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磊磊
国网舟山供电公司 316000
摘要: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其专业技术强、难度大、施工过程复杂,要求输电线路施工效率高,并严格控制其质量。一些专业技术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同时也要加强相应的技术引进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输电线路采取有效地保护措施,使电力工程按照规定的要求顺利开展。文章分析了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施工问题,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输电线路;电力建设
1变电站及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取得了明显进步。电力工业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各地区都有中国电力集团公司设立的变电站和输电线路,为中国的基本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在人们对电的需求在增加,同时,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工程也影响到电力运输的基本效率和质量,让全国每一个角落都能最大限度地享受到用电的实惠。如此,中国电力工业要重视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基础建设,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现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维护电力设施施工安全运行,为各行各业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运输环境。
2变电站及输电线路施工的技术要点问题分析
2.1变电站及输电线路施工前的技术要点问题分析
(1)施工前准备
输配电线路架设时,应做好放线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好架设线路的有关设施和材料,接好埋地线路,计算线路架设距离,制定施工方案。放线前必须清除施工区域内的一切障碍物,导线上也可使用润滑剂,以减少输配电线路的腐蚀,避免导线的磨损、毛刺等问题,影响高压输配电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前期准备阶段完成后,采用张力架线技术完成架线,可以减少拖缆安装对线路设备的损坏不好,可以节省大部分人力资源。提供优质的施工条件,使其能有效地进行施工,保证各环节的施工效果。
(2)输电线路勘测阶段存在的问题
因为我们国家的地形极其复杂,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测量很困难,但是,由于线路运输网络面积大,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混线现象,在初步调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管理电路的设计方案,从而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有效开展,但在勘察设计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后期施工无法顺利进行,由于前期测量精度不够准确,让它出现一系列错误,设计的合理性会大大降低,使设计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后期施工质量严重受损,同时,在后期施工阶段也会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施工阶段的顺利开展。
2.2变电站及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问题分析
(1)输电线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建设阶段的基本问题是电路建设阶段的难点,需要整合施工现场,然后把建设阶段的各个方面都落实到制度化。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土壤、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往往造成施工设计不合理的现象,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机械不能进行点检,造成后期数据不准确,因此,在后期施工阶段出现了问题,不利于后期建设的正常开展。
(2)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线路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传统的架线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在架线质量上也存在诸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被应用到输电线路施工中,既能保证架线质量,又能大大提高线路施工效率,从而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常用的施工技术有:(1)利用飞机铺设导绳。在输电线路的建设中,涉及的最大问题是地形复杂多变,很多线路都要穿越农田,这给线路的设想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在地形复杂的假设下,施工难度大大提高,穿越农田时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利用飞机铺设导绳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2)采用多分裂导线同步摊铺。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的输电线路已不能满足供电的负荷,因此多分裂导线常被用来增加输电负荷。在架设多分裂线路时,应采用同步展开法,既能提高电缆架设时的承载力,又能有效地减少工作量(3)电缆支撑杆采用悬垂抱杆拼装。支撑杆作为线路的支撑,其稳定性非常重要。一般支撑杆现在不能支撑复杂的线路。采用悬垂抱杆架设线路支撑杆,可增加线路支撑负荷。
