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课堂教学困惑的几点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3月(中)   作者:黄桂丽
[导读] 书法课是我国书法艺术传承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小学阶段更是学习
        黄桂丽
        南宁市燕子岭小学  广西省南宁市    530023

        摘要:书法课是我国书法艺术传承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小学阶段更是学习书法的最好时期,然而小学阶段的书法教学课程还处于试行阶段,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里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是我们一线教师的努力目标。在书法教学中,教师们经常遇到一些困惑,而如何化解这些困惑,是要在漫长的教学实践中慢慢寻求答案。
        关键词:书法   试行  有效   困惑   实践
      中国书法有几千年的历史,是记载历史记载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国的书法艺术原始的发展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即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书法的演变一般是指书法字体的演变,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而楷书正是我们小学书法课堂常用的教学字体,楷书字体规矩端正但又不失个性,一笔一划把字写端正在小学刚认字阶段能做得很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师的教,老师如何教,将是非常关键的。
      很多学校没有配备专业的书法老师,而是美术老师或是书法写得较好的其他科目老师兼职,因为不够专业,在书法教学中困惑将会更多,加上目前的小学阶段的书法课,使用的教材设计的课程还在试行阶段,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里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将会是我们一线教师努力探索的目标。
      我也是美术老师兼职上书法课的其中一个,上五六年级的书法课,在教学中我也遇到很多的困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到以下几点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一、结合语文识字进度,练字的同时巩固新学字词
        一节书法课40分钟,如果只是机械化的让学生漫无目的的练字,可能学习的效果不是很好,我是先了解学生新字的学习进度,复习上一节课书法学习的知识点,然后讲练习的要求,再布置练习。这样的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感和学习兴趣,在练习中学生有征服新字的欲望,又能达到练字的目的。
二、从练习中找出共性,进行针对性指导
        在小学阶段,书法课安排较多的是硬笔书法,比较实用,但是硬笔书法在教学上最大的困惑就是,间架结构可以把握,但笔划运笔的笔锋怎么体现,没有笔锋的字是没有灵魂的。解决这问题的办法我认为是硬笔与软笔相结合,特别是在学习笔划阶段,应该先学习软笔,感受逆锋起笔、藏锋、露锋、中锋、侧锋等等书法的独特魅力。从软笔转到硬笔,学生依然会有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将运笔运用到书写当中。影响硬笔书写效果的另一个因素,是学生使用的笔不符合规格,应该使用墨水顺畅的钢笔,然而有的学生甚至不是使用钢笔,而是用水性笔,水性笔笔头圆滑运笔时不好控制力度,同时在书写一些比较有个性的笔划,如点、垂露竖、捺等,比较难出效果。在让学生练习到一定量时,要及时的进行批改,并找出书写误区的共性,有必要时单独安排针对性辅导课程。如我曾经针对勾的笔划展开一系列的课程:“横折弯勾和横斜勾”、“竖折弯勾和斜勾”、“卧勾和斜勾”等,通过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对比规范的作品,找出有这些笔划的字作规范的示范,感受不同的“勾”在文字中书写的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找出大量的带有这些笔划的字,让学生对比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书写记忆和能力。
三、欣赏、临摹优秀书法作品
        欣赏可以提高审美能力,书法的美在于笔划组成的字形结构的美。多找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给学生欣赏并适当地临摹,时间的积累会有相应的收获,但是不建议使用凹面的临摹字帖,凹面会限制书写的发挥,临摹完之后回过头,凹面的字帖检测自己的书写时不够直观。欣赏和临摹都应该是名家的字体,建议不要杂、多,相对专一会更容易掌握,字形也会更稳定。临摹是要以笔划一点带面,找相对应笔划的字,进行一系列的临摹,反复的比较,从中寻找规律。
     书法课的教学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长期的有规划训练,这就更需要我们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抽取其中有效可行的方式方法,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化解教学中存在困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