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龚羿
[导读] 本文主要从不同方面对生活化教学进行分析。

        龚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二中8441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现如今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化教学应运而生,相关教师需要不断改善生活化教学存在的不足。本文主要从不同方面对生活化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就是老师在授课时将课本中的内容适当的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将课本内容生活化促进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教师而言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从而留出更多的课堂时间为学生传授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更好的理解生物知识,所以可以将生活化教学广泛运用在授课中。
        1. 目前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生活化教学理念只是在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型教学理念,其发展不是特别充分,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所以有部分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理念比较陌生。初中生物教师对这个教学理念的理解和认识不够透彻,不能够很好的将这个理念运用到平日里的教学当中,即便运用了这种方法也无法得心应手,会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运用的过于形式化,部分教师认为生活化教学就是将知识通俗化,形象化,所以在授课过程中会会过分的依赖多媒体进行生活情景的创设,并不能很好的体现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其次,并不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盲目的借鉴他人的教学成果,在课堂中浪费了时间,还无法达到相应的目的。
        2. 初中生物运用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1 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意识
        在实际所开展的授课过程中,需要对教师的生活化意识进行不断的强化,这样也能够让教师更加有效的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体现出生活的气息,确保教学活动生活化的一些基础,真正的实现在授课当中实现生活化的目标。比如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或者生活中学生观察到的一些事例来进行学习,以此来更好的促使同学们掌握本章节的知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同学们需要主动的掌握一些生活当中的生物知识,将知识内容和日常生活进行有效的联系。除此以外,教师在准备课堂活动以及教学设计的阶段中,也需要注意有目的性的引入一些生活化的案例,从而为学生的课堂生活化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关部门和学校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初中阶段生物教师的有效培养。
        2.2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创设具体的生活教学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生活经验相对来说已经较多,所以在授课时创设生活情境,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情境化教学中学习生物知识。生物学科的知识与生活较为贴近,教师将这些生物知识融入具体的生活案例,能够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人体的营养》为例,教师在课前应该举出现实生活当中的实例,吸引学生的兴趣:“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是怎么摄取营养呢?请同学们联系我们的生活进行动脑思考一下。”样具体的生活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更专注地听教师讲授关于本节课的知识。
        2.3 教学内容生活化,引导学生思考
        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对授课方式进行调整,将传统教学模式作为重要的基础,也不能够完全抛开传统的授课模式,而是需要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改变,更加尊重同学们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可以在课堂中占有一定的位置,这样才可以将生活当中的生物知识更加全面的在授课过程中进行渗透,也可以和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结合。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有很多内容都和生物知识是联系紧密的,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生物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将教材里面提到的知识内容和实际的生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将生活当中的一些与生物知识相关的现象引入到课堂,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比如,“生活中常见的两栖动物有哪些,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有哪些”这些都是学生日常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一些现象。而这些思考题也可以对他们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深入的思考相关知识,对相关的生物内容产生比较强烈的好奇心理,从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掌握这些内容,也能够使得他们对生活当中的生物问题更加关注,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更好的了解生物这一门学科,培养自己的生物核心素养。
        2.4 践行生活实验,学习生物知识
        从本质上来说,生物不止是课本上的知识,更是生活中的常识。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实践,相信学习效果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比如在《鸟的生殖和发育》的授课时,老师可以将课堂设在室外,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常见的鸟类是如何进行生育繁殖的,并且在观察后可以使学生根据课本知识进行知识的梳理,构建思维导图,帮助他们更好的记忆知识。
        3. 结束语:
        生活化教学是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重要途径,一次次的生活化教学,不仅会使学生从本质上了解并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发现生活,合理运用知识去使生活更加美好,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玉苗.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 (03) 236-237.
        [2]沈晓飞.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 135-140.
        [3]毛志国.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9) 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