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实践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8期   作者:1金琼专 2李玲琼3李曼
[导读]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它也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1金琼专 2李玲琼3李曼   
        1身份证号码:33032419870526****
         2身份证号码:33032419771211****
          3身份证号码:33032419881213****
        摘要: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它也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持续集成,不仅可以加快电力系统的发展,而且可以更好地实现对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控制和监督。本文主要对电力自动化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
近年来,我国电力网络建设在不断加快,电力系统也在不断更新换代。随着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电能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能源。电力系统作为一个地域分布范围广、结构复杂的综合系统,随着电力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的复杂程度在不断加深,电力系统的管理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工程中,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有效解决了电力系统管理问题。鉴于此,本文对“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进行探究。
        一、电力自动化技术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提高电力工程工作效率及安全性的有效技术手段,包括了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以及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等。具体内容如下:
        (一)配电网自动化技术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包括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将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城镇配电网的建设中,首先,可以实现城镇配电网络的自动化管理,通过自动化技术完成对配电网络的全程监控,保证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保障城镇居民的用电安全[1]。其次,通过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可以及时发现配电网漏电、电力故障等情况,并发出相应的警报,上传故障发生的位置,从而保障电力的稳定供应,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在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主要是通过用户的智能电表,借助对智能电表的数据分析,了解发生配电网故障的区域,方便了电力维修人员的进行电网的维修工作,提升配电网的故障维修效率,减少了由于配电网故障带来的损失。
(二)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
在电力工程中,需要建立现代电网调度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对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电力资源的区域分布,从而更好地满足城镇居民的用电需求。现代电网调度系统采用的自动化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通过计算技术,实现对电网各监控数据的分析统计计算,从而实现对电力资源的合理调配,同时实现对配电网故障的快速处理。


(三)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建设中,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提升其自动化水平有非常大作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与通信系统的有机整合,在收集变电站运行数据以及运行状态参数的同时,利用通信网络实现对电力系统数据的远程传输,从而更好地实现变电站与配电网络的配合,促进配电网络的优化。通过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变电站的远程监控,方便了变电站网络的操作,实现了电力系统的优化。
二、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一)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在电气工程,机械仪表控制设备的连接,在此期间通过一些自动化设备,从多个方向和多个站点建立数字信息网络,使智能传感器和一台电脑,同时使用数字通信,然后形成一个全面的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工程第一批传感器控制用电总量,然后收集到的信号,然后连接到主控制计算机,根据相应的数据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判断,最终形成的指示,发送到控制设备。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在电力工程中的控制功能来分散其职责,然后用相应的计算机连接控制设备来处理信息。这样,就不需要控制整个站点,而只需适当地安排信息以实现技术的自动化。实践证明,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工程中不仅可以从底层实现对电力工程的控制,而且可以使上位机和上位机通過控制相应的仪表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在电力调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现场总线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系统中数据的交换和共享,而且可以满足电力系统中各种数据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促进电力系统技术的更好发展[3]。
(二)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数据库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监控系统中,对系统的开发和研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促进其他技术的继承和改进。此外,它还可以指导软件技术的开发,比一般的关系数据库更具有技术支持技术和活动功能。通过对对象函数的分析和利用,使主动对象数据库可以在电力工程中深入实现触发机制,从而更好地对数据库进行监控,节省数据输入和输出的时间。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在我国电力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数据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促进电力系统监测系统的更好发展。
(三)光互连技术的应用
光互连技术主要应用于继电控制系统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容应在负载范围内;同时,探测器的功率不应该受到平面的限制,风扇的输出应该有一定的限制。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光互联技术利用电子传输扩展了互联网,使电力系统更加灵活。光互连技术还可以利用电子交换技术对编程结构进行重构,可以显著提高整个系统的集成程度。此外,光互联技术具有很强的抗磁干扰能力,在增加处理器的干扰能力方面也可以方便数据通信。光互联技术还具有数据计算、数据采集、数据控制和人机界面处理等功能。因此,在使用该技术的过程中,也显得更加灵活,画面更加清晰,对电力工程具有重要意义[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对电力工程要求越来越高的环境下,电力自动化技术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属于传统企业,其传统技术已经逐渐被取代和更新。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也推动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力工程作出了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文. 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 电力系统装备, 2020, 000(006):49-50.
[2] 王瑞. 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探究[J]. 中国化工贸易, 2019, 11(005):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