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8期   作者:戴琮委
[导读] 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类高层建筑在城市当中得到了建设
        戴琮委
        新疆万盛通达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库尔勒  841000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类高层建筑在城市当中得到了建设。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其中的主要材料,对建筑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即需要能够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把握,保证工程的高质量完成。下面笔者就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时,合理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取得不错的施工效果。通过科学运用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呈现出强度特征,并降低建筑施工成本。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时,合理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创新传统建筑施工技术,灵活运用施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1 分析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要求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面积比较大,地基基础很深,因此土建混凝土用量比较大,并对于施工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通过搅拌的方式加强预拌泵处理工作,能够实际符合施工部位的相关浇筑需求,并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施工人员应根据施工的不同用途,合理运用混凝土补偿收缩性以及免振性等相关施工措施。针对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结合实际做好综合性的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加强控制和勘测土建混凝土施工环境的实际湿度以及温度等,并通过季节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循施工设计规范开展施工操作,避免施工中存在对施工工序出现随意更改情况。一旦在施工中需要调整土建混凝土浇筑施工工序,应和建筑商沟通协调。通过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合理运用分批监测混凝土质量的方式,满足混凝土在搅拌、混凝土运输、浇筑以及后期保养等作业环节,人们都可以有效提高整体土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有利于逐渐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2 混凝土施工的影响因素
        混凝土施工中涉及很多环节,很多因素的存在都会对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涉及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例如温度变化、混凝土配比以及混凝土浇筑方式。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混凝土最终成形和浇筑质量。很多建筑项目在投入使用一阶段之后就容易出现裂缝等病害问题,多是因为混凝土配置、浇筑以及振捣环节出现问题。常见问题包括了原材料配置比例不合理、搅拌不均匀、浇筑不均匀等。质量较差的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就容易造成裂缝问题的出现,因此制备质量优良的混凝土也是混凝土施工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3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3.1 做好对原材料的质量审查
        在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阶段,必须对各种原材料的质量进行审查,各种原材料的实际质量情况都会影响混凝土浇筑后的结构强度。在混凝土之中,主要配料为水泥材料、清水、砂石、钢筋以及各类添加剂等材料,这些原材料在混凝土结构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保证了这些原材料的良好质量,才能让混凝土获得更理想的效果。在审查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时,首先要检查各类原材料的型号满足设计方案的要求,确保各原材料的质量达到理想的匹配性,拿水泥材料为例,要确保水泥的水化热效果及强度等方面的性能指标达到质量要求,这样筛选出的水泥型号才能更加合理。在采购原材料时,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对原材料的质量认证书进行核对,对原材料进行抽样质检,选择具备理想资质的供货商,可让原材料质量得到最基本的保证。
        3.2 对混凝土配置比例加以规范
        想要确保混凝土的良好施工质量,还要做好对混凝土材料配置方面的质量把控,在混凝土配置环节,主要是保证其配置比例以及配置相关操作符合质量标准,做好调配环节的质量审查,就能为后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打下良好基础。

在混凝土材料配置环节,要注意查验水泥材料的添加数量,必须保证各种添加剂的添加比例符合施工需求,进而对水泥材料的性能加以控制。当混凝土材料配置完成后,还要做好对混凝土和易性等材料性能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混凝土材料是否能够满足施工作业想要达成的效能要求。如果调配后的混凝土不能达到相应的设计要求施工标准,需要对混凝土再次配制,只有满足后续浇筑效果要求时,才能在浇筑作业中使用。
        3.3 混凝土浇筑作业的技术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作业的环节,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规范的操作流程才能保证良好的浇筑效果。混凝土浇筑环节的操作步骤也同样有较高的质量标准,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对模板结构的质量检查,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要先检查模板支撑布置状态,查看各模板支撑之间的连接情况,保证模板的固定效果,对存在松动的模板或缝隙较大的连接点位进行调整、加固,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的良好浇筑效果。完成对模板的检查后,即可开始进行正式的浇筑作业,灌注混凝土浆料时,要注意控制浆料的输送速度,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要保持匀速的状态,控制好混凝土浆料的灌注速度能获得理想的浇筑效果,进而在填充方面发挥出最佳效益,进而达到保证浇筑质量的目的。在灌注混凝土浆料的过程中,还要同步做好振捣处理,良好的振捣处理可以清除混凝土浆料中掺杂的空气,这样才能避免混凝土凝固后气泡的产生,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混凝土浇筑工作应尽量保证主体结构能一次性浇筑完成,如果需分段、跳仓法浇筑,也要注意做好施工缝的处理,以此保证各分段结构的连接效果,让整体浇筑质量得到保障。当主体结构浇筑完成后,还要注意后浇带施工处理环节的质量管理,对施工浇筑进行合理设置浇筑时的振捣顺序应该按照施工方案和工程要求“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这样就能保证混凝土材料分布更加均匀。良好的振捣处理也有利于提升浇筑过程中热量的扩散效果,进而减少浇筑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振捣处理时应注意控制振捣棒搅拌幅度,避免振捣棒与模板之间发生碰撞影响振捣效果和模板的固定状态。
        3.4 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要做好对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保证养护操作的规范性,能让混凝土结构在最佳的状态下凝结,这样就能减少各类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缺陷,例如混凝土裂缝、变形等问题,进而获得更好的混凝土结构状态。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要注意根据不同混凝土养护要求控制混凝土养护阶段的内外温度与湿度,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洒水、保温等养护处理。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后,要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喷洒适量的清水,洒水后再覆盖塑料膜或草帘,以达到遮阳、保湿的效果。如果不能做好养护处理,混凝土结构表面就可能因为水分快速蒸发或温度过高而出现裂缝,进而影响混凝土整体结构。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要保证达到30d左右,养护周期过短会影响养护质量,同时,在进行拆模作业时,还要注意按照施工方案要求,遵照从上至下的顺序有序拆除模板,规范化的拆模操作能有效避免混凝土结构受到损伤。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做好混凝土项目施工,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在施工环节,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保障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环节的质量,进而确保最终的质量能够满足相应的要求;另外一方面,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和综合素质,使得他们树立相应的质量意识,从而更好地开展混凝土施工。
        参考文献:
        [1] 高晓天,张辉.基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研究 [J]. 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46-150.
        [2] 刘德慧.基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 [J]. 住宅产业,2019(08):150-151.
        [3] 王文超,倪玉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 [J]. 居业,2019(07):185-186.
        [4] 高玉华,董至.论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 [J]. 门窗,2019(13):116-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