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8期   作者:郑 捷
[导读] 配电线路就相当于人体的血管,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电力输送以及电力分配的任务,配电线路的畅通,
        郑 捷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绥安镇绥安供电所 福建省363200
        摘要:配电线路就相当于人体的血管,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电力输送以及电力分配的任务,配电线路的畅通,是保证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伴随着中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配电网络建设日益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在满足人们日常用电需求的同时,其线路运行维护的难度也逐渐增大。由于配电线路大部分都是在露天环境中架设的,需要应对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如果不重视对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就很容易引发线路故障,甚至带来用电安全事故,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相关电力部门必须要组织好对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从制度管理、流程管理、人员管理以及专项管理等的角度入手,完善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模式,提升运行维护质量和效率,实现稳定的电力输送。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
        1配电线路常见故障
        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包括外力故障、短路故障、设备故障等。第一种是外力故障,外力故障是由于各种外力导致的故障。例如,市政施工影响。在施工过程中破坏了配电线路,进而影响到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转。第二种是短路故障,这种灾害主要是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的。常见的自然灾害有雷电事故。在发生雷电灾害时,雷电产生的强大电流会击穿电线的绝缘体,导致线路出现短路,进而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第三种是设备故障,电力设备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会出现故障,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配电线路运行维护过程中常见的故障类型
        2.1管理问题引发故障
        在配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管理引发的不良问题,如长时间运行缺乏维护引起的绝缘性能下降,自动化开关在恶劣环境中运行导致可靠性下降,等等。如果对这些现象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定期进行维护可以达到预防效果。然而,当前普遍存在管理不到位引起的相关问题,严重削弱了配电线路的运行质量。
        2.2人为因素
        当前在进行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的过程中,其相关检修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提升,还有不少偏远地区由于人手不足,线路运行维护工作开展的时间跨度比较长,往往是一年才会组织一次,并且也只是针对一些常规问题进行检修,使得线路运行维护工作不到位,无法将全部的安全隐患和故障问题排查出来,进而提升了线路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与此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对线路运行维护工作缺乏合理的安排,导致运行维护检修的流程不够规范,进而影响维护工作质量和有效性。
        2.3电力线路维护工作不到位
        电力维护管理是保障电力线路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但是随着供电规模越来越大,电力系统的体积和规模变得十分庞大,这就给电力线路维护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传统模式下,大多数是依赖于人工进行电力巡检的,但是这样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第一是效率不高。电力线路的规模很大,如果全部采用人工巡检,务必需要很大的支出,而且效率不高。第二是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很多电力线路处在恶劣的环境当中,开展电力巡检十分危险。这样就使得电力检修工作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多电力企业都是采取事后维护的办法,也就是出现故障之后才开始维护和检修。这样能够节约很大的成本支出,但是弊端就是容易出现很多电力故障事件。很多电力设备长时间得不到维护,各个元器件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使得电力设备容易出现各种故障,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策略
        3.1加强维护管理
        为达到良好的运行维护效果,应进一步完善10kV配电线路的管控机制,避免出现不良操作问题,影响后续的送电质量。在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中,发电环节、输电环节、变电环节都具有较为关键的作用。配电在这一系统中属于生产实际的细节部分,需要与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相互结合。采取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将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能为后续制定维护策略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实现针对性处理的效果。因此,为实现良好的运行维护质量,相关部门需要健全管控机制,合理应用运行维护技术,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避免出现运行维护问题。
        3.2健全和完善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要做好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切实保障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基础就在于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制度。首先要求相关电力企业要建立层级化的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组织结构,设置专门的运维检修部,负责各省地市运维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其次是要求相关电力部门要结合本地区配电线路布局以及运行维护管理的状况,健全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巡检制度、运行维护档案管理制度等相关的配套制度,提升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的专业性和规范性。最后是要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度和轮班制度,对参与线路运行维护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明确检修和维护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一旦发生线路故障要进行追责,确保各项线路运行维护举措的有效落实。
        3.3加强线路改造,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增速,人们的用电要求出现了大幅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应采取有效的运行维护措施,对配电线路进行适当的改造,提高其稳定性,降低出现故障的概率。在改造过程中,可以选择运行时间相对较长的线路进行处理,并通过调查当前状态的方式,为后续的优化措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在改造过程中,应合理选择材料的类型,并应用技术设备进行确定,使线路的运行维护改造效果符合标准,达到良好的强度与导电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布置自动化开关装置的方式,降低所需的维护人力资源。在部分情况下,需要应用二次设备,并选择合理的维护方式,提高供电基础水平,避免出现意外,实现全面运行维护的目标。在改造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深入监管,降低出现违规操作的概率,提高施工安全保障,使线路能正常运行,发挥配电功能。
        3.4引入自动化联防控制技术
        人力巡检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引入信息化技术来加强对供电线路的维护管理和状态检测。目前自动化联防控制技术能够有效地完成状态检测和故障检测。比如当供电线路出现局部故障时,通过联防技术能够将故障线路的各种电力参数反馈给相关处理单元,通过对这些参数的计算和分析来判断电网线路是否运行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区间。这种信号的反馈主要是通过馈线来反馈完成的。在发现故障时可以及时启动继电保护系统以及继电器等设备,将故障从正常线路中隔离开来,减少故障的进一步影响。
        3.5提升线路运行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首先就要求相关电力部门定期组织线路运行维护及检修人员进行培训,尤其是强化技术方面的培训,从而组建一支专业性强的线路检修维护技术人才队伍,为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此外,相关电力部门还要实现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要进行必要的资源倾斜,增加线路运行维护检修人员的比例,并适当提高其工资和福利待遇。其次,要求强化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强化工作人员与所负责区域内所有用电居民的沟通和联系,定期开展公益讲座,向居民普及有关的用电安全知识和常识,共同维护配电线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结论
        在配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维护措施,避免其出现故障,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同时,还应在维护过程中注意细节,提高操作规范性,为后续维护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志昌.电力配网与管理维护的技术与管理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9(23):195.
        [2]蒋潇云.浅析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1):207.
        [3]刘同银,郭路宣,赵世磊,等.10kV配电线路电缆故障查找方法[J].山东工业技术,2019(11):186.
        [4]卢山,许震.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其原因与运检管理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0):17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