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临床护理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5期   作者:1白鹤勇 2靖小国
[导读] 探究总结针对高原地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开展手术护理的效果和方法
        1白鹤勇  2靖小国
        1中国人民解放军69241部队  新疆昌吉  831707
        2陆军军医大学边防卫勤训练大队  新疆昌吉  831700
        摘要:目的 探究总结针对高原地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开展手术护理的效果和方法。方法 抽样法对2020年2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开展治疗的本院的高原地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50例,按照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围术期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围术期护理对高原地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干预有利于提升手术临床护理的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原地区;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围术期护理;并发症
        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比较高,作为一种周围血管疾病,在发病时会导致患者感知到腿部的疼痛感,产生肿胀的问题。高原地区的海拔高,在低压低氧的条件下,导致这种疾病产生的概率进一步提高,如果没有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很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下肢软组织溃疡以及坏死[1]。传统的手术风险相对来说比较大,在手术之后容易并发感染问题,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当前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的微创治疗法能够体现出良好的效果,将具体的护理方式进行公布。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样法对2020年2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开展治疗的本院的高原地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50例,按照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女15:10,年龄19岁至48岁,平均34.25岁;观察组组男女14:11,年龄18岁至49岁,平均33.17岁。两组基础资料均有相似性,可以比较(P>0.05)。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针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方式。
1.2.1 术前护理
        相比较而言,高原地区的群众对于微创治疗法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在他们患病之后也无法对疾病产生客观的认识,内心比较恐惧,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对此,要求护理人员适当地向病人和病人家属介绍微创手术方面的一些知识,让患者的家属了解手术的操作方法,以及在手术之后需要注意的内容,让患者和家属深入了解微创的一些优势,并且和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听取患者的意见,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缓解他们的一些消极心理。在手术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顺行性静脉造影,检查患者的瓣膜功能,在手术之前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并将其进行记录,判断是否适合开展手术。
1.2.2 术后护理
        (1)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由于高原地区受到自然环境影响比较大,有一些病人的手术耐受力比较差,在手术之后容易产生并发症的现象,因此护理人员在病人接受手术之后,需要对患者的反应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和了解,适当控制输液的速度。
        (2)观察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在手术之后,将患者的患肢进行抬高处理,帮助促进血液的回流,防止产生水肿的问题,如果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产生脚趾水肿或者疼痛等现象,或者是患肢疼痛的问题,可能会由于包扎太紧问题,适当将绷带放松,了解患者的症状表现是否能够消失[2]。
        (3)为了预防深静脉血栓而采取的护理方式,在手术之后要按照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为患者安排适当、合理的运动项目,在初期对患者进行肌肉收缩以及舒张交替的运动,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防止产生血栓问题。相对来说,高原地区的海拔更高,可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患者的血液粘稠度更高,产生血管挛缩的现象,为了防止这种问题的产生,需要对患者采取适量的扩容药物治疗。高原地区的气候寒冷干燥,人体容易蒸发水分,因此需要提高补液量。
        (4)针对切口和皮肤的护理方面,换药时需要保障无菌操作,在换药的过程中观察患者的伤口愈合状况,一些患者可能会对药膏过敏,产生皮肤发红、发痒的现象,可以适当涂抹龙胆紫,如果症状仍然无法缓解,则需要对其进行抗过敏治疗[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病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检验、X2检验,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发病时,患者会表现出痛苦的症状,在发病的早期存在腿部疼痛,还会产生肿胀现象,发病的中后期就会产生瘙痒、色素沉着等症状表现,如果病情严重,甚至还会存在湿疹和溃疡的情况。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血流速度比较慢,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而导致产生的,高原地区的含氧量会比较低,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人体的血小板和红细胞都要比普通地区的高,因此发病率也会更高。护理干预在高原地区针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价值明显。
参考文献
[1] 张长玲. 临床护理路径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双足与保健, 2019, 000(006):73-74.
[2] 朱洁. 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 当代护士(综合版), 2019, 026(007):78-79.
[3] 高雅.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围术期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 222(04):211-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