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丽
瓜沥镇坎山小学,311200
摘要:语文考试中写作这一部分的占比就能达到百分之四十,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学学生语文素质培养与成绩好坏。然而,学生写出的文章大量无用的话进行堆积,凑字数,写出来的内容缺乏真情实感,对于名句的引用也较为糟糕。随着教育的改革,教师越来越关注“整体视野下”学生的写作思维,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去启发学生,创新教学的方式,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课程,促使孩子能够善写、乐写,能够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思想,从而写出精彩。本文主要简述了单元习作训练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并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指出教学策略,培育学生对于文章的“整体视野”。
关键词:整体视野;习作单元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引言:学生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各不相同,每个孩子心理都有一个世界,哪怕描述相同的景象,所表达的方式传递的情感也不相同。因此,教师在单元习作的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整体视野”,逐渐融入越来越多新颖的、趣味性强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扎实基础,学会审题的技巧。并且丰富的单元习作课程,也有利于打造一个较为生动、趣味的课堂,以此来促使学生乐于表达,乐于写作,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对于单元习作的思考
传统写作课堂,小学语文教师通过一两篇的范文,进行文章的分析,教授给学生常用的修辞手法以及一些写作技巧,希望能够为学生的作文锦上添花,却忽略了文章的“整体视野”,描述比例的讲解,导致学生误认为文章只要华丽的词藻够多,修饰的手法更全面,就能够取得高分。这样子的思维所创造的文章空洞,缺乏情感,很多名言的引入较为突兀,反而成为文章中的减分项。学生背诵了大量的好词好句,却不理解它们真正的含义,在考场上一紧张就忘记了背诵的内容,并且学生对于文章结构的把握不够准确,导致大部分文章虎头蛇尾,对于文章的细节描写更是寥寥无几,习作的内容也是千篇一律,缺乏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单元习作教学时更应该引导学生去注重生活中的事物,通过细节去塑造作文中人物的形象,传递情感,从而充实习作的内容。教师也应该鼓励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一些文章,分析文章的结构,从而逐渐学会习作的技巧,掌握“整体视野”。教师“授之以渔”,帮助学生把握文章比例,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体会写作的魅力,逐渐去丰富自己文章的内容,将原本干瘪的情节变得饱满,而不是靠背诵去默写文章内容。
二.单元习作教学实践
(一)思维导图的运用
学生在写作时经常对于文章内容没有一个大致的框架,往往是写到哪里是哪里,开头写多了结尾就草率对待,或者到了结尾部分发现字数不够,就开始拖沓文章的内容,将一句话的内容啰啰嗦嗦的扩充成好几句,导致学生对于文章结构的把握较为不理想,对于文章整体的结构把握较为不理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想要描述的内容先在纸上进行罗列,之后利用思维导图将文章的大致框架进行确定,能够提高学生单元习作的学习效力,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掌握“整体视野”。学生可以将一些要写的内容,或者想要引用的句子写在思维导图中,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内容,加强文章结构的层次感,从而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例如,《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的单元习作课程教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主要写哪些部分,文章的结构应该如何梳理,对问文章脉络有一个大致的想法。很多学生思考之后,列举了几个书写的内容,比如为何推荐此地、在此地发生的回忆、推荐地方的大致介绍等等。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前,利用5到10分钟的时间,通过思维导图写出文章的具体框架,将开头、中间部分以及结尾的内容分配进行一个大致的整理,在旁边写上一些相关的好词好句,便于学生写作时的应用,提升学生的“整体视野”。这样子写出来的文章,情绪真实,文章层次饱满,有效解决了学生写作结构混乱的情况。
(二)片段写作,扎实基础
一篇优秀的作文由较多的段落构成,其层层递进、有序排列,讲述着题目的内容。据研究发现,文章段落的编写是很多学生写作较弱的原因之一。并且片段写作也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整体视野”,发挥单元习作课堂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片段训练,帮助学生逐渐熟悉写作的技巧,做到融会贯通,提升其写作的水平。片段写作的训练,其字数较少,学生可以经过思考,将写作技巧进行逐个尝试,自主探究如何运用能够使段落描述最佳,扎实学生的写作基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由此可见,片段训练的开展是尤为重要的,局部的构建不牢固,及时整体设计再优,也会导致最后写出来的作文不理想,“整体视野”下文章内容较为松散。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每个学生对于写作知识的掌握情况,开展局部教学,加强学生“整体视野”的理解,并针对每个学生的薄弱点,为他们设计片段写作的内容,帮助学生扎实基础,逐步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三)放大细节,激发想象力
小学学生对于事物观察的不够透彻,在写作的过程中缺乏想象力是学生写作水平较低的关键。
小学写作主要以记叙文为主,议论文为辅,然而由于学生对于事物观察不透彻,导致文章的细节内容平平无奇,人物的描绘不活灵活现,“整体视野”下文章显得文章结构较为空洞,只言片语。因此,小学教师在开展单元习作课程时,更应该提醒学生注重细节的描写,教授学生描述细节的习作技巧,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去观察,捕捉细节,提高小学学生的习作水平,增强表达能力,从小细节出发培育学生的整体观念,养成良好的“整体视野”。
