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康复护理对老年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5期   作者:勾莉
[导读] 本文旨在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勾莉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 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简称:COPD)患者采用心肺康复护理对患者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收治于我院2019年3月24日~2020年5月28日COPD老年患者86例为研究观察对象,依据信封法将患者分两组,对照V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心肺康复X组(予以心肺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3月后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GQOLI-74)评分变化、患者护理满意度、肺功能指标情况。结果 护理3月后对照V组、心肺康复X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t=0.409、0.197、0.027、0.338);心肺康复X组各项GQOLI-74评分升高、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V组(t=10.878、5.751、24.748、6.167),P<0.05,差异显著。结论 将心肺康复护理应用在COPD老年患者护理中,对于保证疗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与生存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COPD;心肺康复护理;GQOLI-74评分;护理满意度;肺功能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简称:COPD)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此病对患者的肺部造成的损害比较大,近年来此病的病发率与死亡率均有升高的趋势,截至目前此病是全球死亡原因中排列第4的疾病,经济负担第5位,70岁以上老年人病发率在28%左右[1]。当患者出现COPD后,会对患者呼吸功能,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本文研究中以86例COPD老年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意在分析此类患者采用心肺康复护理对患者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以为患者生存质量提升提供支持。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3月24日~2020年5月28日我院收治COPD老年患者86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信封法分对照V组(43例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心肺康复X组(43例予以心肺康复护理)。对照V组患者分布情况男患者21例、女患者22例,患者年龄66岁~86岁,患者均龄69.63±1.36岁;心肺康复X组患者分布情况男患者20例、女患者23例,患者年龄66岁~86岁,患者均龄69.70±1.5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行下一步比对(P>0.05)。
        纳入标准:①研究中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入组。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核准。②所有患者年龄≥65岁。③患者存在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经过CT、胸片等检查,符合《内科学》COPD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排除外合并严重肾脏、肝脏等其他脏器疾病者。②排除外存在严重认知障碍与精神障碍者。
        1.2方法
        对照V组: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待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评估患者具体病情,并给予患者饮食干预、生活干预等,嘱咐患者注意日常休息,坚持科学治疗,同时关注病情变化等。
        心肺康复X组:该组患者采用心肺康复护理:①患者综合评估。护理人员自患者入院后,收集患者各项检查结果,对患者病情、生活习惯、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及时同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护理需求,制定患者专属护理方案等。②运动康复训练。护理人员结束患者病情评估后,依据患者情况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指导患者进行适当体育运动,提升患者耐力与肺功能。如,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慢走、太极拳等,每日运动康复训练需要持续30min左右/次×4次左右,在运动过程中护理人员关注患者变化情况,适当调整训练压力。③呼吸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将手放在患者腹部进行按压,让患者呼吸时可以感受腹部出现的变化,然后进行呼吸训练。护理人员让患者呼气可以感受到胸部扩大为宜,每次训练时间持续10min,每日训练2次。还可根据患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训练等。④心理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情况,叮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并嘱咐患者多参与社交活动等。
        1.3观察指标
        护理3月后对心肺康复X组、对照V组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GQOLI-74)评分变化、患者护理满意度、肺功能指标情况进行观察。
        1.3.1GQOLI-74评分:该量表含有条目74个,因子20个,维度4个(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各维度评分转化为百分制,分数同患者生存质量正相关。
        1.3.2患者护理满意度:由患者依据自身感受行评定,满意度=表示满意患者/病例数×100%。
        1.3.3肺功能指标:从患者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指标水平行观察。
        1.4统计方法
        研究中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x±s)、n(%)表示,组间对比t、x2检验,SPSS 24.0软件为统计工具,P<0.05,为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标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GQOLI-74评分比对
        护理前对照V组、心肺康复X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对P>0.05,无差异;护理3月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明显上升,心肺康复X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V组,P<0.05,差异显著(见表1)。

注释:*P<0.05表示同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对比差异显著。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肺功能指标情况
        护理3月后心肺康复X组护理满意度97.67%(42/43);对照V组护理满意度79.07%(34/43);组间对比x2检验值为7.242 ,心肺康复X组更高,P<0.05,差异显著。
        护理3月后心肺康复X组、对照V组FVC、FEV1、FEV1/FVC指标水平数据比对,P>0.05,差异不显著(见表2)。

        
        3讨论
        COPD病发率与病死率均比较高,此病病发后主要临床表现症状包括气短、咳嗽、呼吸困难等,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很大。目前关于COPD病因研究中,表明此病病发同环境污染有一定的关系[2]。另外,考虑到COPD主要患病群体为老年人,且COPD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大,故在COPD治疗期间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
        心肺康复护理作为一种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此种护理模式可以贴合COPD患者具体病情,给予患者贴合病情的护理干预,对于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3]。研究中以我院收治的86例COPD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予以心肺康复护理的心肺康复X组护理3月后GQOLI-74评分变化、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V组(P<0.05),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情况无差异(P>0.05)。本文研究结果提示在COPD老年患者护理中,采用心肺康复护理干预优势明显:通过患者综合评估便于护理人员全面掌握患者具体情况,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确保康复护理质量,确保患者肺功能可以得到改善;通过运动康复训练与呼吸训练,均可以改善患者躯体功能,帮助患者改善病情;通过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改善患者出现的恐慌等情绪,帮助患者营造良好的心理,并通过心理干预让患者多参与社交活动,可以改善患者社会功能。
        综上所述,针对COPD老年患者采取心肺康复护理效果理想,可以在确保患者肺功能持续改善的同时,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让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齐飞, 肖金玲.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对老年COPD患者运动耐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19, 48(03):154-157.
        [2]席非非. 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COPD负性心理的影响[J]. 辽宁医学杂志, 2020, v.34(04):72-75.
        [3]张秀娟. 呼吸康复护理对老年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黑龙江中医药, 2019, v.48(05):280-2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