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8期   作者:陈明荣
[导读] 伴随着当今新课程的改革,最新的标准中也提出了,一定要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对名著进行阅读。
        陈明荣
        麻章区太平镇第三初级中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084
        摘要:伴随着当今新课程的改革,最新的标准中也提出了,一定要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对名著进行阅读。而现如今,初中语文名著的阅读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名著阅读兴趣。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我国初中语文名著式阅读教学的发展现状做出阐述,并以此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名著阅读;解决对策;教学现状;语文
        引言: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对三观进行塑造的阶段,因此,对学生进行语文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而对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教学,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能力。因此,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进行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没有充足的名著阅读量
        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教学,就一定要提前进行备课,而且还要拥有足够的名著阅读量。可是有一些教师,并没有一定的名著阅读量,从而无法对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指导。而在实际进行名著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师都会为学生布置期末阅读名著的任务,可是并没有对学生实际的阅读情况进行考查,也没有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还没有对学生的阅读进度进行追踪。因此,导致教师并不理解学生的名著阅读情况,只是任凭学生自由的进行阅读。
        与此同时,还会有一些教师,虽然会对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教学,但也只是对教材中涉及的名著节选进行了教学,而且将这种名著的阅读指导课当成了一种阅读理解的课,从而没有重视名著阅读的作用,而且对这本名著的阅读欣赏方法的指导也不够。而教师只有提前准备名著阅读的课程,并对名著进行深入的研究,让学生参与到名著阅读的全过程中,只有这样才可以对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的疑惑进行解决。
        (二)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现如今,虽然我国已经推行了这种新型的名著阅读教学理念。可是依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教师都会依旧沿用着传统的教育理念,而并没有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从而导致学生被动的进行名著阅读,对名著阅读的兴趣也并不大。与此同时,教师又会在课堂当中利用大量的时间来对名著进行讲解,从而导致学生并没有时间以及精力来对这一名著进行阅读。而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名著进行阅读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不能进行名著阅读,就更不会在课外对名著进行阅读,从而也就无法培养学生对名著进行阅读的习惯。除此之外,教师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对名著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通常会对学生讲解考点的知识,而将其他知识点一带而过,甚至没有进行讲解。学生也是运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记忆,从而没有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真正的理解。这种为了应对考试而阅读的理念就会导致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跳跃式的阅读,从而无法让学生对名著的内容进行阅读,而且学生也不会真正的感受到名著中所包含的魅力,最终降低了名著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也使得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得不到提升[1]。
        (三)名著阅读教学呈现出功利色彩
        现如今,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从而更注重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这也为名著的阅读增添了功利的色彩。有一些教师会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对名著的题目进行解答,就会将教材中要求的的名著阅读,变成了名著习题的练习。而这样就会将名著的情节内容进行了简化,从而让学生无法领会到名著的内涵。

与此同时,有一些教师还会鼓励学生搜集一些名著的阅读复习资料,将名著的阅读课变成了名著的习题课,因此学生就会对这种名著阅读的课程感到非常枯燥以及乏味,还会使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受到了限制。如果长期这样继续下去,虽然学生会对学习成绩进行了提高,但是很容易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反感。因此,教师一定要运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名著的阅读教学,而要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不一定要仅仅需要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教师也一定要帮助学生来对阅读的书本进行选择。由于当代学生会特别喜欢阅读轻松的网络小说,可是这种小说对学生阅读的帮助并没有很大,因此教师一定要为学生选择更有意义的名著供学生阅读。
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丰富教学的内容
        要想有效改善学生们名著阅读的兴趣,就一定要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就可以运用网络来查询一些相关的名著知识,并依据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有效的查找,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挖掘教材中的信息,利用一些影视资料来提高他们的兴趣。由于一些名著被拍成了电影以及电视剧,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进行播放,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效率。在进行名著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能够理解名著中的内容,就可以运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让学生对主要的故事情节进行大概的了解,并且发挥出自己想象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介绍,这本名著是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合集,每一封信都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以及期望,同时也是一本教育孩子的名著。通过对这一名著进行阅读就可以让读者从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也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时,学生就会对这一名著渐渐产生了兴趣。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名著进行理解,感受其中的教子之道以及父子情深,从而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形象以及生动,也会让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名著阅读兴趣。
        (二)积极引导教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对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引导,发挥出自身引领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名著阅读习惯。由于学生的阅读习惯往往会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阅读效率,因此,如果阅读的方法错误就会浪费时间,降低了阅读效率。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一定要认真地进行计划,从而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培育和养成。
        例如在对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名著导读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艾青的背景,以及其诗歌中的主要意向。并且引导学生阅读《艾青诗选》,体会这一名著中作者的表达情感、艺术手法,并让学生对艾青的诗作进行朗诵,掌控好艾青诗作中的节奏,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2]。
        (三)扩展教学的目标
        在对名著阅读进行教学时,也不能仅仅局限于阅读之上,也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这一名著的写作手法,并依据这种手法对名著进行续写,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时,教师可以传授学生阅读讽刺作品的方法。要在对这类名著进行阅读的时候体会其中的批判精神,欣赏其中的讽刺手法。由于《儒林外史》这一名著的内容比较长,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后挑选其中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故事情节进行演讲,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这本名著中的人物后续故事进行续写,并保证与人物的性格特征相符,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总而言之,只有了解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并运用有效地方法来进行解决,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参考文献:
[1]王坤.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8(09):133-134.
[2]孙广桐.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0(05):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