例如,教师开展《习作: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的单元习作课程时,可以让学生先思考,之前学习的课文中有哪些人物令人印象深刻,有哪些细节使人回味无穷,将人物表现的活灵活现。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中的案例,真实的将细节内容进行表达;引导学生善于抓住“一类人”的特点,讲述人物典型的特征、行为习惯,利用细节去塑造文章人物的形象与特点,加强学生文章的整体结构把控;引导学生描写细节的语言要生动、简洁,能够让人读文睹物,惟妙惟肖地传递情感。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一张照片,让学生看图写话,描绘图片中的细节,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描绘细节的水平,创作出生动、有趣的文章。
(四)珍视成果,积累素材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句话耳熟能详,然而实际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习作的提升绝非易事。教师需要逐渐融入越来越多新颖的、趣味性强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扎实基础,学会审题的技巧,珍视习作成果,记录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学生根据所读的文章,体会阅读材料的“整体视野”,促使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与同学进行讨论分享,共同进步,改善传统课程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现象产生。并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关注学生日常好词好句的积累,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引导学生逐渐丰富自己的词藻与句式,学会更多的优秀表达方式和描述手法。在日常授课时,教师也课余挑选几篇文章为学生详细的讲述文章的结构,作者叙事的方式,是如何描述人物的,将人物惟妙惟肖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引导学生去模仿,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书写文章时去思考“整体视野”,理清文章的大致脉络,提高学生的表达思维能力,从而写出的文章逻辑性较强,思路清晰。
例如,《习作:生活万花筒》单元习作课程的教学,教师在开展习作课程之前,可以让学生先分享自己平时整理的读书笔记,鼓励学生要注重日常阅读的积累。之后,教师需要让学生思考文章主要写哪些部分,文章的结构应该如何梳理,加强学生对于“整体视野”的理解与思考。学生经过思考后,列举了几个书写内容以及写作方向,有些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表达最难忘的事情的要写进文章的部分;有些学生则想要表达自己的家庭风波;有些学生想要表达照片中的故事。学生写完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互评,取长补短,并根据学生的意见修改文章,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素养,落实新课程提出的要求。
(五)开展图文写作
据调查发现,很多小学学生对于语文写作有抵触心理,不愿意写,有些甚至将几篇范文进行结合应付了事。因此,教师可以开展图文写作,激发兴趣,改善小学生“不愿写”的现象。图文写作,又称看图写作,学生可以通过图片,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一篇独一无二且趣味性无穷的文章,也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文章、对于图片的“整体视野”,开展更为个性化的单元习作课堂。
例如,教师在开展《习作:看图画,写一写》时,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出几组不同的四格漫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去挑选,去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故事。教师也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敢于开口,与同学分分享自己的思路与想法,引人深思,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交流能力。之后,学生自由发挥,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图画细节,引导学生在“整体视野”的思考下,通过想象将图片的内容联系在一起,组成一篇有意思的文章。图文写作丰富写作的内容,培养写作兴趣,从而写作的过程中更富有感情色彩,改善了写作内容空洞,无从下笔等现象。
三.结束语
习作部分是语文教学领域的重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初中学生语文素质培养与成绩好坏。然而,语文单元习作的难度其实不大。教师在开展“整体视野”培育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写作基础开展片段教学,注重教学方式的多元化、丰富化,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并且小学教师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积极投入语文习作课堂的教学之中,通过思维导图去梳理文章的大致结构,通过细节描写去丰富文章的内容,塑造人物的特点与性格,通过图文写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并养成良好的“整体视野”,促使小学学生语文的全面成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倪凯颜.按图索骥 顺序写景——统编版教材四下“习作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1(04):4-6.
[2]兰羽生.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部编小学六年级上册“围绕中心意思写”为例[J].小学时代,2019(34):4-5.
[3]胡阳光子.“部编版”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2021(07):98-99.
[4]韩玲.浅谈小学语文习作起步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新课程(上),2018(12):242.
[5][1]陈文霖.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习作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18(0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