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图形操作促进培智学生学习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9期   作者:秦永军
[导读] 传统培智教育的难题是如何将知识准确传达
        秦永军
        郴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423000
        摘  要:传统培智教育的难题是如何将知识准确传达,能够让培智学生将知识记忆,若仅使用符号教学会导致信息的输入无效。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需要借助各类现代化教育技术及设备进行教育,图形操作课程便是其中之一,其能够使培智学生主动动脑思考,使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基于此本文对图形操作促进培智学生学习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具体对策,以期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图形操作课程;培智学生;学习

前  言:
        图形操作,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它的“图形”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的数字图形,“操作”是指在触摸屏终端用手点击或拖拉图片的动作,培智学生通过手指点击、拖拉的方式动手和动脑,在应用符号的基础上通过对图片及文字的操作,以此冲破学习符号的障碍,最终完成学习任务。从图形操作的理念上来看,其本质是实现操作性条件反射及反馈机制,发展培智学生智力,开拓思维,进而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过程。
一、图形操作课程的发展概述
(一)图形操作概述
        图形操作课程整合了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和生活适应等几门学科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操作简捷,能够让手眼脑不协调的培智学生使用电脑不再困难。图形操作的课堂教学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语言为辅,不仅可以通过模块将图片材料按照顺序排列,且可以与交互程序融合,降低操作电脑的难度,并不需要任何培训,非常适合培智学生的学习。图形操作课程主要分为六大领域,教师按照课程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给以精细化地指导,教学中通过简单的点触完成任务即可学到知识,每个领域又有若干个学习模块,这样能极大地改变培智儿童的被动学习态度,通过对培智学生进行图形操作的训练,能有效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1]。
(二)图形操作发展
        培智儿童的大脑发育水平低下,枯燥无味的一般教学方法无法让他们集中注意力,而图形操作课能则能够有效利用简单的操作完成教学内容,进而解决传统培智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为避免培智学生在学习中无法理解,要求图形操作课程的内容要贴近培智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实际执行中可以按培智儿童知识学习的结构进行精心设计,通过42种程序有效地保证了培智儿童对知识的学习。
二、图形操作对促进培智学生学习的优势分析
(一)突破文化符号障碍
        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对于培智儿童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图形操作课使得培智儿童能够有效接收各类知识,中度培智学生通过服从和互动方面的训练后,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通过图形操作能够让学生将文字与实物一一对应,比如在图形操作系统中出现了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引导学生看着图片读出物品的名字,使学生将实物及其名称有机结合从而形成条件反射,突破学习文化符号的障碍。
(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图形操作课程能够通过表象信息传达信息,帮助培智学生建立清晰深刻的认知系统,在课堂上通过对图片进行追踪、配对、组词等程序操作,激发培智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使各感官能够相互协调合作,以此保障学生能够将知识有效掌握。同时图形操作更加符合培智学生的认知规律,其通过结合表象与操作来拓宽思维,以此为培智儿童探求知识提供方法,促进培智儿童学习能力的发展,为他们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改变传统教育方式
        培智学生智力低下,无法像普通学生一样学习思考,而传统培智教育以教师的讲授结合书本知识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吸收知识的效率不高。而当前的信息化教学则能够在培智教学中提供直观具体、可操作的学习内容,如图形操作能够借助计算机、网络,通过最简单、最方便的触摸方式完成人机交互,通过简单的点触轻松完成任务学到知识,最大限度降低了操作电脑的难度,让手眼脑不协调的培智学生学习不再困难[2]。


三、图形操作课在培智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严选教学内容
        图形操作的内容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此作为转入活动状态的基础,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或臆想,这样的教学手段更加贴近培智儿童的生活。在图形操作教学内容设置中,必须结合既定目标,采用颜色鲜艳、对比鲜明的图片,为了避免干扰,在图形操作课上培智学生每人一台电脑,以触摸屏作为信息输入器,从而实现人机交互。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地听教师的讲述,而是通过动手实践体会图形操作给他们带来的学习乐趣,在学习中感受知识的带来的快乐。
(二)图文互动操作
        培智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薄弱,言语能力往往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图形操作以它直观形象的优势,在语言课程环节中设有图字学习、点图游戏、看图认字等环节,让儿童在观看图片时能够在头脑中留下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读出屏幕上的文字,手指点击文字变换相应的图片,从而进一步提高培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积极开口“读”[3]。例如在学习《认识身体》专题中,以身体、实物卡片和电子图片相结合方式进行教学,儿童点击“手”图片,GIF格式的图片便会像“手”一样动起来,随后带领儿童大声读出“手”字音时,应在游戏中设置奖励任务,如每点击正确一次图片并正确说出该图片对应的内容,则可以为自己积累一朵小红花,在集齐10朵小红花时可以兑换一个大红花,红花可以理解为在本次学习中或日常学习中的“等级”,在红花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可以兑换奖励,使培智学生自觉主动地开口跟读、朗读,从而进一步提高培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人机互动教育
        培智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导致在学生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易集中的问题,图形操作可以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通过有趣的操作学习内容,从而引起儿童的兴趣去认图和识字,如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儿童猜一猜是什么…… ,通过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点击图片了解生字,让培智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最终完成既定教学目标。例如《认识人民币》一课中,可以设置图文配对游戏让学生用手触摸屏幕进行操作,图片中包含全部人民的类型,依次排开为硬币1角、5角和1元,此阶段为对硬币的了解,随后纸币依次排开为1元、5元、10元-100元,教师说出纸币的金额让学生用手点击相应的图片,教师通过人机交互系统了解学生的错误,并予以改正。实践教学中培智学生通过人机互动系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进而将人民币认知的相关知识深刻的记忆在脑海中,为日后的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四)现实感官结合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多为儿童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禽类》一课中,用图形操作开展“字图连线”活动,学生需要通过眼睛寻找各禽类的图片及对应文字,随后儿童用手触摸屏幕进行操作,要求学生将对应的文字及对应的图片连接,连线不可以是单独的题目,需要设定出故事背景,如通过连线帮助走失的小动物回家,让学生动脑思考如何帮助小动物找到回家的路,学生用手指在屏幕上画一条线即找寻回家的路,如连接错误则家禽退至原点,连接成功后则播放对应家禽的叫声,可在学生学习结束后通过叫声让学生分辨不同的禽类,培智学生很愿意用手进行操作,这种体验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思考能力、认知能力,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使培智学生获得积极的识字识物情感和成功的体验,最后将既定知识点有效掌握。
结束语:
        图形操作把图片作为培智学生的“文字”,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实践应用中要求教师严选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作为教育内容的主题,在此基础上配合必要的数概念与认知能力训练,提高培智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保证图形操作在培智教学中能取到良好的效果。
        湖南省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成果(立项号:HNETR18012)
        
        
        
参考文献:
[1]朱媛媛,夏倩芸. 不同教育安置下智障学生情绪行为问题比较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20,40(1):134-138.
[2]刘旭. 基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高年级智障学生转衔教育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20,40(1):59-62.
[3]李秀梅. 对智障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探索[J]. 中外交流,2019,26(43):3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