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斌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葫芦镇中心小学校 614000
摘要:如果我们的小学科学课堂上的学生没有像语文、数学课上那样认真和专心;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动手实验探究过程中蜻蜓点水走过场,学生胡乱摆弄器材收不了场;如果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难登大雅之堂,作品拿不出手,赛不出水平来。那么,我们的科学课和科学教师则难以得到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和认可。小学科学教师要善于闯过三道关,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来。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师 闯过 三道关
科学教育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小学科学教育对从小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落实小学科学教育的任务,自然落到了小学科学教师的身上。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怎样才能胜任我们肩上的这份工作,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呢?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认为,小学科学教师要善于闯过三道关。
一是要善于闯过让学生爱上小学科学课这道关。
小学科学教学涉及面广,教材涵盖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工程与技术等领域,有很多内容都是学生似曾相识而又一知半解或者很少从其它学科书本中涉猎的 知识。这与小学生天生具有的好奇心和喜欢动脑动手探究十分投合。相比于其它学科,小学科学课上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然而,或许我们的科学课堂上却不是这个样,学生似乎在语文、数学、英语课上学累了,在科学课上想放松放松,无论从课堂纪律还是学习热情上都有所松懈,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和标准。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原因何在呢?个人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我们的科学课被边缘化,学校不够重视,班主任不爱搭理,家长不会关心,学生自然就不会认真了;二是我们的科学教师讲授和组织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方式方法不合学生的胃口,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三是我们的科学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导致学生对本学科不重视,上课也就不够认真了;四是教师高高在上,与学生的关系疏远,学生对老师不感兴趣,导致对小学科学课程也不感兴趣。
如果存在以上这些现象,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窘境,让学生喜欢上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呢?首先,应从我们教师自身做起,可以经常去听语文、数学等学科老师的课,在科学课上对学生的要求同语文、数学教师一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其次,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为学生准备好每一个实验器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操作和探究中。然后,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学生生活环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探索,带着问题学习科学知识。比如:蜘蛛织的网为什么能粘住别的昆虫,却粘不住自己?为什么有的树叶会落叶,有的却不会呢?为什么蜻蜓喜欢用尾巴点击水面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都蕴含着科学道理,然而又是学生不容易发现和提出的,只要学生一感上兴趣,天真无邪的孩子就有可能问家长或者自己去探究,学习科学和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油然而生。
当小学生对科学探究感上兴趣了,就会带动家长参与,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自然也会重视科学这门课程。
二是要善于闯过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这道关。
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使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求证结论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让学生爱上实验、会做实验、规范实验操作,是我们小学科学教师的一门必修课。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实验的前提是师生要有实验器材,不仅要有,还要保证有足够数量的实验器材,让每一位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都有“材”可用,有事可做。从小学科学实验室器材配置情况来看,教材必做实验的器材,学校基本配置齐全。但是仍然有较多分组实验,学校实验室是无法提供的,需要科学教师临时去准备。如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比较大叶黄杨和杨树的叶子”“观察青苔”“观察种子”等实验,实验室就缺少鲜活的叶子、青苔、种子等物品,只有靠教师课前帮学生找或者请学生自己带来。纵观一至六年级教材实验,类似这样的实验还有很多,准备这些实验器材,需要花费教师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教师懒于准备这些实验器材,用演示实验来代替分组实验,或者干脆用讲的方式直接告知学生实验结论,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对科学实验的重视,对实验器材的准备,很大程度上考验着我们科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责任心,是小学科学教师需要闯过的一道关。
三是要善于闯过参加比赛获得成功的喜悦这道关。
每年,学校都会收到涉及科技方面的比赛或竞赛通知,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航模比赛、机器人比赛等,这些比赛任务,学校通常会下达给科学教师来完成。这时,就考验着我们科学教师的专业技能、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组织学生参加比赛,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如果我们的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令人称赞的成绩,自然能引起学校、家长的重视和对科学教师工作的支持。
科学教师要善于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鼓励学生奇思异想。平时,就要组织学生按照比赛的标准开展训练,按照比赛的要求完善作品,做到功在平时。科学教师切勿报侥幸心理,认为比赛是看学生的个人能力,他们的成绩好坏和老师没有多大的关系,如果临时抱佛脚热炒热卖、投机取巧等,都难以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敢于参加各类大赛,勇于在比赛中获得大奖,让学生在参加比赛准备过程中学科学,在比赛中让小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树立自信心,是我们小学科学教师需要闯过的又一道关。
教学关、实验关、比赛关,当小学科学教师勇于闯过这三道关后,自然也就闯出教育教学的价值来,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来。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
[2]向林.小学科学教育兴趣激发与探究激励的有效方法[J].教学方法 创新与实践,2020(2).
[3]蒋春美.激发幼儿对科学教育活动兴趣的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3).
[4] 吕念玲,秦慧平,孟维亚,等 . 实验教学相关问题的再认识[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7):18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