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纪检工作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8期   作者:陈婧怡
[导读] 随着党和国家机构职能改革优化和国家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入,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也不断增强,企业政治生态与党风政风明显好转。
        陈婧怡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谷城县供电公司  湖北省  441700
摘要:随着党和国家机构职能改革优化和国家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入,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也不断增强,企业政治生态与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但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依然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形势,国企纪检监察干部既是执纪者,又是监督者,处在国企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正风肃纪反腐的最前沿,要立足职责定位,认真履行好监督专责,不让党和人民群众失望。本文聚焦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就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改革举措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纪检监察工作 机制建设
引言
纪检监察工作肩负着重要的公共管理使命,如何强化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调查、处置”的职能,做好反腐倡廉工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努力提升新时代国企纪检队伍的能力素质
(一)加强业务技能,提高履职能力
纪检干部要把加强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忠诚、干净、担当”为目标,以“打铁还需自身硬”为要求,以“学、帮、带、研”为途径,加强经济、法律、科技、管理和纪检业务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充电储能,努力成为行业能手。
(二)强化使命担当,提高斗争本领
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看家本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方向,在血与火的较量中培养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要敢于唱黑脸、当包公,不怕得罪人,宁听骂声,不听哭声。找准责任主体,把准执纪问责重点,瞄准焦点,打到痛点。
(三)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监察效能
纪检工作要通过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提高工作水平,争取上级领导、同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使工作思路与企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坚持把反腐倡廉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去认识和把握,主动深入生产经营第一线,在参与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自觉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开展反腐败、惩治腐败,促进经济发展。
二、切实加强新时代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制度机制建设
(一)健全规范决策议事机制
1.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明确党组织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切实将党委研究讨论作为执行重大事项的前置程序。制定《党委会工作规则》,凡是带根本性、方向性、长远性、全局性以及“三重一大”等重大问题决策都要充分调查论证,搞好个别酝酿,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由党委会集体作出决定。
2.规范议事决策会议组织制度。议事决策主体分别为全体行政班子成员、全体党委委员,有半数以上应到会人员到会方可召开,党委会讨论和决定重要干部任免事项则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党委委员到会才可召开。会议要求形成详实“原汁原味”的会议记录,记录表决结果、每人意见,并存档备案。议事决策结果接受巡视、审计、绩效评估、专项督查、干部考核、专项审查等方式督查检查。
(二)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1.坚持党管干部与公开选聘人才相结合的选用机制。
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把关作用,修改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严格履行民主推荐、组织考察、档案审查、集体决策、任前公示等干部选用程序,牢固树立党管人才原则,同时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的市场化、专业化水平。对违反选拔任用规定的,特别搞权钱交易的,要严肃查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坚持正确导向严把干部选用关。
按照“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要求,选用品行好、愿干事、有能力、能成事、好共事的同志,精准识别,大胆使用;为敢于创新、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优秀分子铺路搭桥,提供施展平台,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

建立从严整治为官不为、弄虚作假、急功近利、慵懒散浮拖等行为的惩戒机制。
(三)健全防范制约机制
1.严格财务审批权限和程序。完善企业预决算,会计核算,财务动态监测,国有产权、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监管,加强资金安全、规范和有效性监督,各种经费和物资的批驳,必须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严把发票报销审批关,报销开支票据,必须有经办人签名,由业务部门负责人,财务部门主管人员和分管领导联审会签,做到专款专用,账物相符。
2.实行建设工程项目公开招标。严格执行公司招投标管理办法,工程建设项目一律实行公开招标,在纪检和财务审计等部门监督下进行。凡不按规定公开招标的,或在公开招标中泄露标底的,要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纪律责任,企业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一律不准指定工程队或介绍亲友承包本单位的工程,不准为承包方设置任何有碍工程建设的事项,不准以任何形式接受承包方的礼品,礼金或有价证券。
三、坚持铁的纪律和严的标准推进国有企业监督执纪实施
(一)压实“两个责任”,筑牢“根”与“魂”
1.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抓好“两个责任”落实。党委和纪委要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建立健全“两个责任”实施办法与工作流程,成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明确党委每年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少于两次,每个季度党委书记与纪委书记一起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不少于一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将纪律与规矩挺在前面,除了业务管理工作,要切实承担起党风廉政建设职责,不断强化纪律意识,杜绝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等问题发生。
2.督促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职责。班子在抓好经常性教育的同时,定期不定期对分管领域廉洁从政、履职尽责等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予以提醒和纠正,全面抓好协调配合,形成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合力。同时,对照合格党员和“一岗双责”标准要求,校正思想之标、调整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舷,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手握戒尺,常“照镜子”,多红脸多扯袖,筑起“防火墙”,防止“灯下黑”;不但要做领导者,更要做践行者,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端正心态,摆正位置,将党的事业看得高于一切,忠实践行好“一岗双责”神圣职责。
(二)强化学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1.深入抓好廉洁自律教育。坚持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教育并重,深入剖析典型案例,“以案四说”进一步深化“以案四改”。常态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活动。依托公司内网、微信公众号、楼宇视频等宣传平台,宣传党纪法规和廉政理念。
2.扎牢源头防控篱笆。作为企业,人才十分宝贵,防止精英人才因为小错误而被毁,应该成为纪委工作的重要目标。在扎牢制度篱笆的同时,组织力量进行国企腐败安全信息收集和研究,明确公司重点岗位人员行为规范,以党纪国法条文和活生生的案例,郑重告诫全体员工特别是新入职员工,哪些事情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底线不能碰,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廉洁风险源头防控。
四、结语
国有企业腐败问题频发,客观上,有体制机制和企业内部制度方面的问题,享有公权力人手中的权利缺乏监督、惩治的力度不够等原因。十九大以来,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腐败势头有效遏制。笔者认为,首先要理清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改革的方向及重点,在完善“硬约束”的同时,将廉政文化建设这个“软约束”融入其中,多手发力,有效遏制腐败,营造海晏河清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李萍.新形势下提升国有企业纪检监督工作的策略[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110(05):24-27.
[2] 范晓燕.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优化策略[J].四川党的建设,2020(06):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