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梅
山西省代县上馆镇东关小学, 山西 忻州 034200
摘要:转化思想是正常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新知的理解以及提高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效率,掌握新的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充分渗透转化思想,作为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需要解决的新问题转化为容易解决或是已经解决过的旧问题,换句话说便是将不熟悉转化为熟悉、将复杂转化为简单,如此一来能够帮助学生完善知识建构,同时促进自身数学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转化思想;小学数学;渗透
1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方面,教师在转化思想方法掌握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受学历教育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转化思想的认识与了解还停留在表面,影响了转化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充实自己。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开始认识到转化思想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因对转化思想缺乏理性认识忽视了转化思维练习因素挖掘与数学思想方式总结,对学生思维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另一方面,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属于比较浅层次的应用。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相较于其他内容教学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新旧知识、习题均可应用转化思想进行教授与讲解,换言之,小学数学教学为转化思想应用提供了众多时机,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都体验过数学思想,一来转化思想存在学生思维中,二来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利用提问等方式促进学生思考或引导学生利用转化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教师缺乏良好的转化思想应用意识,有意识的应用与引导较少,学生在转化思想体验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与不自觉性,数学思想尚不完整,因此,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待提高。
2 转化思想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2.1 符合学生的年龄与心智
转化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应符合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然规律,符合学生的年龄与心智特征。转化思想在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得教师的数学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富有趣味性,向来趣味性的事情一般都是比较受小学阶段的学生所感兴趣的,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的利用小学学生现阶段这一心智特征将转化思想应用在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从而来增加学生对学习数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兴趣。
2.2 把复杂简单化
转化思想在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应用应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得学生更易于接受所学的相关数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点,所以,将转化思想在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点的接受程度,而且还可以减轻教师的授课压力,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2.3 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
将转化思想运用在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时应注重转化思想的数学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其主要的做法就是在运用转化思想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教学内容联系到生活实际进行思考,使得契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现状。
3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转化思想的应用教学并不是简单地由教师直接讲述,而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遵循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以及“数的运算”教学内容去合理地应用转化思想,促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一思想方法。
3.1 引导低年级学生对转化思想形成初步感悟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数学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时,应当有意识地去结合具体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形成初步感悟后,能够通过转化去触及新知内核,从而有效解决新问题。
比如,在讲解“20以内进位加法”相关内容时,面对教师给出的“9+4=?”的问题,应当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10加几的运算经验,如果能够将题目中的“9加几”转化为“10加几”,便能够轻松运算。所以教师可如此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能够将这道题变为10加几来运算吗?10是怎样得来的呢?4需要变为几?”,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学生便懂得教师的深层意思是要将“9”转化为“10”,在教师的板书下,学生便能直观理解“凑十法”的转化思想,进而利用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快速有效的解决这一运算问题。
3.2 丰富中年级学生的转化思想体验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发展,逐渐从形象性思维向抽象性、逻辑性思维过渡,再加上在低年级阶段教师有意识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了“用旧知识经验去解决新问题”的转化思想,所以学生在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之下以及在不断尝试运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便能够理解转化思想的内涵与意义,通过进一步丰富其转化思想体验,更有助于其掌握转化方法以及从抽象层面对该数学思想方法有所认识。比如,在讲解“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运算内容时,教师可列出例题“1.5+2.3=?”,尝试着引导学生通过“列竖式”去计算,而学生在列竖式的过程中便发现运算这一算式时需要将小数点对起,并且要从低位开始运算。紧接着,教师便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的加减法存在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在运算和讨论过后,明白了相同数位的数才能够直接加或减,所列竖式中各个数位的运算都可视作为整数的加或减。此时,教师便可明确告诉学生:“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需要将相同数位对齐,然后将其转化为整数的加减法进行运算。”此时,教师的表述中出现 “转化”一词,但对于中年级学生而言理解并不困难,同时更能促使其理解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
3.3 引导高年级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小学高年级学生经过了前期对转化思想的学习与运用,在多位数乘除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等“数的运算”内容中已初步具备转化意识,从而自主尝试运用转化思想去解决新问题。所以,本阶段需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转化思想的运用体验,不断积累问题分析与解决的经验。比如,在讲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相关内容时,基于学生前期已经熟练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知识,在教学中则需要引导学生采取“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去运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如教师提出问题:“96÷32要如何运算更加方便?”,可引导学生将除数视作为最接近的整十数去试商,然后再列出相类似的例题去巩固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以试商的方法去运算这类题目,最后尝试着总结这一方法,了解其核心便是转化思想。再如教师在讲授三年级下册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在教于学生学习梯形的面积时运用转化思想的思维方式可以告诉学生等边梯形是由两个直角三角形与一个正方形组成的,直角梯形是由一个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四边形组成的,如果记不住梯形面积S=(上底+下底)×高÷2时,就可以把梯形面积的计算分解成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与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即可。再如教师在给学生将立体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时也可以运用转化思想,如教师在给学生将圆柱体面积的计算时,学生在理解不了圆柱体的计算公式: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S=2πrh)时,教师可以运用转化思想的思维方式告诉学生们圆柱体是由一个长方形与两个圆组成的,算出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然后两者相加就是圆柱体的表面积。
4 结论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转化思想对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推动作用,尤其是在“数的运算”教学当中,通过转化思想的渗透应用能够助力学生更好地掌握算理以及运算技巧,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同时,在转化思想的渗透下,学生从小便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其今后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宋惠平.转化思想在小学低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应用[J].技术在线.2017(15):18-20.
[2]张建华.转化思想在小学低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方法.2017(10):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