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燕
大连市中山区解放小学
摘要:在小学阶段教育教学中,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学习效果与自身发展水平密不可分,与此同时,该学科方面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广大师生关注重点。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工作中教师所遵循的重要理念之一,其中,有效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是落实核心素养理念下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途径。对于这一趋势,本文将以核心素养为教学背景,简要分析实施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工作的原因与意义,并分析当前可开发的有效教学资源,以期帮助教师发掘更多可利用的有效教学策略以及内容,使其教学有效性能进一步提升,教学工作也能得到拓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引言
在新时期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工作的渗透影响下,该学科相关的教学工作已逐渐进行相应调整以进一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从学生角度与其发展特点而言,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教学是其行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提升个人平行以及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核心素养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也逐渐被发掘与承认,因此,诸多教师已逐渐以这一理念为背景发掘相关的课程资源开展教学工作。然而,就当前该学科的教学现状而言,相关工作仍存在部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目前,如何发掘更多有效教育资源开展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已成为教师工作重点内容之一。
一、实施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工作的原因与意义分析
(一)该工作能使教学工作更加多元化,学生的个人参与度显著提升
诸多研究已经表明,在小学阶段,学生存在较强的模仿性,同时其个人品质极易受到引导与熏陶。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正确三观,使其学到为人处世道理的重要途径。在以往时代下,课程教学资源单一,学生的个人培养与教育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进一步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之后,以往的教学工作水平与内容会进一步提升。以写作为例,小学阶段的写作会涉及到对未来世界的想象,此类型作文需要学生对当前时代发展趋势有一定了解程度,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素材。在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之后,教师可将多元化资源引入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视频、音频、文章以及其他途径了解到相关知识。在此情况下,原有教学工作相关内容将更加多元化,学生的个人参与度也会进一步提升。
(二)该工作能从多方面帮助学生培养个人良好品行与正确三观
从语文学科教学特点看,其对提升培养小学生良好品行以及使其确立正确三观有重要作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中蕴含着诸多人生哲理,这些道理对培养小徐生个人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例如,我要的是葫芦让学生明白变通的重要性,自然之道则让学生明白敬畏自然的必要性。在充分发掘新的课程资源之后,学生能从多方面了解到自身行为对外物的影响,以及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久而久之,学生能在有效的课程资源的帮助下增强自身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并会根据所学文章中的主人公对照自身,逐渐纠正自身行为。最终,教师能通过相关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专业化且针对性地帮助,核心素养相关理念也能得到充分落实。
二、当前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虽然在教改与课改工作的影响下,教师愈加注重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发更多有效的教育资源,并将其应用在自身教学工作中。然而,就当前情况而言,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部分学校与教师不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导致学生学习情况受到影响
就当前教育工作整体趋势而言,开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各种课程资源对提升教学有效性以及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受应试教育以及当前人才选拔机制的影响,部分教师与学校并不注重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其在教学中仍按照原有模式或利用原有资源进行相关工作,而对于一些新兴且有效的合理资源,如多媒体、新兴教学策略以及教学制度等并不采纳。在此情况下,学生只能按照教师规划好的固定方式进行学习,在其遇到问题或由创新想法时,教师往往不能有效解决或给出合理意见。长此以往,学生学习会受到较大影响。
(二)部分地区学校整体条件较为落后,难以增加更多有效课程资源
对于部分处在偏远地区或整体条件相对落后的学校而言,其在开发有效课程资源方面往往会受到较大限制。一般而言,此地区教师的整体水平也相对落后,即便有支教教师的支援,也会缺乏合理的现代化资源。因此,课程资源开发工作难以快速开展。在此基础下,学生难以通过教师描述真正感受到文章中所描写的实际情景。例如,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时,条件较好的学习可利用视频等资源为学生呈现恐龙飞翔的资料,而缺乏此类资源的学校以及水平较低的教师只能通过书中图片与讲解进行教学。最终,导致课程资源难以充分增加,学生的认知与理解水平受到限制与影响。
三、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开发有效的语文课程资源的相关途径分析
(一)调整教师工作方案与习惯,增强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
在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开发小学语文课程相关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效调整自身教学方案与习惯,并进一步增强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文时,教师可将多元化的课程资源与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整合,从而开发出新的课程资源。在上课之前,教师先进行提问:“同学们对纳米技术有了解吗,大家知道纳米到底有多大吗?”之后,再带领学生解决生字生词,让学生对文章中所讲述的纳米技术有初步了解。在学生有了解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总结文中所涉及的纳米技术,如纳米涂层应用在冰箱中可用来除臭,纳米缓释可减缓药物释放效力等。此时,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纳米技术的图片与视频,并让学生进行竞猜。如能吸收探测雷达波的材料是什么材料,学生会回答是纳米吸波材料,能杀死癌细胞的是什么材料,学生会回答是纳米机器人。之后,教师再结合数学资源中单位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意识到纳米的微小。在此过程中,学生能通过诸多课程资源践行核心素养相关要求,其发散思维能得到充分锻炼。与此同时,教师的课程资源能得到充分开发,其教学水平也会进一步提升。
(二)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在自身基础上开发新型课程资源
对于部分经济与科技条件相对落后的学校而言,其虽不具备新兴的高水平教育资源,但可根据自身所处位置与地理条件开发新兴课程资源。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母鸡》一文时,教师可在学习该文章之前,先为学生做好引导,如:“许多同学家里都养了母鸡,大家有没有注意过,母鸡在下蛋之后,以及在带着小鸡成长时有什么特点呢?大家可以抽时间观察一下。”在学习此篇文章时,教师可让学生一同讨论交流,共同分享自己家的母鸡有怎样的特点。与此同时,可选择合适的时间,带领学生一同观察已成为鸡妈妈的母鸡,并在不伤害母鸡与小鸡的同时,给母鸡一个刺激。学生会发现,母鸡在遇到危险时,会立刻呈现出攻击状态保护小鸡。教师可利用母鸡这一特性为学生讲述母亲对学生的爱也是如此真挚纯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在此基础下,学生能利用自身所具有的特色资源进行学习,教师也能对课程资源做好进一步开发。
总结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对提升教学有效性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在自身教学中做好调整,并利用各种途径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课程资源开发。长此以往,学生会在教学中接受到各种多元化的课程资源,教师的教学工作也能有更多途径。最终,教师与学生均能做好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君霞.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研究[J].家长,2021(15):79-80.
[2]王娟娟.“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建构路径[J].学周刊,2021(17):127-128.
[3]周少带.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新教育,2021(14):4-5.
[4]吴丽娟.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