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与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8期   作者:徐志明
[导读] 近些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徐志明
        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如何强化路基路面施工质量也逐渐演变成为了我国道路交通事业发展的主要研究内容。但是现阶段我国道路工程项目所开展的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会存在着一些较为繁杂性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解决这些弊端性的问题,就会给整体项目建设施工埋设带来安全隐患,所以需要对项目施工的多个阶段进行安全隐患的管控,尽可能地提高总体道路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管控的成效,促进我国道路交通事业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在对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时,企业必须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水平,开展一系列较为规范化的管理工作,达到用户的需求标准,要以质量第一为核心,对其成本预算进行控制,保质保量的施工。
        1道路路基路面影响因素
        在道路路面施工的过程中,路基始终是其基础的组成部分,在修建路基的过程中,必须要综合性的考量天气气候以及水文条件等方面。一般情况下,路基会以带状的分布形式为主,所以在设计的阶段,要结合实际地面的状况,整合道路构建的需求,同时进行科学化的论证,统筹规划,提升整体道路结构的合理性,确保路基路面的平顺度。在设计施工阶段,要分析路基的几点影响要素:首先要分析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想要构建一个坚实度较大的路基,就需要将其重心投入到路基使用年限以及车辆行驶的安全可靠性方面,所以在设计时要综合未来以及当前路面的承压状况,分析特殊及基础的需求,要依照稳定性的要求标准开展施工设计活动,避免其产生变形或者沉降等的问题。其次,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及选位,该地区自然条件会直接决定其线路的长度以及自然接触面的广度,因此,在选择路线或者确定项目施工位置时,要尽可能的规避开不良的地段,分析项目施工难度,同时综合保护原本生态以及工艺数量等方面的因素。再次,要分析路面舒适度以及刚度的要求,构建路基时要选择较为适宜的材料,达到路面负荷要求标准,提升整体路面道路应用的耐久度。最后要进行施工养护,合理的应用技术规范及标准,提升施工养护的品质,防止其产生道路质量灾害的问题。
        2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路基质量控制
        要分析土基回弹模量对于路基土质量控制所产生的影响,该参数的变化会和结构层厚度相关联,一旦出现较为微小的土基回弹量变化,就会让整体结构厚度产生较为显著性的改变。并且通过实践研究证实,土基回弹模量会和含水量以及土质等因素相结合,要使用控制弯沉等的方式,及时的改善土层的压实度,要选择土质优良的区域开工,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总体项的施工质量。通常状况下,路基土建施工时会使用进行试验分析之后的自然土,要分别对含水量力学性质等多个方面进行检测,只有在这些数值达标之后,才能够让其运用于施工。且随着土质颗粒细度的提高,回弹量也会变得越来越低,二者会以一种反比的状态为主。其中砂性土回弹模量数值会比较高。在施工阶段,其天气气候会直接影响到路基土的质量。所以可以应用该种方式稳步化的提高路基的稳固程度,适当的添加一些石灰或者粒料,保障路基土的稳固性。路基土强度以及压实度是用来确保路基整体强度及稳定性的关键,只有提升其路基的耐久性,才可以构建出高品质的施工道路。针对压实度控制来分析,科学性的选择压缩工具,设置填土的厚度,应用适宜的压实技术,才能够让其路基路面压实度达标,同时让其处于一种合格的状态。一般情况下,重型压实的最大干密度会超过轻型压实的最大干密度,所以当前在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时,羊角碾以及复合碾压的技术应用频率会比较高,其会让最佳含水量数值变得更大。


        2.2控制水破坏
        流水的侵蚀作用会直接影响到道路路基的路面,其不但会减小路基的强度,同时还会产生剥落沥青等方面的问题,降低了路面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缩短了其项目的使用年限,并且其在防止水破坏阶段,路基的高度会比较大,辅助性的应用递减,所以,路面水下渗的破坏力会极大程度的大于路基内水害程度。在日常生活当中,暴雨会导致沥青路面出现大量的坑洼现象,这些空槽的形成一般会以水破坏为主,并且来往的车辆同时行驶在路基路面,给该区域路面会形成较强的荷载影响,导致沥青和碎石处于一种分离的状态,长此下去就会让其形成坑洞。对此,在施工路基路面阶段要应用粘结力相对来说较强的碱性石料以及沥青,使得其抗腐蚀能力变得更强。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其耐腐蚀性,可以适当的掺杂带有矿粉的沥青混凝料,让整体的粘结力变得更强,同时优化路面的防水性能。
        2.3控制路面工程质量
        道路路基路面对于承载力及稳定性的要求会比较严苛,这是因为承载能力基本定性会直接评断并衡量该路面项目的施工质量,需要确保道路路基路面的平整度,结合基层的状况进行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如果该工程应用石灰去稳定项目的地基层,那么路面平整的控制难度就会比较小,能够应用平地机刮平该路面。如果其底基层的稳定土为水泥,用水泥稳固时,其对路基路面的平整度管控难度就会比较高。就其本质来分析,这两类底基层针对压制时间的要求会有所差异,水泥类稳定材料的平整度调控难度完全会取决于其终压的时间,所以在应用该类型材料做底基层时,需要增加缓凝减水剂。此外,施工单位还需要密切的关注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平整度,要对其平整状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经过实践证实能够了解到,如果温度数值较高,就会导致沥青混凝土产生裂缝或者推移的问题,甚至还会直接降低整体路面的平整度,拉低项目的施工质量,所以需要控制好静压以及压力工艺参数。
        2.4防治路面裂缝
        道路在实际使用时期,通常会遭遇到路面裂缝的问题,所以路面在施工时期需要使用合理的路面防裂措施。将其裂缝划分成为两类,其分别为非载荷裂缝和载荷反复作用裂缝。施工中通常会着重控制道路路面的非载荷裂缝。而影响裂缝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由于路面的温度、沉降以及干缩引起的裂缝,因此,在施工中对路面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在施工结束之后还要定期对路面进行养护,使路面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2.5关注地基处理和其它一些质量控制要素
        路基质量控制效果应满足施工要求,突出道路施工质量。在连接结构的路基施工中,通常对路基压实度要求较高,连接结构的施工不会影响道路结构的安全稳定。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试验要求来设置参数。路基分层厚度、摊铺方法和碾压遍数共同构成路基和路面的质量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路基的平整度。
        结语: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道路工程建设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项目的施工单位及工作人员等必须要保持通力合作的状态,全面携手。严格的依据项目的规划要求,做好质量管控工作,同时延长道路实际的使用年限,增加道路的使用性能,为我国日后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美化城市,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分别就设计、稳定性、强度等多方面进行重视,优化项目的施工流程,提升项目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宏坤.路基路面施工的精细化管理研究[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07).
        [2]帅平羊.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科技.2020(18).
        [3]向国胜.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21(01).
        [4]郑壮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分析[J].四川水泥. 2019(06).
        [5]张搏.关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探讨[J].山西建筑. 2016(29).
        [6]邢树辉.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与防治措施[J].建材与装饰. 2019(12).
        [7]刘平.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建材与装饰. 2017(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