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伦
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510000
摘要:可以说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于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来说极为重要,在现如今时代的不断发展背景下,对于土地进行有效的规划管理,并且开展有效的乡村振兴,已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尤其是在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影响下,城市用地资源的紧张已经受到了现代社会民众的高度重视,所以导致土地利用的管理规划和城市规划,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都不利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村庄规划编制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开展有效的乡村振兴,这样才能使土地的利用率得到提升,对于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实用性村庄规划;协调发展策略
土地资源的应用一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一项基本要素,土地资源的合理应用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来说至关重要,而我国的相关管理人员对于我国之前存在的村庄规划编制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并且在不同的城市均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建设内容,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也直接导致我国的土地利用需求量在不断增大,这种现象直接导致我国出现了明显的土地资源紧缺问题,国家针对这一现象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其主要目的是做好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技术与乡村振兴的协调,尽可能保障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领域的功能定位
国土空间的规划内容所针对的是我国的土地资源应用和保护的相关内容,使我国的国土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这种工作能够切实有效地推进我国的经济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与此同时,在进行国土规划时良好且优质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领域,能够使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国土规划总体定位与我国的战略发展方向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其中涉猎到的相关内容,包括国土空间的应用和保护等,这对于我国国土空间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我国相关的规章制度中明确指出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领域工作的发展战略以及主要功能区发展战略。这一系列的纲要中,全方位的对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领域工作的正常开展进行了引导,使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管理时能够针对我国的国土空间做出相应的调整,而我国目前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领域,与其他国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我国的国土规划时进行相应的应用和管理,能够使治理工作更为顺利的进行。
在目前的时代背景的发展下,我国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领域的核心功能在于全方位的对功能区域进行有效的制度化建设。保障土地在开发过程中获得良好的管理,使其具有充足的战略性和相应的约束性,这也是科学的对人口分布和国土资源应用起到促进的一个作用,将各个不同的空间的核心功能进行确定并处理后能够使不同区域的国土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这也有助于切实有效的对国土资源的整体开发进行管理,能够不断对整体开发的流程进行优化,所以实用性村庄规划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来说极为重要。
二、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技术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的冲突
一方面来说,目前城乡在建设过程中的土地资源无法满足建设的实际需求,农耕面积在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下不断减少,但我国的城市建设面积却一直在扩大,这就导致农村和城镇的非农业用地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另一方面来说,在我国现行的村庄规划编制政策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土地征用的行为,对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远远低于土地在运用过程中的本身价值。这就直接导致土地在应用过程中的收益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没有发挥土地的真正作用,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务农人员的利益遭到破坏。土地在市场中的价格与征用的价格存在极大的悬殊会导致土地资源出现不规范的流失,而土地在应用过程中的使用权也有较为明显的模糊性,导致土地资源缺乏主体,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乡村振兴。
三、乡村振兴与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技术的协调发展策略
无论是在发展思路还是发展途径上,相关工作人员都意识到了乡村振兴与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技术之间存在的问题,需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层层的改革,同时还需要将乡村振兴与村庄规划编制共同纳入到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在进行乡村振兴时需要兼具村庄规划编制,而村庄规划编制在开展过程中,也需要参照乡村振兴,通过对两种规划进行有机的统筹,才能使整体的规划效益得到提升,使社会效益得到保障。从发展的视角来看,城市规划与现代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有较为密切的关联,两者之间呈现相辅相成的特性,也是进行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而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城市资源得到利用的基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又能够保障城乡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国相关部门需要强化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并且还需要建立与乡村振兴实施之间的关联性,这样才能有助于保障乡村振兴与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技术两者协调发展,对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1.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体制机制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以实现乡村振兴为要求,以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机制为目的,通过建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机制,确保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正常运转并持续发挥作用,全面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综合水平。
我国调控土地和土地的利用规划非常是发展的重要方式,而在规划过程中了解发掘土地的潜力,科学规划和预测土地适合的项目,在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土地数量和结构充分考虑,目的是让土地供需平衡。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城市化建设和规划,而在新形势中社会发展固然重要,但在此期间必须要有一个整体的设计,且依靠土地合理利用来实现,让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之间相互平衡。乡村振兴与我国的空间规划体系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尤其是在不同的区域,我国一定要进行市级的统筹规划和分区规划,满足我国的乡镇国土空间管控需求,从多个角度对目标进行管控,其中包含非建设空间、建设用地、建筑规模和人口规模四个方面。在进行管理时,需要将红线管控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以集体建设用地的集约化利用来使用地规模和建筑规模得到双向控制。
2.推进各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多地农村产业发展面临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高、专业人才缺乏、政策体系不完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乡村振兴是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详细内容,重点结合了多规合一的技术要点,同时还会立足于底线管理和综合整治等多个方面,在进行思路的分析时,已经不仅仅是单项整治所包含的,还有层级化的统筹改变和整治目标的高质量发展等。找寻土地资源的潜力。我国发展的经济水平和基本国情决定了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而在改造旧城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发展需求和发展内容来确定和规划发展目标,将城市中尚存的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让土地的产出率和容积率提高,同时提高城区的容量。在实际操作中做到不良费每一寸土地,让城市化建设到最佳,不断的在建设中调整,根据城市小镇之间的协调,尽量避免重复建设,降低在建设过程中因为规划失误而浪费土地的几率。
想要在新形势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中做好土地资源规划,就需要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和各个机构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在规划时同时考虑多个因素,将整理经济效益和土地资源协调好,不浪费每一尊土地,适量加强城市的绿化建设和公共设施的建设,让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让城市在建设中的开发和利用更加和谐。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落实各地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有必要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研究。通过分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梳理相关政策,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与建议,完善产业融合发展政策体系,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提高农民收入,为实现各地乡村产业兴旺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3.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
目前,全国各地乡村振兴资金投入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资金,对广大的乡村地区来说是杯水车薪,远远无法满足乡村振兴建设投资需求。应通过梳理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农村社会事业领域等方面的现状情况,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探索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积极拓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渠道,建立健全社会投资人保障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投资建设,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施。针对村庄的开发边界来说,需要从异地搬迁进入城市的集中建设安置区,这样能够形成城镇化的城镇市集建区村庄。我国的区级、镇级单位需要进行有效的高等级协调,需要对当地的环境进行分区规划,并且在进行乡镇国土空间的规划时,预留出足够空间作为村庄的易地搬迁安置用地,并且在进行管理时对村庄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尽可能保障农民在进行安置时的利益。而对于异地搬迁的村庄原址,在进行土地的利用时,也需要强化乡镇统筹的规划引导管控,做好有效的生态管理与修复,使村庄的整体用地质量得到保障。
总结
总而言之,村庄规划编制以及乡村振兴两者之间有较为密切的关联,由于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稀缺资源,而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技术与乡村振兴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所以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用地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多,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制定良好并且符合实际状况的村庄规划编制方案,尽可能对资金的投入量进行控制,使村庄规划编制发挥最大的效果,建立更为科学的关联,使土地的利用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袁源,赵小风,赵雲泰,詹运洲. 乡村振兴体系下村庄规划编制的分级谋划与纵向传导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2020,(06):43-48.
[2]张灵芝,曾毓隽.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的思考与探究[J]. 城市建筑,2019,16(19):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