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3月(中)   作者:王伯超 刘伟
[导读] 常言道“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身体是否健康直接
         王伯超 刘伟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市大兴区枣园小学
         摘要:常言道“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身体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繁荣与昌盛,故而加强小学体育教育,提升小学生体质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了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过程中小学体育教育所扮演的角色,并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后者对前者所产生的直接作用,以求为促进小学生体质的提升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作用
前言: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程较为迅猛,也带动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也让国家对于青少年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不但要注重其学习成绩的提升,也要加强其身体素质。总而言之,要想造就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只有先确保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够对各类文化知识进行深入学习,进而为发展打下良好铺垫。
         一、制约我国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
通过积极开展调查,了解到当前中小学生的身体情况常常会出现下列问题:
         1、生活习惯不规律,营养摄取有问题。
在当前社会中,我国青少年中体脂过高和体型较胖的人数居多。尤其是立足于营养学的角度进行分析,青少年出现肥胖的现象并不好,将直接威胁到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吃得过多,但运动较少,所以导致体型偏胖,从而因肥胖而诱发出多种问题。此外,还有一些学生非常喜欢吃垃圾食品,如辣条、土豆片、油炸薯条等。一旦长时间食用这些油炸食品,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严重威胁到学生的身体健康。
         2、体育运动意识不强烈。
当前部分青少年在日常学习中对体育课程不够重视,尚未真正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片面地将学习时间用于语数外等科目的学习中。这样当学生的文化成绩较好的时候,便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尊重,而成绩较差的时候则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和指责。这种现象导致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程教学始终抱着侥幸的心理,常常只是为了完成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而学习,但自身的体育技能却尚未得到真正提升。
         3、休息和睡眠时间较少。
因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所以每一天的休息时间应尽量保持8个小时。但是,我国学生所面临的课业负担非常重,需承担起升学考试的压力。其中,就大部分学生因接受良好的教育,在教育氛围好的地方上学,所以考试成绩也自然好一些。因此,为了能够更加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常常在上课结束之后会预留大量的作业,让学生在放学之后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作业,让学生的休息时间普遍低于8个小时,常常以疲倦的状态参与课堂学习,这不仅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还会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受到影响。
         二、小学体育教育在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1、优秀的教学理念能够促进青少年体魄的强健。


在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之中,大部分体育教师往往会按部就班地执行教学计划,并未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采取合理的措施增强青少年的体制,忽视了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也就导致所产生的教育成效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主要是体育和智育之间存在着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教师必须要探寻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实现全方位健康发展。在社会不断变迁的背景之下,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教育的作用,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做出较大幅度的变革。
         2、多样化教学手段能够推动青少年良好体质的养成。
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教师要对其作出正确的引导,让其养成科学的自学能力,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融洽,这样一来就能够在学生群体之中营造一个快乐且和谐的运动氛围。虽然说小学体育教育体系出现了一定的革新,但并不是所有传统理念都被摒弃,保留了对学生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传授,并增加了健康知识方面的教学。因此学生在完成体育学习之后,要想全方位了解到各类健康知识,必须要通过科学的手段来积极参与到健身活动之中,这样才能够让体育教育的作用最大化发挥。
         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丢手绢》《斗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以此来作为相关篮球活动的热身准备,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体质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锻炼。教师也可以活用信息化技术,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将更为丰富体育教育内容展示给学生,这样体育教学的难度就会直线降低,学生更多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体育活动之中,从而最大化地增强体育教学成效。
         3、合理的教学内容能够使青少年的体质得到健康的发展。
当前广大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偏低,主要是因为学校的教学方法落后,而这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并不相符合。因此,学校通常在组织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的时候,需要全面了解青少年的身体状态,再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其中,学校可积极开展问卷调查活动来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运动,再坚持以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健康需求都能够得到更好的满足。同时,在体育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指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对抗性运动的重要性。
         例如,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拓展训练。此外,还需要在体育课堂内容的设置过程中将体育内容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运动中。通常学生在参与运动中,教师只是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将学生选择数量较多的体育运动记录下来。然后,再指导学生不断进行总结和分析,全面了解适合学生的体育运动,以此保证体育教学内容的合理性。这样老师便能够真正了解学生在健康方面存在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切实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无论是小学体育教学的理念、模式,还是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都会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在增强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实践过程中,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出自身所具备的主导作用,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革新来增强青少年自身的体质,进而有效推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卢美梅.浅谈小学体育教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作用[J].学苑教育,202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