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佳
蓬溪县鸣凤镇吉星学校
【内容摘要】首先列举学生中出现严重的道德缺失,精神空虚,行为习惯差等不良现象,简单分析了形成原因,重点讲述自己如何以《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教学为契机,争对这些现象,结合课文教学,通过延伸阅读,情境创设,日常实践等方式,从爱恨观,事业观,身心的庇护所三个方面入手,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以及学生日常生活中如何渗透人文精神,道德思想教育,帮助学生纠正日常行为中一些偏差行为,重树学生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精神重树??爱恨观??事业观??责任心??精神庇护所
不知何时,由于学生的顽劣,家长的溺爱护短,教师成了高危职业。管教学生,言轻语慈,遭到他们的嗤之以鼻,教师失去威严,学生放荡自任,教育流于形式;疾言厉色,敏感脆弱的孩子行为极端:要么轻生,轻的赔钱,受处分,写检查,颜面扫地,严重甚至开除,丢掉工作;要么把刀残忍挥向教师,付出生命代价。面对严峻的现实,教师处于一种想管,但不敢管的状态。
这些现象说明,孩子的精神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而且不是个别,而是一大片。因此,现在的孩子之难管,这其中又以农村的留守孩子为最。纵观他们平时表现,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盲目的自尊,自大和极端脆弱,敏感的心智形成强烈的反差。他们身体快速长高,自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自由,渴望得到爱和尊重。可是无论生活还是学习缺乏自制和自律,做事只考虑自己,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无知狭隘。无论什么场合,肆意玩乐,打闹,违纪,有的甚至上课故意挑衅老师,影响课堂,有的甚至以敢于跟老师做对为英雄壮举。面对生活中无论哪方面的违愿行为,不懂得反思,所有的错都是别人的,所以的功都是自己的。敏感脆弱,不辨是非,精神空虚,惹事生非,留长发,耍酷,寻求刺激,标新立异。他们的实际言行和心理认知意识往往背道而驰。
二在家里贪玩,好吃懒做,好逸恶劳,不懂感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由于家长的宠溺,“最穷富二代”,早已不是个例。霸道,厌学,放荡无礼,无节制地索取。耍手机,玩游戏,不完成作业,面对长辈的管教,不理不睬,耍赖撒泼,有的甚至用最粗暴野蛮的方式对抗。到了初二,初三,绝大多数中下水平的学生家长,面对其学习和生活的管理几乎是无能为力,干脆放任自流。坐在教室里说话,影响教师上课,有的甚至故意挑衅教师。
究其根源,金钱至上浮躁空虚的社会,溺爱骄纵的家庭,低俗暴力的影视作品等等,使得无数的孩子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满足,追求声色的快感的同时,却在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里迷失了自己,精神一片空虚,甚至扭曲变态。精神家园的彻底崩坍,失去健全人格道德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作为语文老师,如何在语文学习中渗透人文思想,重树学生的精神世界,健全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并在学习生活中将这种教育落实,显得至关重要。我在教学初二课文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中,以这一课为契机,开展一系列教育,实践,反思等活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教育鼓励孩子去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
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恨观。
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爱”和“爱的能力”。课前,学生思考:什么是爱?你有爱的能力吗?你的父母爱你吗?要求学生以日记的形式反馈。大多数同学不以为然和茫然,日记空洞。针对这种情况,课上,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深刻感知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调动情绪,激发学生内在感情。
接着,创设情境,反观内省。延伸阅读毕淑敏的《爱的回音壁》,通过故事,让学生明白:爱是责任,是担当,不是索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的成长是家人的付出,看似习以为常的日常里包含了父母的爱:比如一日三餐,身上的每根纱,一言一行,一哭一笑,甚至责骂……接着,让学生思考:自己是否为父母真心地做过什么,长这么大是否回馈过父母一丁点?以后在生活中怎么样回报父母?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更多的是沉默和羞愧。学生反思:自己过往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哪些行为是在为难父母,抹黑自己。
最后以总结的方式,点出生活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平时一些离经叛道的错误行为。
