雪月的和谐人工自然景观[2]。
        二、现代居住小区规划建筑设计创新方案
        1、规划背景
        某现代居住小区位于新开发区,用地北面靠山,周边树木繁茂,自然生态环境良好。项目地块呈梯形,用地面积在5.623hm2左右,容积率为2.1,建筑面积为24.5%,绿地率为36%。
        2、外观造型创新
        在建筑立面造型设计时,可以选择三段式布局+局部坡屋顶形式,统一建筑外形,搭配黄色面砖,营造浓厚的现代主义风情。并在建筑物窗户、顶端、阳台等位置,进行线脚、构架的设置,达到特色外观形象,并避免建筑物体量过大。而在阳台、飘窗等部位,则采用彰显现代化居民追求的大玻璃窗,依据明快、简洁、清爽的原则进行恰当设置,促使局部变化更加和谐。
        在立面外墙材料上,贯彻建筑材料咬合嵌套的原则,将面砖与白色涂料相结合,营造独特的立面风格效果(如图1所示)。而在建筑顶端坡面,则利用钢质材料与木质材料相结合的方式,打造自然质感,适应山地背景。
       
        图1 建筑立面
        如图1所示,在住宅建筑内部的灰色空间界面内(走廊、公共交往层、门厅、底层架空),需要着重处理住宅底层架空造型以及住宅过渡空间界面造型,以促进邻里交往、与宅前路自然沟通为目的,结合地形创造休憩平台。整个建筑立面颜色统一,并通过转交巨型尺度的造型,强化了住宅识别性,而沿边自然造型的处理,营造了亲切的居住环境。
        3、平面布局创新
        小区采取低层与高层相结合的布局形式,北侧、东侧分别设置主要出入口、次要出入口,经消防环道连接主要、次要出入口,达到人、车分流的目的。低层主要布置在西南侧,涵盖超市、餐饮、美容、文化、维修、医药、社区等多项配套设施;高层则布置在东侧、北侧、西侧,独立设置出入口,规避多业态建筑间干扰问题。
        在小区内设置环状主干道,包括主步行道、消防车道、次步行道多种类型,宽度在2.50~7.00m之间。同时在主出入口、次出入口进行机动车坡道设置,直接通往地下车库,降低机动车对小区住户干扰。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小区来访人员临时停车要求,进行地面停车位的预先留设。对于建筑单体设计,则将侯梯厅、建筑入口、电梯轿厢设计时贯彻无障碍设计理念,同时进行建筑周边步行道、公共绿地处理,构建一个内部与外部联通的无障碍设施体系。
        4、空间分布创新
        在建筑空间分布设计时,需以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最大程度利用光能为目标,选择坐北朝南、坐北朝东南的方向。同时以阳光完全照射到建筑南墙为目标,恰当调整楼宇间距,保证建筑南面日照时长。而对于存在日晒风险的夏季,则在控制开窗面积的前提下,利用凸窗+空调板+室内活动窗帘的形式,减少日晒。在这个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地形、景观特点,进行居住小区构图的科学调整,确定小区内建筑的深度、高度、长度,规避涡流区域干扰,营造良好通风条件。在空间分布上,高层建筑、低层建筑间隔分布,并引入敞开外廊概念,将室外景观嵌入建筑内,保证建筑物主层风面落到低层建筑上,达到控制涡流面积、解决中户南北通透问题的目的。
        在住宅建筑户型设计时,选择三房两厅两卫、三房两厅一卫、四房两厅两卫等多样化户型,并布置点状高层与高低配高层,为居民刚需、改善要求的充分满足提供依据。同时根据各户型内部动静分区要求,分隔访客流线、家务流线、居家流线,搭配简短厨房卫生间管线的布置,在维护居住者隐私的同时,满足居住者便捷舒适居住需求。
        5、环境景观创新
        基于用地现状要求,规划人员可以小区公共开放空间、湖水之间的关系为强化对象,构建贯穿小区的主要轴线。即将湖水景观从用地一侧转向另外一侧,围绕“小桥、流水、人家”的东方传统理想家园诗意表达,打造湖水景观的滨水公共开放空间,促使全部住宅建筑串联到水轴线形成的开放空间上[3]。同时结合城市对建筑体量的要求,恰当划分地块开发强度,在地块沿湖水岸线、滨水开放空间进行地层组团布置,地块北侧、东侧与北侧则进行高层布置,形成陆地向湖岸方向“跌落”的态势。
        在空间体量确定之后,以人工环境与自然水体结合的方式,构建层次不一的景观体系。同时尽可能保留用地内具有观赏、绿化价值的植被,在开发后期有计划的移植与建筑建设存在冲突的植被。并根据景观空间需求,进行形态不一的植被配置,达到烘托景观气氛的目的。
        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代居住小区规划建筑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在充分考虑居民需求的基础上,贯彻科学布局、因势利导方针,从住宅建筑外观造型、平面布局、空间分布、环境景观等多个方面,进行设计创新,保证现代建筑小区规划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继伟.浅谈现代居住小区规划建筑设计的新理念——以平遥秋雨新城为例[J].门窗,2019(17):143-148.
        [2]弋才学.现代高层居住建筑外立面设计的美学研究[J].建筑结构,2020(09):155-156.
        [3]姜娜娜.现代居住小区规划建筑设计探析——以玫瑰园居住小区为例[J].安徽建筑,2020(04):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