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与信息计算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赵儒宾
[导读]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学校应当积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
        赵儒宾
        蓝田县洩湖中学,陕西省西安市,710500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学校应当积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以更加先进、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能够通过多媒体设备、教师的课件以及相关教学材料提升历史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课堂效率,对此,本文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深入分析学校应当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改变传统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方式,积极拓宽学生高中历史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
        关键词:高中教学;历史课堂;信息技术教学;教学改革;
引言: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信息技术教学一方面能够帮助教师改进自身教学的方式,令自身的教学更加现代化、更加灵活多样,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信息计算的融合也是学校为了贴合未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贴合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所作出的重要创新,是高中历史教学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本文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力图探究历史课堂教学与信息计算的融合策略。
一、分析当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进行课堂教学,虽然学生也参与到课堂提问等环节当中,但教师仍旧是课堂的主导者,由教师引导所有课堂流程以及教学进度,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及吸收、转化效率,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过于被动化、教条化,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思辨思维以及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此外,由于高中教学压力大,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任务以及学习任务较重,因此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仅做知识点的讲解,学生没有充分的思考以及知识转化的时间,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主动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评价机制单一
        虽然在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已经有许多学校重视起历史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并且以此为目标积极进行历史课堂的教学改革,但当下高中的历史教学评价依旧由高考等应试教学思想主导,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机制还是对学生的成绩评价都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养、历史核心素养的考量。

这就导致教师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过于重视自身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考核,忽视了学生对于历史教学的要求以及相关需求,导致学生仅仅以背诵、记忆的方式完成历史学习,并没有建立起主动学习历史、主动思考历史问题的意识。此外,在教学评价机制单一、应试教育依旧为教学主流的背景下,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也以大量做题、反复背诵为主,对于相关历史事件存在刻板偏见、单一印象以及固化思维,不利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历史课堂教学与信息计算的融合策略
        (一)引入现代信息技术
        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一方面能够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令学生感受到内容丰富、角度多元的历史教学课堂。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够通过教师的课件播放、音频、视频播放尽可能地再现当时的历史事件以及相关情境,并且为学生补充不同人物在历史事件中的思考以及意义,为学生提供角度更加多元的历史事件。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引导学生进入到特定的环境与氛围中去让他们发现历史的魅力和奥秘。例如,在五四运动、新文化革命等相关历史事件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介绍新文化革命的重点历史人物时以《觉醒年代》等经典影视片塑造的经典角色、场景为出发点,这样能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感官的刺激令学生有代入感,体会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整个中国的社会历史氛围以及李大钊、陈独秀等历史人物在新文化时期的行动以及行动背后的出发点,帮助学生从历史人物的角度再现当时的历史事件。
(二)积极利用线上学习平台
        教师应当通过对历史的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本文认为积极利用线上学习平台是历史课堂与信息计算的融合的重要方式之一。首先,线上学习平台作为能够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移动媒体上播放教学内容的学习平台,能够突破原有学生课堂学习中时间、空间的限制,令学生能够在课下时间完成对于历史知识的补充学习,加强历史课堂教学与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融合。其次,线上学习平台本身契合信息社会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更加体系化的历史学习思维。线上学习平台一般以10-20分钟的历史教学视频以及相关习题为主要内容,这样既能够利用其学生碎片化的课余时间,又能够为学生塑造历史学习情境,是历史教师促进历史课堂于信息技术融合的重要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应试教育思想、高考、教学评价机制的影响,我国高中历史教学出现学生主体性不明显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从信息计算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信息计算应当如何与高中历史课堂融合,如何帮助历史教师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芝兰. 高中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价值[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0, 000(002):40.
[2] 申昌峻. 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J]. 江西教育, 20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