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勇
湖北省仙桃市第四实验小学 湖北 仙桃 433000
摘要:奥尔夫教学法倡导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体验,使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和兴趣。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音乐教师应用奥尔夫教学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积极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还会使其发挥潜力,更好学习音乐知识。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小学音乐;运用
前言:
奥尔夫教学法可以充分抓住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并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此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更加浓厚。教师要在应用的同时,注意创设良好的音乐学习情景,并应用多种乐器来教学,使学生积极互动,并进一步感知音乐的节奏感。这样才会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创设良好音乐情景
良好的音乐情景,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融入到音乐世界中,使其进一步享受和感知音乐的美感。教师要在结合音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多种不同的情景,才会让学生进一步走近音乐。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的乐曲或视频,来创设优美的教学情景。同时,音乐教师也可以适当变换教室的空间情景,使学生感觉到新鲜感和美感,进而被音乐课程所吸引,并主动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这样会使音乐课堂的氛围更具艺术性,从而使学生自发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中。
比如,学生在学习《溜溜山歌》这首歌曲时,为了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先下载展现山间优美的景色、农民在田间劳作的短视频,及“茉莉花”的乐曲。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先播放“茉莉花”这首乐曲,并提问学生:“有哪名同学清楚这是一首什么歌曲呢?”,让学生举手回答。当学生准确回答后,教师再播放视频课件和所要教学的音乐作品。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受到感染。此时,教师再导入课程的教学,就会使学生更好融入到音乐知识的学习中。或者,教师也可以通过改造教室的空间,来提升学生的新鲜感,以此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学习情景。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教室中的桌椅摆放成扇子的形状,并将所要用的音乐器材放置在扇形中间。然后,再结合多媒体来播放有音乐作品有关的单元,就会使学生形成全新的音乐感受。
二、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使学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和理解,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的教学活动中。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乐谱,进行音乐表演。这就需要音乐教师提前准备好不同的乐器,然后再带领学生去共同演奏。或者,教师也可以在音乐作品的同时,带领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拍手、晃动等姿势,使学生领悟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再或者,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跟随音乐,利用身边的文具,来拍打出音乐的节奏,进而帮助他们更好融入到音乐世界中。
比如,在对《吹起羌笛跳锅庄》这首少数民族歌曲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对歌曲的歌词、节奏有一定了解后,引导学生去用肢体动作、用铅笔拍打文具盒方式,吸引学生主动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并且,使其进一步感受其中的节奏感,体验到音乐作品的魅力。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先播放歌曲“爱我中化”,让学生伴随着音乐走进教室。然后,教师与学生交流:“同学们熟悉这首歌曲吗?正像歌曲中所唱到的,我们祖国的大家庭中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你们知道都是哪些民族吗?今天就带领同学们去了解一下羌族。”并且,为学生播放歌曲。当学生感受音乐作品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通过拍手的方式,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当学生有所领悟后,教师再让学生用手中的铅笔、文具盒作为辅助,跟随音乐的节奏,去敲打文具盒。会让音乐课堂别有一番乐趣,同时也会使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去学习音乐课程的内容,学会演唱这首歌曲。
另外,教师也可以灵活来教学,在课前准备一些不同的乐器,如竖笛、管弦乐等。在教学时,边播放歌曲,边用不同的乐器共同演奏。会让学生全新的音乐感受。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别来应用这些乐器,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表演,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并使其喜欢上音乐课,感知和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进而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三、利用音乐游戏激发兴趣
喜欢玩乐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天性,小学音乐教师将带有音乐色彩的游戏导入到教学活动中,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互动,并激发其浓厚的参与兴趣。教师需要先让学生对音乐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在通过游戏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中的音乐知识及节奏等。不仅会提升学生的注意力,还会让音乐课的氛围更加愉悦。导入游戏前,教师需要结合教材上的音乐作品,在课前灵活设计音乐游戏。使学生通过游戏对音乐的节奏、歌词有更深刻的记忆和理解,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降低音乐知识的难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会使音乐教学更加多样化,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在教学《小鸟,小鸟》这首歌曲时,教师就可以在教授学生如何演唱这首歌曲后,将歌曲划分成不同的节奏。之后,再让学生去朗读歌词,使学生加深对歌词的印象。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导入游戏。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先由第一组来按照歌曲的节奏,边拍打桌面边演唱第一句。接下来,再让第二组学生同样进行第二句歌曲的演唱,并配合上拍打动作。同时,当遇到歌词中有“飞翔”的歌词时,可以让同一组的学生共同配合,边拍打桌面,边由其它同学模仿小鸟飞翔的动作。哪一组表演、演唱、节奏感掌握的最恰当,就为胜利。学生通过游戏,就会更加深刻理解和记忆歌曲的内容和节奏。并且,也会在玩乐中,开心掌握歌曲的唱法,并扎实掌握相关的音乐教学内容。同时,还会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总结: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还比较薄弱。音乐教师应用奥尔夫教学法,并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教学情景,可以让学生融入到音乐知识的学习中,进一步感知音乐。教师要注重应用多种乐器,来吸引学生更好投入到音乐课程的学习中。不仅可以学生的兴趣有效提升,还会促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喜欢上音乐课。
参考文献:
[1]陈倩.小学音乐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0(40):97.
[2]万雨轩,单宏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课程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21(2):171-172.