2.3变电站及输电线路施工后期技术要点问题分析
后期线路的处理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个阶段,设备的质量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评估,减少外界因素对设备和线路的影响。同时,在后处理过程中,要严格调试电压,改进其后期电路处理方式,再提高施工阶段的基本质量和效率。在后期机械作业的过程中,由于长期工作,内热有明显上升趋势。
3变电站及输电线路施工实践
某县级市220千伏变电站一期工程将建设一台容量18万千伏安的主变压器;三台变压器将安装在第三阶段的末尾。同时建设220kv输电线路12公里,110kv输电线路28公里。
220kv变电站设计图纸一般包括:变电站室外配电装置、电缆敷设、电气图、二次图、防雷、接地、主变安装图等。在施工的关键环节,要严格按照规范、设计流程进行,技术操作步骤等。
3.1 电缆施工
电缆施工按电缆敷设施工方案有序进行。过程如下:施工准备→电缆支架、电缆管及工具材料现场准备→电缆支架制作及电缆管配置预埋→电缆支架及桥架安装→电缆敷设→电缆头制作→完成。可见,施工对稳定性和固定性有很高的要求。在安装工艺方面,应严格按照变电所施工方案中的测量技术进行电缆支架的设计,并做好预埋位置的设计,确保预埋位置的准确性,才能安排后续施工。首先,施工人员应做好准备,将电缆支架临时固定在焊接位置,并与地面保持垂直;其次,将支架安装在托盘上,用液位计检查托盘上支架的状态。不应有倾斜、变形等问题。最重要的是将电缆与支架结构连接起来;最后,电缆支架用螺钉连接,保证支架有足够的支撑力支撑220kv变电站的稳定性。电缆沟开挖技术在220kv变电站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某220kv变电站工程为例,电缆沟开挖工程中遇到了降雨天气。为了保证排水系统的质量,避免电缆沟积水,防止雨水对土壤的影响,施工企业选择了介入变电站工程。本工程埋件数量200余件,轴线标高不大于1500mm。电缆沟的顶部标高应设计为打针。电缆槽的锚固工作注意稳定性,防止预埋件松动。电缆沟施工后期,施工企业安排地面夯实工作,避免施工后出现渗漏缺陷。
3.2 二次电缆施工与接线技术
在220kv变电站二次电缆施工中,应根据变电站电缆的空间分布情况,先列出电缆位置,特别是确保电缆敷设不出现绕线混乱的问题,然后才能安排施工。由于二次电缆长度不同,长度较长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特别是二次电缆的起始端应作标记,以促进现场施工人员准确识别电缆信息。从电缆起始端开始,配合安全防护方法,保证二次电缆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220 kV变电站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4.1桩位复测技术
输电塔线埋设的变电站基础强度的施工技术条件必须满足一定的基础强度控制标准,输电塔内埋设的变压器铁塔构件的强度应保持稳定。基础面施工处理可直接采用整体回填法或捣固法。回填混凝土不应占原地基土的至少80%,特别是特殊的传输索线起始角塔和终端角塔,但不应直接影响其他基础施工条件。对地基的基础施工处理过程应进行全面、严格的控制。
4.2基础施工技术
变电站输电线路基础施工技术要求达到一定的强度标准,即杆塔埋入基础后应稳定。基础施工可以采取回填夯实法,回填土至少占原土体的80%,特别是输电线路转角塔、终端塔不应影响地基条件,全面控制地基的施工过程。
4.3杆塔施工技术
变电所输电线路结构应严格选择现有的压缩塔结构形式,根据变电工程现场情况,细化杆塔结构处理,改进杆塔的受力方式和塔结构支撑形式,保证工程标准化压缩杆塔的强度,避免塔体变形、倾斜等安全问题。同时,保护杆塔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4.4架线工程技术
变电所和输电电缆线路的架空线路敷设工作量大,涉及电缆移动和搬运等复杂工作。在此期间,要提前做好下一次架线固定的准备工作,避免挂线对下一次架线固定施工的影响。例如,在线路张力敷设和架线的施工过程中,输电电缆线路容易损坏。此时,架线施工技术企业应根据线路易损坏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损坏处理技术措施,或及时采取修复技术方法,以避免输电电缆线路永久性的严重损坏,一旦损坏不能及时恢复,应将其锯断,并用直连管进行处理。
5结论
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电力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环境保护压力的不断加大,电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将直接影响电网的稳定性和输电能力。对于变电所和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其有效运行,既能保证人们的日常用电需求,还要进一步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邢维标.电力工程中的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关键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8(41).
[2]李国栋.220kV 变电站及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中的关键问题[J].工 业技术创新,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