再次,课后实践,记录反观,悔过自新。要求学生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用日记的形式记下,记下自己的感受。第二次的日记,明显比第一次丰富多了,甚至有些同学还有自己的感受。有时,遇到一些家长夸奖孩子竟然还会主动帮着扫地,洗碗了,教育他,态度也好了很多,不那么顶嘴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认识过往一味的索取,自私是错误的,学会内省反思,学会感恩,付出和担当。
最后,让学生在爱家人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去感知老师的关爱,教育,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回报老师的教诲。如何与身边的同学相处,如何尊重他人,如何权衡自由和纪律,如何认知责任和义务。在这些方面,有争对性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刻反思自己平时学习中的一些不良现象:上课违纪,我行我素等等恶劣行径的实质,以及在自己成长道路上的恶劣后果,对他人的困扰。再有,教会学生如何处理自尊自爱和早恋问题。
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爱,培养爱的能力,纠正他们的错误言行,形成正确的爱恨观。
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责任感
初中生,谈理想,谈事业,算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也被老师问个这个问题,并且要求写作,记得当时说了很多光彩的话语,可惜都成了泡影。今天的孩子也一样,会为了作文高分说很多违心,漂亮的话。如何引导学生构建,探寻,思考自己的人生,这确实是一个难题。
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反观内省自己的现状。特别是成绩差的孩子,也试着去想想怎么样过未来的日子。又特别是那些在教室里无所事事,常常惹事生非的问题学生,让他们明白如果长此以往,必须面对空虚,成绩差,被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过早被抛入社会,甚至违纪,违法等问题。同时引用社会的反面教材,让学生引以为戒。
其次,在课堂中我尽力避免了让他们去做科学家,大老板之类的,遥不可及的幻想。从学生实际出发,希望他们把自己的本身的任务完成好,作为学生,上课该听课认真听课,下课该做作业就认真完成作业。对于那些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给他们设置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较少的学习任务和较低的学习目标,减少失败感,增加成就感。帮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做好分内的事,养成严谨对待生活的习惯。让学生明白,虽然我们的环境和基础能力有限,理想也许不够远大,但不可以浑浑噩噩混日子,荒度青春。通过课堂的反复教育,引导。班里那些不完成作业,行为习惯差的同学,有了很大改变,整个班级的面貌有焕然一新。
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对未来的生活事业有一个比较实际的设想,并为之努力,自我约束,认真学习,做好分内之事,养成对人对己负责的态度。
三、寻求安放自身的精神庇护之所.
首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精神世界,认识到他们沉迷在网络游戏里,种种标新立异的行为,其实是在光怪绿离的诱惑中迷失自己,精神失去庇护之后的空虚,无聊,以错误方式发泄自己,虚度光阴,获取别人的关注。通过故事会等方式,向他们讲述社会问题青年,犯罪人员,吸毒人员的事实,分析他们一步步的堕落过程。通过这些反面教材,使他们认识到,长此以往,他们也有可能步他们的后尘,受人蔑视,更加的自卑,迷茫。结果老师担忧,父母伤心,自失前程。
其次,帮他们重塑内心精神世界。推荐阅读一些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从中学习优秀人物的事迹,精神品质。朗读诗歌,散文,渲染,感受那些高贵的人格,乐观向上的精神,激发他们的斗志。引导他们学会辨别是非,认识到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
再次,引导他们培养一种倾心的爱好安置自己的身心,养成健康的娱乐方式:比如看书,写作,画画,做家务,打球……正确面对烦恼,挫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吃苦耐劳教育,培养坚忍的毅力,帮他们建立健全的人格,培养他们精神和人格独立。
总之,在教学中去渗透实际可行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树立正确的爱恨观,懂得感恩,自尊自爱;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懂得珍惜时间,刻苦学习;能够积极寻求安身立命之所,真正学会做人。重树学生的精神世界,建立健全人格道德,让他们度过一个充实,扎实,有为的青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一线的老师,不断探索,实践,和学生一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