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娣
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六中,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和不断推进,初中美术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备受关注。美术课程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基本艺术素养的培养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在美术欣赏课中建设学生的审美观念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阻碍。因此,本文以当前初中美术课程的教学现状为大前提和出发点,阐述初中美术欣赏课与学生审美能力之间的联系,再结合新课标要求,探讨初中美术欣赏课针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几点有效策略,希望为开展初中美术教学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审美能力
美术,作为人类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的视觉形象化载体,也是学校培养学生美德美育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工作中的关键一环。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涵盖了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以及愉悦性四大方面。这四个方面也从侧面凸显了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侧重点。本文将结合新课标要求,探讨如何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初中美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对初中美术课堂的观察与分析,不难看出,在素质教育教学观念的推行与落实教学实践当中,现阶段的美术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1。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理论而忽视实践,导致学生空有理论却无法将理论输出为自己的审美观点。忽视实践教学也侧面造成了对学生自身审美能力评价的缺失,缺乏有效、及时地评价,学生也就无从发现自身的问题,更无法得到一个良好的引导;另一方面,教师对于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无法正确评价,导致其固步自封,在审美力的提升上止步不前。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是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初中美术欣赏课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关系探究
在初中美术教育与训练中,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这就是为什么在初中美术欣赏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展示名画名家的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学生鉴赏力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需要长期的指导和教育,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艺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作品,关注作品背后的态度,关注作品作者自身的思想,透过现象看本质,更深层次地理解艺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让学生在艺术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2。
三、初中美术欣赏课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1.营造艺术氛围,丰富审美情境
一个好的艺术氛围熏陶,对于学生提升审美力是具有关键性作用的。这也是为什么,通常艺术大家的后辈在艺术领域都或多或少具备一些这方面的造诣。良好的氛围,也能激发学生对于艺术的学习兴趣。即以美术欣赏课为切入点,那么学校在第二课堂,即课下艺术氛围的营造也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例如,在校园内开设专门的艺术角,摆放一些可供观赏的工艺品或画作。这些艺术品不一定是名师大家,也可以是当下流行的小众艺术风向作品。除艺术角之外,在各处长廊或角落里都可做一定的艺术设计。如有条件,还可专设专门的活动,邀请有组织的美术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或布置这些地方。这样既有利于艺术氛围的营造,也可以使校园环境更美观,给予教师和学生美的享受,在无形之中养成审美能力3。
在班级中,尤其是专设欣赏课的班级,对于教学情境和艺术氛围的营造要格外关注。除了上述客观景观的布置外,教师也可以合理应用各种辅助工具,尤其是一些新信息技术的运用。如,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教学纪录片,3D建模软件实现媒材立体化,新技术虚拟复原破损艺术品等等。
2.结合教学目的,延伸教学课堂
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了美术与人类生活与文化的关联性。通过美术欣赏课,学生可以了解千年前古人的文化生活,也可以走进异国他乡,去熟悉他们的民风民俗。美术与人文紧密相连的这一特点,决定着美术欣赏课的课堂具备着无限的延展性。
教师根据这一特点,可以组织形式各异的以欣赏课为主题的活动。欣赏的对象,可以是出色完美的艺术品,也可以是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除开美术等专门艺术课程的影响,令学生初次建立起审美观念的源头也非身边的生活环境莫属。因此,让美术欣赏课的课堂走向自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艺术与生活的审美联系,还可以令学生在一个身心较为放松的状态下去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增设互动讨论,捕捉审美心理
除上述两点提到的外部环境之外,学生自身的心理也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关键因素。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心理逐渐趋于成熟的重要阶段,各种观念处于萌芽状态,此时的学生最需要良好的引导。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应在学生此阶段的认知心理和审美心理上,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4。
美术欣赏课的角度应更切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以便消除学生视角里艺术与生活的割裂感。再者,如一味地给学生展示过于精美和高雅的艺术作品,难免缺乏创新,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如以星空为主题的欣赏课上,教师不以梵高的名画为主要鉴赏作品,可以改换思路,以一些生活中的出色星空摄影作品为展示媒材,再引导学生根据这些作品进行临摹。最后展示星空一作,为学生讲解大家之作,优在何处。
参考文献:
[1]杜丹丹.关于初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7(22):177-178.
[2]李瑞霞.谈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对策[J].才智,2020,000(007):16.
[3]胡瑞.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117-118.
[4]胡建军.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03):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